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夫夫(312)

作者:杨舒予 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九章 回部落

格局这件事就是一扇窗,你自己没打开之前觉得世界不过如此。当有人帮你打开眼前这扇窗,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个井底之蛙,所知所见甚少。

萧墨一连串的问题丢出来以后,李向拉着周全的手颤抖着说:“我怎么觉得自己手里的钱又不够花了呢?”

周全有着同样的感觉,“要是不努力赚钱的话,这些事咱们哪件都干不成。”

相比较于两位哥哥的愁眉不展,萧墨和木白一阵偷笑,“别别别,两位哥哥别愁,这些事都可以一件件来办,再说了哪件成了都会有附带的收益,不会让你们只出不进的。”

他们四个凑到一起嘀嘀咕咕半天,房间外伺候的人不时听到房间里的笑声。就连在半空中听下巴嗑儿的李天佑都越听越来精神,怪不得祖爷爷回来说这两个小子是有大功德的人。

谁家不及弱冠之年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识啊,看来他们两个的老师沈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听向儿的意思,要把李进放在沈济名下为徒,这样的话那小子可有福了。

李天佑往下飘了几分,他凑近这四个人听他们讨论。原本他还觉得自己这个皇上也就最后几几昏聩一些,现在看来,他真是见识太少了。

还好啊,他把这个位置传给了李向,要不然现在这个国家在不在还不好说呢。这四个人说完国家大事以后,又说起了冬季和来年开春要做的事,李天佑听的差不多了就转身回宗庙。

李赵氏看他回来,“怎么样啊,你今天不是去给那两个孩子送功德去了吗?”两个孩子新婚燕尔,李向把他们记录在了老李家的族谱上,他们作为长辈也要有所表示。

这几个李家的祖宗从自己的功德里抽出一部分要送给萧墨和木白,这事儿是他们的心意,他们并不想去两个孩子那里表白。李天佑为防止意外,他亲自送了过去。

正因为李天佑去了,他才会听到萧墨和李向他们四个的谈话。李天佑听到李赵氏的问话,他飘到李赵氏的茶桌有盘腿坐了下来,“祖奶奶,我们李家能遇到这两个孩子实属幸运啊。”

李赵氏把倒好的茶推给李天佑,这个重孙子有多不羁她是知道的,能听到他这样感慨让李赵氏大为惊奇,“哦,说说看,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李天佑把听到的事情逐一转述,李赵氏边喝茶边静静地听着,最后李赵氏感慨万分,“看来还是咱们占便宜了,这事儿得和你祖爷爷他们说一声,不能黑不提白不提的白让他们付出。”

再说了,要真像是萧墨和木白说的,那以后的大唐版图得扩大多少倍啊?他们这些老家儿开创了大唐,可那时的大唐是什么样子,战火初歇民不聊生。

现在的大唐逐渐稳定,这些年轻人还有计划扩展版图。这要是成了,他们以后在地府也倍儿有面子,谁家的子孙能这么有能力啊。还是那句话,不能让两个没爹娘的孩子吃亏。

出门在外的游子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归家的那一刻,草原上蜿蜒着长长的队伍,丹珠骑着马远眺家的方向。地平线上干枯的草色上土黄色的屋顶时隐时现,那是家的招唤。

丹珠举起马鞭在空中舞动,“大家加把劲儿,争取中午回家吃饭。”白玛和卓玛驾马过来跟在丹珠身边,“头领,需要派人回去通知一声吗?”

