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235)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很好,我想在这一片找个房子,可以出租的那种,最好是能售卖的,四合院和筒子楼最佳,实在没有的话,平房也可以,你去帮我打听一下。打听到了可以到XX路XX招待所二楼一号房找我。时间的话……一个月为期吧,如果我能找到满意的房子,事成之后给你一定的提成。”

宋知时话音刚落,周围人看他的目光瞬间就变了。

找房子?这活儿可比累死累活地体力工轻松多了。

那人激动得脸都红了,搓着手连连答应:“您就请好吧,包在我身上。”

宋知时笑而不语,这年头还没有专业的中介,要是收费给人找房子难免会被人举报投机倒把,他在用人市场雇一个人帮忙,这应该没事吧。

考虑再三,宋知时给了对方三块钱交通费。

这里虽然人多,但大部分本地人还是相互认识的,他也不怕对方跑单。而且有提成这个大胡萝卜在眼前吊着,很难有人会为了三块钱,放弃更大的利益。

宋知时想找房子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姐的事情是个催化剂。

年代久远,他已经忘了大姐是什么时候生的孩子了,要是现在外甥已经出生了,那将来大姐离婚以后,他们娘儿俩肯定要有个能住的地方。她唯一能投奔的,也就是自己这个弟弟。

人才市场这条路走不通,宋知时打算换个方向,重新走他的老本行。

他回招待所拿了赵姝韵给他的推荐信,顺着信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赵姝韵介绍的工作在首都市下面的昌平县,是一家县文化馆里的歌舞团。

宋知时去得也巧,刚好他们负责人就在。

看完宋知时的档案,对方叫让他跳一段看看。

这对宋知时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白毛女》选段。

只是他跳完以后,对方却把他给拒绝了。

宋知时心有不甘,便多问了一句:“冒昧地问一下,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嘛?”

负责人说:“宋同志,是这样的,你的舞蹈水平确实比我们这里大部分演员都高,可是我们实在不缺人手啊。”

不缺人手……

这个时代找工作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个岗位都很难。

赵姝韵给他的推荐信只是让他有了面试的机会,能不能留下还得看情况。

宋知时虽然无奈,却也表示可以理解。

负责招聘的其中一位女同志不忍心:“我倒是建议你去首都市里看看,那里的歌舞团应该会招人。”

等宋知时离开以后,其中那位女同志不解地问负责人原由。

负责人老神在在地说:“你这还看不出来嘛?他这水平做我们演员的老师都够了,我们这庙小,哪容得下这么一尊大佛。像这种一看就是有水平,心气高的年轻人,迟早要走的。我们要招的是能常做的,最好是本地人……”

第107章 大姐

虽然两次找工作失败,但宋知时并未受挫,反而越战越勇。

他想了一个晚上,决定先去看看大姐,一天不知道宋知意的近况,他的心就一天没办法安定下来。

跟大姐比起来,工作什么的,都可以往后放放。

宋知时第一个想到的地址是位于朝阳区文轩胡同里的那栋四合院,说起来那套房子还是爷爷给大姐的嫁妆。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电报也无处可发,宋知时只能靠四处打听,坐着大巴满首都乱逛。

不出所料,刘爱民一家并不住那里。

刘爱民就是宋知时的大姐夫,在一家纺织厂上班,当年他跟大姐结婚的时候就已经是三级工了,现如今过去了那么多年,想来应该升迁了吧。

既然这里没有,宋知时只能找到刘爱民的工作单位去,通过打听得到了他们家属院的位置以及刘爱民的住址。

宋知时心想,这下应该可以找到人了吧。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套厂里分配的筒子楼,住的并不是大姐和刘爱民,而是同在纺织厂工作的刘爱民姐姐一家。

但……刘爱民不是独子吗?

意识到事情好像跟自己想象的有出入,宋知时找起人来更焦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之后,他终于有了线索。

在一个破落的胡同口,宋知时见到了朝思暮想几十年的大姐宋知意。

中午的阳光照在胡同里几棵稀疏的杨树上,又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似乎也不忍打破这份宁静,默默地不做声,远离闹市的胡同,有种清幽,隔世之感。

宋知意从家里出门,朝着巷子的另一头走去,一路上街坊邻居纷纷跟她打着招呼,一群皮孩子围着她跑前跑后,宋知意也不生气,含笑地看着他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