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433)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上面的动作不可谓不快,贺家一家三口落网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国宾馆。

竹野二郎终于坐不住了,太过情急的他忽略了为什么消息能顺利传到自己耳朵里这个问题,只一心想着该如何逃脱法律的制裁。

他知道,一旦自己暴露,没有人会救自己,目前的形势下,日方把他交给中方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可能会把罪名全部推到他的头上,可他明明也只是一枚棋子而已啊……

他在中国境内没有人脉,为数不多的帮手也被抓了,现在唯一能仰仗的,反而是他之前看不上的羽田润。

想到这里,竹野二郎顾不得其他,径直来到羽田润房里。

羽田润似乎早已在此等候,见竹野二郎来了,也不为所动。

竹野二郎无奈,直接对着这位小辈跪了下去:“羽田先生,求您救救我吧。”

……

贺顼被抓以后,没有多审,就老实交代了一切,让一干刑警们诧异不已,他们还以为像他这种老谋深算的资深间谍,肯定不会配合呢。

审讯室里

贺顼面容灰白地坐在那里,比起女儿出事的那天,现在的他更加苍老了,一身西服也皱巴巴的,仿佛所有的精气神都在被抓的那刻消耗殆尽了。

“我没什么别的要交代的了,只是我的妻女是无辜的,她们并不知情,一应罪责由我一个人来承担。希望组织上可以对她们做宽大处理。”

“宽大处理?贺教授,你知不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你说她们毫不知情,你觉得我们会信?”众人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讽刺与嘲笑。

“不论你们信不信,该交代的我都交代了!”贺顼说话也很强硬,哪怕身为阶下囚,依然保存着文人一副傲骨铮铮的模样。

殊不知他这样子落在审讯人员眼里,就是活脱脱的一枚小丑。

“这些我们会审,带下去吧!”

晚上,许劲松为两人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原来,贺顼少年时期十分家贫,之所以可以去往日本欧洲留学,全是仰赖一位日本人的资助。此人背景深厚,他的家庭跟日本某党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学成归国以后,贺顼就做起了日本人在中国国内寻找文物的寻宝人。

据贺顼交代,日方的这个计划其实早在当年入侵中国时,就已经定下来——毕竟他们眼馋中国的历史文化不是一天两天了。

后来,日本战败投降,新中国成立,一切都是蒸蒸日上的样子,明抢就不行了,只能暗中偷盗。

而国内混乱动荡的十年,恰好给了他们搜寻失落国宝的机会,像贺顼这样的间谍并非唯一,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以东南沿海一带居多,只等着上头一声令下,就趁着混乱把文物运送出国。

许劲松怒目而视,仿佛想到了抗战的艰难岁月,他双手指头捏成拳头,指关节隆起,狠狠砸在了炕几上:“这可真是一场跨越了几十年的精妙布局,小日本这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啊!如果不是知时这根导火索,多少古墓被掘,多少文物被盗,我们将永远都不会知道!”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由于国内一直没有开放,间谍双方始终联系不上,文物越积越多,始终运不出去,现在中方可以追回大部分文物。

而宋知时所找到的,只不过是他们其中一处窝藏文物的点,此地靠近津港,原本是日方最放心的一处仓库,没想到阴差阳错被宋知时给端了。

可这真的只是阴差阳错吗?

贺顼能走到今天,无疑是间谍中的佼佼者了,就这么容易落网了?

这其中肯定还有别的!

“不!他肯定还有所隐瞒,他有没有指认他的联络人是谁?这么多年全靠他自己一个人指挥所有行动我是不信的。还有这位联络人在不在这次访问团里?煤矿爆炸的事情他没有交代吗?还有刘朔墓的所有文物,他肯定知道!”宋知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顾淮对两人说:“煤矿上的资料都在于坤同志所属的部队以及我的上级那里,看来是时候联系他们了。”

“还有一个事情……”许劲松怪异地看向宋知时。

“许叔,您有话不妨直说吧,只要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是这样的,那个贺顼的女儿,也就是你之前的同事贺敏芝,她想见你。”

“见我?”

“她可能有什么想单独跟你说吧,你要不要去?”

“去!我必须去!”宋知时想也不想便直接答应了。

或许,他能从贺敏芝身上问到些什么。

“不行!”顾淮出言反对。

“为什么?”

“这太危险了,她并不像我们看见的这般柔弱。我要保证你的安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