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夫夫(346)

作者:杨舒予 阅读记录

吴大娘看出来柳桐的顾忌,“我们家没那么多的讲究,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我要是不懂也就罢了,我明白还不帮忙的话,我自己这心里也过意不去。”

“那就多谢您了,我扶着您点儿。”路上还有积雪,柳桐怕吴大娘走的急再摔着。她们两个加快脚步,柳桐把吴大娘送到她家门口,然后柳桐先回家等着。

柳桐轻快地敲响大门,方芷听到动静跑出来给她开门。大门一打开,柳桐就笑着和方芷说道:“我在路上碰到了吴大娘,大娘听说两个孩子病了,她会刮莎能让孩子退热出汗。”

“那可真是太好了。”方芷顿时觉得天都亮了,她接过柳桐手里的药包,两个人快步往院里走。

很快,吴大娘就拿着东西过来,方芷和柳桐亲自在门口迎接,吴大娘还弄得不好意思了,“我这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就算是没用也不会弄伤孩子,你们放心。”

吴大娘怕方家人太过重视孩子,先把话说在前头。方芷扶着吴大娘的胳膊,“看您说的,我们感激您来帮忙还感激不尽呢,孩子的病什么样的情况都有,能快点儿好是他们的运气。好的慢,就让他们长长记性,省的天天往外跑不听话。”

方芷的话说得明白,也让吴大娘放下心来。她们进了二进的院子以后,吴大娘拉着她们两个烤了一会儿火,“咱们身上都带着寒气,别再给孩子凉着,等身上暖和了再进去看孩子。”

“还是您老想得周到。”方芷和柳桐陪着吴大娘烤了一会儿火,吴大娘把带来的桂花油也暖了暖,等到她们三个都暖和过来才进了孩子们的房间。

陈雅站起来迎向吴大娘,“辛苦大娘跑一趟。”陈雅给吴大娘福了一福。

“都是邻居应该的,我看看孩子们。”吴大娘脱下外套,她净了净手来到床边,两个孩子小脸通红真就一滴汗都没有。

“来,你们先把乐儿的衣服去了让她趴着。”吴大娘指挥,陈雅和方芷上手把孩子放好。吴大娘拿出个小袋子,里面是黑亮的水牛角,看着就是有年头的东西。

孩子放好以后,陈雅和方芷退到一边,吴大娘打开瓶子把桂花油倒在方乐背上。然后,吴大娘坐在床边一下一下的给孩子开始刮莎。

没一会儿,方乐的唿吸就轻松许多,她的脸色也没那么红了。而此时方乐的后背出现了大片紫红色的莎,孩子没有哭闹反而很轻松的感觉。

方芷她们三个终于松了口气,看来孩子们是没大问题了。柳桐去旁边给吴大娘投了条布巾给她擦汗,刮莎是个体力活用得都是巧劲儿。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吴大娘满头的汗。吴大娘接过布巾擦了把汗,柳桐又给吴大娘倒了杯热茶,吴大娘两口喝完摆了摆手,“先顾着孩子要紧。”

那边陈雅给方乐穿好衣服抱到一边让她睡下,陈雅把方和抱到床边,方芷把方和的衣服退下,吴大娘给方和开始刮莎。

空气里都是桂花油香甜的味道,孩子们在香甜的味道里放松下来,出莎后的他们睡得安稳。他们额头上的汗一层层冒出来,看得陈雅眼泪直流。

吴大娘劝了几句以后,被柳桐扶到客厅去休息。方芷和陈雅给两个孩子换了衣服被褥以后,她才去客厅谢谢吴大娘。

“你们呀这算是好的,当年我们从边关过来前,那里的孩子生活得才叫苦……”吴大娘捧着茶碗话当年,也正是因为她的话,更让方芷坚定了要去边关帮方明宗的决心。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家

