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34)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刘志毅双手作投降状,赶紧出了厨房。

另一边,顾淮跟宋知时对着这碗菜正面面相觑。

半晌,顾淮才先吃了一口,然后再对宋知时说:“吃吧!”

宋知时不知道为什么从到煤矿以后,顾淮就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他还以为是因为接手新工作过于紧张,准备饭后安慰一下对方。

谁知道刚吃完,顾淮就直接出门了,留他一个人在家里打扫卫生。

气得宋知时立刻把刚刚的话收回了。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我爷爷工作的煤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煤矿实行三班制:

早7.30-15.00

中15.00-23.00

晚23.00-8.00

部门主要有

毛宣队

掘井队

采煤队

运输队(运煤)

通修队(整修巷道,矿井通风)

机电队(修理机械)

后勤仓库

党委—宣传科(贯彻党中央,市委的精神,现宣传党的政策)

工会(组织学习党的中心工作,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工资科

保卫科

……

第20章 同事

在煤矿休整了一天,宋知时拉着自己仅剩不多的衣物去了文工团。

虽然文工团隶属于陕甘煤矿,但是一个在县城一个在乡镇,所以两地相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文工团地盘并不大,从外表看就是个普通的机关单位,后面有一个大操场,操场边上矗着两栋宿舍,各三层,一栋男生一栋女生,虽然挨得很近,但没人敢私下偷偷谈恋爱。

其一是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年轻的姑娘小伙儿大多腼腆,多说几句话,都会被人打趣。其二,文工团规矩严,男女关系看得很重,一旦被发现偷偷恋爱,基本就是退队处理。

舞蹈队尤甚,毕竟女孩子都是靠身材吃饭,一旦结婚生子就意味着身材走形,不想退也只得退,所以大家为了各自的前程,基本都无心恋爱。

舞蹈队这次一共招了三男七女,看看这数量就知道男女比例悬殊,加上之前就在队里的老人,现在一共有21个队员。

宿舍是六人一间,因此宋知时跟其他两个男生可以独享一个六人间。

但朱露莎就没那个好运了,现在人人都知道她是朱队长的侄女,生怕被她揪出错处偷偷给自家姑姑告状,所以谁也不愿意同她一起住。加上一间宿舍正好住六个新人,于是六个姑娘一致对外,把朱露莎挤到了前辈宿舍。

说是前辈,其实也就比宋知时他们早进团不到一年,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小团体,朱露莎这个性子,突然闯入她们当中,恐怕也讨不了好。

有人能治她,宋知时就放心了,他只想安安稳稳度过这几年,不愿意多生事端,朱露莎就是那个事端。

宋知时拿着行李来到宿舍门口,他的两个室友早就到了,正在打扫卫生。

宿舍是最普通的单开间,从墙上的白粉可以看出刚刷不久,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粉尘味。上下铺的铁架子床,每张床的漆还掉得差不多了,不过木板倒是挺结实,床架上已经贴上了每个人的名字。

宋知时找到自己的床铺,是靠窗的还在上铺,是个好位置,床上铺着统一印有文工团字样的白床单军绿被子。

宋知时看两个室友没有说话的意思,暂时也就歇了打招呼的心思,他没有动自己的床铺,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衣柜,开始收拾衣物。

另一边,早早到宿舍的彭素涛跟周和平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彭素涛勇敢地站了出来,首先做了自我介绍。

“那啥,宋同志,我叫彭素涛,今年24岁,榆安县人。”榆安县也是河洛下辖的县城之一,只不过更偏远一些。

“我、我叫周和平,18岁,就咱们商阳人。”紧接着周和平也鼓足勇气说了出来。

末了,彭素涛还补充了一句:“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还请多多关照。”

自我介绍完,两个人的手心里都是汗。

自打那天宋知时的身世在文工团曝光以后,他俩就一直战战兢兢地等着这一天的到来,生怕这位大少爷不好相处,未来的日子恐怕会难过。

宋知时自然看出来他俩的紧张,不过他也不急着解释,日久见人心,他相信相处久了两个室友自然不会怕他。

“我叫宋知时,今年20岁,我是……”话到嘴边,宋知时迟疑了半秒,他原本是省城人,但自从“嫁”给顾淮以后,户口迁到了扶岐,理论上来说,他不能再说自己是省城人了。

“我是扶岐县人。”

周和平年纪小,人也心直口快,听了宋知时这话不免好奇:“咦,你不是省城人嘛?”说完以后,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宋知时的家庭成分,应该是在户籍上做了文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