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52)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她本以为今晚自己才是全场瞩目的中心,没想到前有褚旭英后有宋知时,把整场演出拔高了不止一个度,现在演出结束,还有几个人记得她这个领舞?杨慧琴嘴上没说什么,暗地里指甲都快把手心掐烂了。

接下来就是集体谢幕时间,李逢春带着所有演员们上台,然后就是各公社宣传队和部队宣传队的演员们,也跟着来到了台上。

宋知时本来是站在舞台最角落的位置,但李逢春执意把他拉回到了舞台中央。

现在,他左手边站着李逢春、崔大副,右手边站着朱芳婕、杨慧琴,自己则是妥妥的C位。

今天现场的绝大部分都是军人,连鼓掌都是整齐划一的,场面看起来格外震撼。

宋知时知道,这掌声也有许多是送给自己的,这让他那颗虚荣的小心脏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李逢春领着众人谢幕了好几次,台下的观众们才陆陆续续地退场,边走还边讨论着今晚的节目。

早些年还没有样板戏的时候,过年演出几乎每年都有新剧目,但大多水准很低,粗俗又无聊,但农村出身的他们,即便是能看到这样的节目,都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后来样板戏出来了就开始只演样板戏。

听说这次部队邀请了文工团的演员们来参加建军节演出,整个部队上到军官下到家属都非常期待,现在演出结束,大家只觉得果然名不虚传,跟村里的草台班子就是不一样,这么高规格的演出够他们唠好多年了。

宋知时的演奏无疑是被提起最多的。

因为他之前在部队家属院就很出名,只不过是以娇纵偷懒、不学无术之类的恶名出名而已。

但这场演出却成功洗白了他在众人眼里的形象,原来这位小少爷并非一无是处,只是跟她们这种土里刨食的人家不一样,人家的手是弹乐器的手,不是做家务的手,人家嘴不是吵架的嘴,是唱歌的嘴……

观众是走了,但剩下的领导却还在。

其中一位领导忍不住问:“刚刚那位唱歌的小同志叫什么名字?”

李逢春笑得牙不见眼:“回领导,他叫宋知时,是我们舞蹈队新来的舞蹈演员。”

那领导点了点头,直截了当地夸了一句:“不错,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是个全能型人才。李同志,你可要好好培养他啊。”

“一定!一定!”李逢春不住地点头。

崔大副眼珠子一提溜就想告状:“首长,你不知道,这个宋知时他可是……”

李逢春头也不回地狠狠踩了崔大副一脚。

崔大副瞬间吃痛到说不出话。

坐在正中间的老首长年纪虽大,却耳聪目明,把对话听的一清二楚,轻飘飘地回了一句:“是谁?不就是宋清荣的孙子嘛。”

这下文工团那方都惊讶了:“您……知道?”

老首长一脸若无其事,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嘴:“哦,当年我不小心被叛徒出卖,小鬼子满大街抓我,是宋老兄救了我一命……算了,不提当年的事了。”

宋知时的爷爷竟然还对老首长有救命之恩,这句话直接震得在场众人找不着北了。

而企图抹黑宋知时的崔大副更是吓得直接禁言了。

老首长身居上位多年,即便笑得再和蔼,威严尤在:“这几年省里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有机会多带孩子们参加参加比赛,说不定以后还能参加全国级别的比赛呢。”

众人连连应是。

等首长们都走了,李逢春才上前问赵政委他们都是什么人。

赵远书心情不错,便告诉了他们,正好也能趁机威慑一些小人:“来头最大的那位是X军区副司令,他第一次来我们扶岐……你们文工团算是得了他老人家的青眼了,不过以后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才行呐。”

李逢春知道赵政委怕是看出这次的演出事故了,刚刚翘起的尾巴立刻垂了下来,低眉顺眼恭恭敬敬地把人送走,不敢再放肆了。

崔大副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宋知时不就是个替补,连个正式演员都不是,他怎么就能来头那么大了呢?

如此不得了的宋知时,此刻正在干嘛呢?

“范师傅,好久不见呐。”

范国威哭丧着脸回头,却看见在大家口中议论的宋知时不知何时正倚靠在前面不远处的一棵树干上。

宋知时笑吟吟地说:“范师傅,我时间有限,咱们谈谈呗。”

范国威怎么也想不明白,刚刚在舞台上的翩翩演奏家,怎么就能瞬间变成当街打劫的地痞流氓呢。

“你这里最近有什么好货吗?”

“哪有什么好货啊,最近上头盯着紧呢!”

宋知时直接说:“我不要肉,我要补品,麦乳精奶糖饼干那种,最好就是有奶粉。”他要买些更好的东西送给小外甥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