“不用,唐念肯定会留意这边的动静,咱们加把劲儿就好。”丹珠带着她们两个在队伍前后帮忙,队伍里的奴隶们既高兴又紧张,他们不知道等待的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果然,路程还没过半,唐念和拉姆就带着人骑着马迎上来,两方见面激动异常。唐念上下打量着风尘仆仆的丹珠,“瘦了也更精神了,你可真是厉害啊,能带回来这么多的东西。”

整个队伍前后绵延了几百米,这么多的人还有马和牛羊,还有几车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拿到关内都能换出好价钱来,这个冬天,他们的部落能安稳度过了。

“这次的运气好,回头我再和你细说。”丹珠和唐念先回去,拉姆带着人维持着队伍继续往家走。

这些衣衫褴褛的奴隶们看着不远处成片的房子,他们惊得张大了嘴。他们没想到这里还会有这样的部落,看来这个女头领还是很厉害的。

而墨池凝神看了看新的部落,他就在牛车上开始收拾草药。不管怎么说,这里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墨池深吸一口气,他相信这个部落会给予他不一样的生活。

初秋的草原上,草尖上带着点点金色,点点小花点缀其中。抬眼望去,是一片厚实的草场,骏马飞驰在上面,两个穿着草原服装的女孩子正策马飞奔回部落。

老次仁和妻子早早的守在了大门口,他们看着孙女像个小老虎一样飞扑回来,“丹珠,我的孩子,你终于回来了。”莫拉紧紧的抱着丹珠。

而老次仁在旁边也轻拍着丹珠的后背,这个孩子成长的真快。他在丹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独自外出带队的机会。

部落里守着的族人们围着丹珠和唐念不断地欢唿,也有人去迎接满载而归的亲人们。今天丹唐部落注定是个欢庆的日子,大家围在丹珠身边往部落里面走。

成排的新房子已经盖好,唐念指着房子说道:“时间太紧,只能盖成大通铺的样子。单独的房间没有多少,也够新来的人用。”

虽然草原上不讲究洗澡,但是,唐念在院子两边盖了公用的澡堂。这还是因为盖厕所而联想到的呢,有公共的厕所就能有公共的澡堂。这里地方够大,男女用的分在两边谁也不挨着谁。

丹珠看着部落里的规划很满意,他们四个去了老次仁的房间,外面的事有拉姆他们接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带回来的东西换出去,这样的话,丹珠还要去一趟边关。

好在,边关距离他们这里只有一天的路程,算上交换物资的话,有个五六天也就能回来了。说是这么说,经常外出的人也受不了。

老次仁和莫拉坐在首位,丹珠和唐念坐在下手和两位老人聊天,“草原深处的部落对我带过去的东西很喜欢,明年的时候还可以去几次,其他的路线也要开发一下。”丹珠说道。

“那也得看我们手里的人训练得怎么样,新加入的这些人还要看一下,有那心思不好的趁早解决掉。要不然,早晚会给部落带来祸患。”老次仁叮嘱道。

丹珠握着老次仁的手,“波拉,这个冬天您就负责辨别新人的事吧,我和唐念还有其他的事情做。在看人这件事上,只有你们这些睿智的长者才知道怎么办。”

老次仁骄傲地笑了笑,“放心吧,有我在呢。”小鹰再勇勐,也需要老鹰的教导,草原上的事情就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莫拉在旁边笑着看丹珠,“这次有这么多新人在,部落里的东西恐怕要不够分了。你这次去边关打算换点儿什么回来呢?盐巴这些东西可少不了,还有布料什么的。”莫拉转着佛珠说道。

“最主要的是武器,看看能不能和边关商量一下,哪怕是他们淘汰下来的武器呢,也比没有强。”唐念在旁边补充道。

以后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广,在草原上实力决定一切。他们部落能赚钱,早晚会让人眼热,如果没有自保的能力,那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保不住。

“放心,这些我有数。”丹珠自信一笑,她在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想怎么才能在边关换到更多的东西,首先就得让高将军看到他们的诚意。

而这些奴隶里面的关内人,就是他们丹唐部落最大的诚意。于人于己都方便,丹珠相信高将军不会让她失望的。

“我这次去边关再回来,那就要准备过冬了。为了冬天取水方便,你们还是得在院子里打几口井。”丹珠扭头看着唐念,“还有就是冬天的识字和训练不能耽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