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82)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突然,一道融入更多乐器的伴奏声在后台响起,让原本昏昏欲睡的观众们精神一振。

宋知时再度吹响口琴,两道声音一起在礼堂响起。

它们你追我赶,互相交织,口琴的音量却始占了上峰,甚至成为整首曲子的灵魂。

这自然也是宋知时安排的,口琴也有它的局限,那就是音量太小了,这让他不得不多架上几个话筒,而且口琴独奏太单一了。

虽然他报的节目是独奏,但是规则里没说不可以有伴奏吧。

此时的宋知时并不知道,在礼堂角落有一群人也在默默听他演奏。

他们今天早上才下工,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赶过来还是没抢到位置,加上身上太脏,只能坐在最角落的地上。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听着听着,就忍不住开始抹眼角,然后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大黑脸:“俺想俺娘咧,她都走了好多年了。”

“俺也是,俺想回家。”

“额想额婆姨。”

“嘘,别说话,专心听。”

其中一男人挪到为首的男人身边问:“顾工,听了这歌你想家吗?”

那个被称为顾工的男人跟他们一样浑身漆黑,戴着一顶安全帽。

他面色复杂地看着舞台上的青年,眼里有少许挣扎之色,半晌才道:“不想。”

他的家就在这里,他唯一的家人也在这里。

演奏结束,宋知时对着全场工人深深鞠了个躬。

坐在前排的领导率先鼓掌,其中商阳县县委书记李继东一边鼓掌,一边问身边的人:“这就是副司令夸过得那个小伙子?”

第40章 国庆(三)

虽然早有准备,但当李逢春看见观众们质疑不断时,心脏依然随之揪起。现在节目结束,受到全场好评,他正大舒一口气时,又恰逢书记问话,赶紧打起精神:“是是是,他叫宋知时,今年20岁。”

李继东打趣道:“不错不错,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水平。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口琴演奏,能把口琴这么简单的乐器琢磨得那么透彻,确实有两把刷子,可惜我们县宣传队没有这样的人才。”

李逢春当下警铃大作,这这这不会是想挖他的墙角吧。

市长秘书噗嗤一笑:“李团长,别紧张,人还是你们的,只是以后有什么活动,一定要经常让宋同志参加啊。”

李逢春抹了一下头上不存在的汗水,陪笑道:“一定一定。”

后台

连着表演两个节目的宋知时大汗淋漓,但他知道还没完,今天的芭蕾舞才是压轴表演。

朱芳婕关切地问:“还能坚持不?”

“能。”宋知时慢慢平复着呼吸。

“不错,好小子,你再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女孩子们先上场,然后你再上,一切按照今天排练的走位来。”

“好。”宋知时应了一声,一边环视四周,女孩子们正在互相帮着梳妆打扮,一张张漂亮的小脸像一朵朵质朴的花朵,每一个人都对接下来的演出怀揣着万分的激情。

只是,怎么好像少了一个人,杨慧琴呢?

朱芳婕淡淡地说:“她来不了了,你安心跳就行。”

宋知时面上不露声色地点了点,心中却惊诧朱芳婕的速度如此之快,说下手就下手。

又是几个节目以后,国庆演出重头戏,著名芭蕾剧选段——《红色娘子军》终于开场了。

“红色娘子军?那不是京城才有的样板戏吗?”

“是啊,没想到咱们河洛也可以看见了,这文工团成立得好,往年哪有这么多节目。”

“专业的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当轻快的音乐在大喇叭中响起,早已换上蓝灰色军装的姑娘们,举着长枪欢快地跳跃着步入了舞台,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挺拔的青松般站立。

随着伴奏的重音逐渐变得紧密急促,朱露莎连着做了三个大跳步入了舞台。

大跳是芭蕾舞中一个令人振奋的动作,它要求舞者兼具爆发力与柔韧性,跳起脚在空中打开呈一字腿,落地后又收回了。

朱露莎经过这段日子的刻苦努力,已经可以跳跃腾空到一个完美的高度,双腿在划过美丽的弧线,然后干净稳定的落地。

朱芳婕一脸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然后拍了拍宋知时的肩膀,示意他该上场了。

宋知时深呼吸一口气,拿上系着红绸的大刀,从侧边上台。

朱露莎正带着一众女兵们“练枪”呢,她们举起长枪,干净利落地进行射击,不断变化的阿拉贝斯克动作,让她们如同一个个坠入林间的精灵,欢欣地跳动表达出女兵们对练兵的喜悦。

不得不说,朱芳婕改编舞蹈的能力确实一流,对每一个队员的安排都恰到好处。像不会跳舞的彭素涛被她安排做了举旗手,舞蹈功底比较弱的新人们被安排了老乡的角色,只要跟得上前面队形就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