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265)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宋知时并未看出端倪,拿了点现金就去赴约了。

第120章 古籍

上午八点,宋知时来到潘家园跟翟秋煜会合,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摊位。

前世今生宋知时都是第一次来潘家园,对这一带自然很陌生,但翟秋煜显然是老顾客了,他带着宋知时在蜿蜒曲折的胡同里到处穿梭,很快来到了一扇大门都掉漆的四合院前。

虽然这四合院门口的石砖都开裂了,但是从门楼上的雕花和门口的石狮子来看,祖上应该也阔过。

翟秋煜扣了几下门,宋知时隐约感觉里面有一些规律,过了一会儿有人开门探出了个脑袋。

看见是老熟人,对方显得高兴:“翟先生,您可算是来了!”

翟秋煜点头:“进去说吧。”

“诶,等等,这位是……”

“这是我的新学生,是可靠的人。”

宋知时得了句好评,心里喜滋滋的。

“行,两位里面请。”

这座四合院外表看着平平无奇,实则内有乾坤,庭院里随处可见青铜玉器,就这么随意地摆放在地上。

以宋知时不算专业的目力来看……起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假的。

看来国内的造假技术源远流长啊。

翟秋煜一看就是老顾客了,轻车熟路地问:“我要的东西呢?”

那伙计也是毕恭毕敬:“都给您备着呢。”

翟秋煜对宋知时说:“知时,你看看这里有没有想要的古籍,都不贵,按斤卖的。”

按斤卖???

翟秋煜这么一说,宋知时也心动了:“我懂什么,老师您挑吧。”

翟秋煜点了点头:“那你随便转转,别乱跑就行了,我去去就来。”

眼看着两人走远了,宋知时进到了室内。

为了更好的避光,屋内光线十分昏沉,只有梁上几块不算完好的瓦片中,投射下几道光柱。

宋知时借着微光,浏览着店内的陈设。

这里陈列的玉器字画比外头显然高了不是一个档次,难以想象,在破四旧已经进行多年的情况下,首都竟然还有古董店能偷偷珍藏那多保存完好的宝贝。

宋知时想这些应该都是主人的爱物,万一磕了碰了,自己还赔不起呢,便没有去碰,而是去看翟秋煜说的那堆古籍。

这些古籍不知道是从哪里收来的,完全没有修复过,水渍虫蛀污痕随处可见。

宋知时随意拿了几本感兴趣的翻看了一下,还是以四书五经居多,都是些之乎者也的东西,他不感兴趣。

角落里倒是散落着几本明清小说,就是尺度颇大,看得宋知时面红耳赤。

这店主,还真是来者不拒,什么书都收!

这时,有几本特别的古籍进入了宋知时的视线。

吸引他的倒不是上面工整的文字和内容,而是一副一副精妙的植物绘本和边上的解说。

“茜,音倩,又名茅菟、茹蔥、地血、染绯草、血见愁、风车草、过山龙、牛蔓等,是山野路边常见的多年生蔓草,叶片多为4~6叶轮生,药用与染用部位均为根部。茜草根富含茜素,是华夏最为古老的染红本草。”☆

茜草,一种天然染料,这并不是什么中医典籍!

宋知时又往后翻了几页,无一例外,全都是介绍天然染料的,所以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天然染料的古籍!

宋家是靠丝织业起家的,宋知时耳濡目染,又怎么会不懂其中的价值呢。

他继续往下翻,除了染料以外,还有如何染色、着色、花纹、固色等等,其中有不少方法甚至早已失传了。

这简直是一本关于染纺的百科全书!

让宋知时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还有发现。这本古籍下面竟然还有关于刺绣缂丝等技法的古籍。

如此看来,这些古籍应该都是从同一个主人手里一起收来的。

自古以来,最上等的丝织品只掌握在高门大户、皇室贵族手里,其中的奥妙更是被匠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相承,这也导致很多技术失传,珍贵文献成为传世孤本,又因为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和这场文化浩劫,这些精品在大陆几乎绝迹。

而且从它们装订形式可以看出,这竟然是珍贵的宋摹本,也就是说无论是从知识角度还是它本身的价值,这几本古籍都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

诚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宋氏纺织厂用的是机器织布,但宋家祖上还是以一手绝妙的染纺技艺在江南站稳脚跟,这些才是他们家族安身立命的根本。

宋知时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都变重了,这是他紧张的表现,他拼命把自己的手往衣服上蹭,生怕汗水把这几本书弄脏了,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去翻下一页。

这些宝贝让宋知时不由自主想到了爷爷给他的那个保险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