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262)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周矜白挑眉:“那你看见她们人了?”

宋知时讷讷道:“没有。”

周矜白已经开始收拾地上的杂物了,背对着宋知时,他不含情绪地说了句:“那就是不会来了。”

可能由于古典舞蹈队人员尤其少,所以这个练功房既要承担练功的功能,也要承担杂物间的重任。

地上散落着一面面小鼓,将将只有成年男人巴掌大小,应该是用来踩踏类的舞蹈用的。刚刚宋知时看见她们几个小姑娘踩着玩,可见并不知晓这个道具的重要性。

“古籍记载,西汉朝时期,汉成帝的第二个皇后,因其体态轻盈,身轻如燕,传说中能作掌上舞,所以得名“飞燕”。“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如果我没猜错,这个鼓就是用来跳失传已久的汉代盘鼓舞的吧。”宋知时信心满满道。

周矜白瞪大双眼,看宋知时的眼光仿佛在看什么怪物。

咦?难道他猜错了?

周矜白解释说:“额……不是的。这些鼓不是用来跳的,只是用来看的。”

“哈哈哈,是吗?那我搞错了。”宋知时尴尬地笑了笑,有种装逼不成反被人揭穿的感觉。

然后下一秒,周矜白惊喜的声音再度响起:“不,师弟,你说得没错。你也太博学了,不瞒你说,这个汉代的盘鼓舞,先生还没有复原出来,所以这些鼓才只能放在这里落灰,没想到今天还碰上你一个识货的!”

眼看周矜白对盘鼓舞似乎越来越感兴趣,宋知时只能硬着头皮为自己辩驳:“我、我也是看古书上说的,自己也不是很懂,师兄……”

“知时,你无需妄自菲薄,先生最喜欢爱看书的学生了。”周矜白拍了拍宋知时的肩膀,一副我看好你的模样。

谁不爱又好看又博学的小师弟呢?

晚间吃晚饭的时候,周矜白向宋知时介绍起了团里的演员。

“我们团一共一百八十人上下,除了行政人员,跳舞和唱歌的演员是大头。其中创作室有大约十人左右、合唱团和舞蹈团人数相当,都在六十人上下,还有交响乐团、舞台美术队和电视艺术中心,不过人数也很少。旁的你也不用记太多,只需要知道我们舞蹈团的首席叫乔雪宁。”

“乔同志很厉害,今年才23岁,是我们团历史上最年轻的女首席。”

“今天在我们练功房躲懒那姑娘叫顾曼丽,她跟她的小姐妹贺敏芝来头都不小。她们一个父亲在部队,另一个好像是文物局的什么部长。她俩都是各个小队的领舞,这也是我不愿意跟她们起冲突的原因。不过,你要是受了委屈就告诉先生,先生会替你做主的。”

虽是如此说,宋知时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告状了。

他一个临时工,去告两个正式工的状,还是他一个大男人去告几个小姑娘的状?

想当初,他初去矿区文工团的时候,不是也被杨慧琴挤兑过嘛,现在不过是从零开始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宋马上要重振古典舞舞队啦,但是他也不会放弃芭蕾的,确实是可以多学几个舞蹈的,我有参考过一些舞蹈家,也算是主角金手指之一吧,不喜勿喷。

把练功房改成了五楼,这样可以看更远

☆网上找的好诗

☆百度科普——赵飞燕

第119章 整顿

宋知时放平心态,也想得开。

同时他安慰自己,首都可是天子脚下,砸下一块砖都能砸到一个九品官,这年头能学得起舞蹈的本来也不是普通家庭,自己这个陕省前首富之孙在这里算个屁啊。

总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饭后,周矜白把宋知时带到了宿舍。

总政歌舞团的住宿环境也比宋知时之前呆过的两个文工团要好。可能是因为古典舞舞队只有他跟周矜白两个男孩子的缘故,偌大的宿舍也是由两人共享的。

总得来说,宋知时感觉自己还是挺幸运的,不断跳槽的同时还能越混越好。

第二天,宋知时起了个大早,没想到操场上已经挤满了早起训练的演员们。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总政歌舞团,她们要付出的努力是旁人的数倍,生怕不留神就被人挤了下去。

早饭过后,宋知时跟周矜白来到昨天的练功房。

在这儿等待多时翟秋煜,早已经开始了每日的基本功训练: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耗腿、青蛙趴、趴横叉、踢前腿、踢旁腿、把上开肩、扶把控腰、站下腰、回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