范二公子见这边的事安排好了,他带着韩茹和萧墨他们这些人准备好的礼物回京。方明宗直接去了长乐镇,沈济让李时安排人教方明宗关外的风俗和语言。

方芷不知道方明宗是否还在青安城,她传给方明宗想和他一起去边关的决定。方明宗没有收到消息,方芷这边只能先留下照顾孩子们。

不出几天,两男两女穿着便衣上门给她们办了真正的户籍。柳桐在院门口看过了他们的腰牌,确认了对方不是什么冒充衙役来灭门的人。

“几位请进,我家小姐和少夫人在里面。”柳桐把手里的飞镖收好,她带着人往院子里走。

两位女子跟在柳桐身后,院子里的小路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轻雪,柳桐在前面走过也只留下了浅浅的痕迹。这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他们没掩饰眼里的吃惊,看来这家人的功夫底子不错。

他们跟着柳桐穿过院子进了正房的厅堂,孩子们没在厅堂里而是在旁边的偏厅,从雕花窗中能看到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儿得很好。

方芷和陈雅站在厅堂里福了一福,“有劳几位官差,几位请坐。”

柳桐去后面泡茶准备点心,那四位坐在一旁边,“方夫人,方小姐,不用客气。我们是受上面的指派前来为你们办理户籍和路引的,有些手续还需要你们自己填写一下。”

那两位女子从怀里掏出户籍和路引,她们走上前交给陈雅和方芷。而那两个男官差纯粹就是来压阵的,他们打量着房间里的布局。

陈雅和方芷在对方的指导下把户籍和路引写好,女官差拿出印章盖了上去,然后她们拿着扇了几下,等印泥和墨迹干了以后交给了陈雅和方芷。

柳桐端着托盘给大家上好茶水和点心,陈雅把她们娘三个那份收好,这下她可放心了再也不用躲来躲去的了。

其中一个梳着妇人髻的女官对方芷说道:“若是家中有事需要帮忙,可去衙门找陈庆家的,到时候我们就会过来。”

“多谢几位……”方芷点头记下,“若是我们两个想出门?”方芷试探着问道。

陈庆家的温和一笑,“和其他人一样,去办路引就好。”上面有令,这家人的待遇和青安城其他人家一样,只是她们家里没有个男人顶门立户的要多关照几分,其他的不用管。

方芷听到这话,心里那一丝担忧才消散,看来上面的人没有把她们当人质。也是,她们不是女人就是孩子,就算想跑又能跑到哪儿去呢。大冷天的,还是安心先过冬吧。

几位官差也没多留,他们拒绝了方芷给的荷包回到穆王府,李时和曹峰一直在等他们的回信,“怎么样?”

“那个方芷和柳桐是个练家子,她们那个家收拾的很简单,看得出来她们没有长住的心思。真要是有点儿风吹草动的,她们跑得比兔子都快。”

“对,她们选得地方也好,离衙门近离城门也不远,安全还方便。”他们四个把各自观察到的情况说了说。

李时和曹峰对视一眼,“难怪这个丫头敢和两位侯爷叫板,人家是真有几手啊。这样的人要是不为我们这方用,那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对手。”他们小声聊了两句。

世家之所以有底气和皇上讨价还价,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人才和资源。几代传承下来的世家,不管在哪个朝代来说,都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如果是在以前,李向或许和李家祖宗一样,面对这样的世家只能犬牙交错般你来我往的斗。可现在不一样了,有萧墨和木白的存在,大唐的几个世家在李向眼里已经不算什么事儿。

放开格局的李向,现在看问题和世家的家主不在一个层次上。那几个家主在厉害,他们看的也就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而李向现在看的,是整个国家还有海外的广阔天地。这些世家再厉害不也是一家一家组成的吗?现在他们不也是慌了吗?

慌可以,但想影响朝廷的政策坚决不可以。李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大唐可以没有任何一个世家的存在。想要让他们的家族传递下去,那么就好好当大唐的百姓。

茶楼外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京城百姓的采购热情,李向和周全并肩而立,他们两个推开窗户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街道两边的店铺里行人进进出出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