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254)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于是,宋知时的新工作立马被敲定了,他要饰演这部《敌后游击队》的反派男三号,翻译官小泉。

第115章 找工作(二)

说是反派其实不然。

宋知时饰演的小泉真治名义上毕业于帝国高级军事大学,以翻译官的身份来到东亚最重要的战场辅佐伊藤三郎。实则他的真实身份乃是个地地道道的华夏人,真正的小泉真治早就死在了前往华夏的轮船上。

前期他会忍辱负重跟伊藤称兄道弟,亦正亦邪,让人难辨立场,后期他则会成为主角团暗中的一大助力,堪称史上最强双面间谍。

可惜的是,他的身份一直要到大结局才会被揭晓,那时候已经是抗战胜利一百周年了。

也就是说宋知时饰演的这个角色足足要被骂一百年,这也给了这个人物一个相当悲情壮烈的结局。

类似于这样反转又反转的角色在目前国内影视行业中还是空白的,足以见得伍崇明为这个角色付出的心血。

宋知时没有拍过戏,很多地方甚至都需要伍崇明一对一辅导,不过剧组也没人嫌弃他,大伙儿都是临时拉来的救兵,戏外氛围空前良好,毕竟这里唯一一个称得上专业的人就只有伍崇明一人。

比起后世动辄三四十集的电视剧,伍崇明这剧实在是短的可怜,所以宋知时满打满算也就出镜十几分钟,倒也可以掩盖他演技上的瑕疵。

时间进入十一月份,宋知时迎来了在首都的第一个冬天。

首都冬天几乎是没有强烈阳光的,但也并不是都冷得寒风刺骨的天气,刮风的天气居多,倒是山里降温速度极快。

宋知时早早地裹上了厚厚的棉衣,没戏拍的时候,他就一个人捧着剧本躲在角落里钻研,或者静静观摩着其他人拍戏。

这日,山里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导致光线黑压压的。

伍崇明一反常态地给主演们放了半天假。

男主角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小伍子八成遇着事儿了。”

他叫沈百鸣,跟伍崇明一样,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院子弟,不想成日里无所事事才来拍戏的。

其他人纷纷表态:“这,伍哥遇上事儿了,那咱们就更没法子了。”

“可这四九城里还能有伍哥怕的人?”

沈百鸣指了指天,不再多言。

“呃,八成是为了咱这部剧,没看见伍哥都抽烟了嘛。”

“要不你问问去?”

“凭啥我去触霉头,你去——”

“都别吵了,让宋知时去!”沈百鸣把宋知时推出去,然后贱兮兮地笑道:“伍哥最看重你,你去问,保证他不生气。”

宋知时被推了个踉跄,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伍崇明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时没发现他,宋知时默默地递上了一缸热茶:“导演,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伍崇明这才回过神看见宋知时,赶紧掐灭了烟头,接过茶缸咕噜咕噜喝了起来,末了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两人就这样一言不发,一起静坐着看了一场冬雨。

“导演,发生什么事了?”宋知时看过的抗日片,不说成百上千也有几十部,都是后世拍过的精华,如果是剧本上的问题,他自认还是可以跟伍崇明探讨探讨的。

“倒也没别的。我只担心……担心它永远都播不了。”伍崇明一脸惋惜地摸着自己手里泛黄的剧本。

如今这大环境虽然已经比运动开始宽松了不少,但是涉及政治军事方面的内容依旧很敏感。

宋知时知道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等到了运动结束,到了改革开放,一切都会变好,但他没办法告诉伍崇明实情。

宋知时认真道:“一切都会好的。”

伍崇明嘴角微扬:“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好在他不是个悲观主义者,短暂悲伤了半天,下午就押着大家继续拍外景,直到日落,伍崇明收获了沈百鸣在内一众主演的牢骚,这才罢休。

第二天,伍崇明模样大变,之前垂到眉眼的刘海被剃成了板寸,那身花里胡哨的衬衫也不穿了,变成了一身军大衣。

这还是宋知时第一次认真打量他。

跟顾淮比,伍崇明确实算不上帅气,甚至脸有点偏长,嘴唇也有点厚,但他骨骼感分明,眉峰很锐利,看着一副不好惹的模样。

只能说有点后世所谓的氛围感帅哥的味道。

伍崇明懒散地朝着宋知时挥了挥手:“怎么?看你伍哥看傻了?”

得,一点儿没变,还是老样子。

宋知时没忍住笑:“没。”

伍崇明斜看了他一眼:“哼,好好拍你的戏!”

休息的时候,沈百鸣偷偷肘击了一下宋知时:“小道消息,小伍子跟家里妥协了,所以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