七零年代文工团(158)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周光小心翼翼地问:“您觉得怎么样?”

他是宣传队队长,也是他一眼认出了宋知时,决定三顾茅庐,也要把这位师傅请来。

“不怎么样。”宋知时只能实话实话。

不,说实话的话,水平实在太差,只有合唱能听得下去。

众人闻言不由露出沮丧的神色,这个春节他们并没有好好休息过年,为了元宵表演都卯足了劲儿呢,结果在专业人士眼里,节目质量却是如此不堪。

不少受不了打击的女知青,眼眶都红红的,纷纷用手去拭眼角。

宋知时毕竟是看过现代那么多大型晚会节目的人,这些问题在他看来都是小问题。

宋知时道:“你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所以专业性太强的节目我建议取消,比如舞蹈。而且你们还没有经费购置服装,现在的衣服都是别的改的吧?”

张秀芝作为后勤队队长不好意思地站出来认了,她也只在之前文工团下乡表演的节目里看见那漂亮的舞蹈裙,远远不是她们现在可以负担得起的。

“当然,你们也有擅长的地方,比如朗诵,这个节目可以保留。”读书人嘛,读书的时候最铿锵有力了。

“然后就是唱歌,我觉得可以多来两个,男生独唱、女生独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把它们打散了放在晚会的开始和结尾,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周光听得两眼放光,手下刷刷地记个不停。

宋知时说:“专业性的不是你们擅长的,那咱们就另辟蹊径,出一些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表演出来的作品吧。”

有人问:“宋同志,什么叫普通人也可以表演出来的作品?”

宋知时想了想:“比如小品,相声,双簧?在有台本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地配合练习,应付一下元宵演出应该不是问题。”

周光赶紧又问:“可是我们中很多人甚至都没看过小品,也没有演过小品,更何况要我们去编一个小品出来。”

“是啊,我没看过小品。”

“什么是小品啊?”

没办法,宋知时只能把“答案”直接给他们:“这样吧,你们当中有没有文字功底强一点的?能写文章的那种。”

“有!我就会!”周光毛遂自荐。

宋知时却没要他,一个是周光毕竟是队长,需要统筹的事情很多,第二就是他觉得周光太热情了,自己有点招架不住。

宋知时问:“还有别人吗?”

“我可以吗?”

人群中走出一个纤弱的青年,他戴着一副眼镜,一副读书人的模样。

“行啊,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姚万春!”

“行,你跟我来。”

宋知时把姚万春带到了一个四下无人的地方。

“我有几个小品可以告诉你,不过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只能把大概笑点说一下,你记一下。”

没想到宋知时这么直接,姚万春眼里爆发出强烈的惊喜。

然后就是宋知时负责说,姚万春记录。

叙述期间,一人金句频出,一人被逗得前仰后合。

说完以后宋知时喝了一口水:“写的怎么样了?”

姚万春:“都记下来了,不过当中的串词和人物身份我还要再想想。”

宋知时一共说了三个小品,都是历年春晚陕省地方台的经典之作,放在这样的小村庄表演,绰绰有余了。

姚晚春推了推眼镜,对宋知时的敬仰之情,简直快溢出来了:“宋同志,您这脑子怎么长得啊,怎么就能想出那么多好看的节目?”

“我也并不是原创。”宋知时摆了摆手,他可不敢居功,这些都是人家一整个小品团队,历时一年创作出来的精品,怎么可能不好看?

“我们要尊重原创者,所以不能写你的名字,也不能写我的名字,以后也不能在外面表演,你同意吗?”

“当然可以。有幸拜读前辈的作品,是我的荣幸。”

接下来几天,只要一有空,宋知时就会过去看看知青们的排练进度。

顾家村外到西坪村中间有一个小土坡,它的边上有好几些连绵不断的土堆,上面可以站不少人,正好可以当成一个一个小舞台使用。

周光恋恋不舍地看着宋知时:“知时,你能不能看完我们元宵舞台再走?”

短短几天功夫,他的称呼就从宋知时同志变成了宋老师,最后变成了知时。

宋知时倒是无所谓对方喊自己什么,只是对他超乎寻常的热情感到挺不适的。

这周光也不是河洛人,应该不喜欢契兄弟那套吧。

“不好意思,我很快就要回城上班了,恐怕没办法看完你们的演出再走。”

“哎呀——”

这时,远处爆发一阵骚乱。

宋知时跟周光只能上前查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