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419)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你确定?”

“八成是他,体型很像,面孔也有几分相似。”

于坤了然地把照片收好,然后让记录案情的同事都出去了。

“最后两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杀宋知时同志?”

“宋知时?宋知意的弟弟?我不认识他,他来首都我才知道宋知意有这么一个弟弟。我也问过东西是否会在他身上,那个人只让我盯紧了宋知意,别的人让我少管。”

“好,那我问你,1974年五一前夕,陕省河洛市商阳县陕甘煤矿爆炸案,是不是你们的人做的?”

林红霞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于坤紧紧盯着面前的女子,最终还是没有看出任何撒谎的迹象。

她真的不知道。

难道自己的调查方向又出错了吗?

1979年6月中旬,《首都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

华清大学英语教授李爱华,在津港海关被抓获,随身携带了大量与国家有关的重要资料。

此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一个高校的大学教授,竟然是敌方的间谍,而且潜伏在国内十几年!!!

这要是不被抓,得泄露国家多少机密啊。

拔出萝卜带出泥,因为李爱华被捕,牵连出了各行各业,共计七八名大大小小的间谍。

鉴于目前两个国家正处于蜜恋期,因此李爱华是被秘密处决的。

但宋知时和顾淮作为知情人士,于坤还是透露了一些内幕。

“那个李爱华,就是这起美方间谍案里的最高联系人。他手底下的人专门负责搜集中国国内的消息,也会收集一些比如说中药药方、古代文人典籍之类的,都是美国人没有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传播思想。”

“传播什么思想?”

“以学习英语为借口,建立社团,不惜许下重金,散播国外开明自由,国内落后守旧的思想,诱惑咱们国家的高材生,以后能为他们国家效力。”

说到这里,于坤忿忿地拍了一记桌子:“他们这一招实在是高啊,要不是这些年国内并不开放,说不定咱们的高材生毕业以后,都跑出国了!”

宋知时和顾淮早在看见新闻的那一刻就深知大事不妙,但仍旧被于坤一番话说得惊心动魄。

“那我们损失惨重吗?”

“他还没来得及把消息送出去,我估计林红霞被抓,他肯定立马就得了消息,所以才准备潜逃。但附近几个港口都被布下天罗地网,他便是插翅也难逃了。”

听见对方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递出去,宋知时和顾淮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至于宋同志家的事情,本来倒是与他们无关,但汤姆森家族买通了李爱华,在利益驱使下,他无奈找了个没有经过任何间谍培训的普通人帮忙偷盗。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变得那么复杂。”

原来真相是这样……

宋知时跟顾淮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们都与李爱华有过接触,且顾淮还在那个所谓的英语社呆过一年多……

还是后来他感觉李爱华有点问题,才向上面提出了调查,自己也退社出了社团。

因为迟迟没有结果,顾淮一度还以为冤枉了对方。

“这些年,也不知道多少好学生被他嚯嚯了。”说到这个于坤既悔恨又郁闷。

“你们是不知道,这个李爱华当年出国留洋就歪了屁股,他把妻儿留在美国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自己在国内勤勤恳恳演戏,这个狗汉奸!”

事情到这里,似乎是水落石出了。

突然于坤像是想到了什么:“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跟顾淮同志有关。”

顾淮疑惑:“哦?”

于坤说:“因为太多人被李爱华蛊惑,但并未对国家作出实质性的伤害,上面决定只做警告处理,也算是法不责众吧。”

宋知时知道,所谓的警告处理以后,这些人的将来连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毕竟是记录在档案上一辈子的污点,区别只是没有坐牢罢了。

于坤顿了顿继续说:“不过,你有个室友,叫什么孙友国的,这小子还真真是愚蠢,他是那个李爱华的爱徒,帮着他做了不少事情,他啊,得重判!”

两人均没想到,再度听到孙友国的消息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联想到对方之前趾高气扬的模样,两人皆是一阵唏嘘。

“那个……白雪倩,她怎么样了?”

“她被遣送回美国,禁止入境了,虽然她跟间谍有过联系,但本人并未作出什么违法行为。”

宋知时听完,也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也许他们母子永不相见,是最好的结局了。

最后,于坤遗憾地对两人说:“更多的,我也不能再透露了。”

宋知时连忙起身道谢:“已经非常感谢你了,之前一直保护我,现在又透露了那么多信息给我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