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夫夫(93)

作者:杨舒予 阅读记录

柳条县衙附近的平安胡同,这里住的人家人口简单院子都不大。距离胡同口第三家看得出是刚修缮过,大门上的铜环还很亮,院子里的桃树仅冒出几片绿叶在半空中。

大门吱呀一声开了半扇,望舒挎着篮子从里面出来,“姐,你把门关好,我一会儿就回来。”里面的人低低叮嘱两句才关了门,望舒看了看左右挎着篮子往大街上走去。

没过多一会儿,望舒急急地挎着篮子回来,她平稳了几下唿吸才敲了敲门,“姐,是我回来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自努力

赵琴听清声音马上打开门,“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赵琴侧身让望舒进院,她看了看外面又关好大门插上门栓。

望舒拉着赵琴穿过小院进了正房,她把篮子放到桌上,“姐,我刚听说老家被县令罚了。”她说的老家就是指的赵家,她们在外从来不提自己的身世,只说母亲病故。

爱脑补的人,通过她们的半句话能补出各种各样的狗血大剧,这也正好掩盖了她们两个的来历。

赵琴没有那么急,她拉着望舒坐下又给望舒倒了杯茶,“你慢慢说,总归事情已经发生了,急也没有用。”

望舒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她定了定神把在绣庄听到的事情讲给赵琴听,“就是这样,不但罚了老家还罚了那一家。现在说这事儿的人少了,大家都在关注调查民风的事情。”

赵琴拿了块点心慢慢吃着,事情听完了她也吃好了。赵琴拿起手绢擦了擦手,“罚就罚吧,这样也能让我爹清醒一点,他真以为老赵家能在长乐镇一手遮天吗?

我哥通过这事也能认识到不能太过张扬,我觉得挺好的。”赵琴拿过绣绷子继续绣花,“咱们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要是家里真有事,咱们也能给他们一个退路。”

现在的日子才是赵琴想要的,虽然比家里的生活苦一些,可心里是真舒服。每天绣花赚钱,没有争吵没有算计,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穿的她是不挑的。

清晨的屏南山,天色刚渐亮大家就陆续起床。洗漱声和笑闹声让工地上生机勃勃,还有那爱锻炼的先跑上几圈儿再说,他们能在这里有个安定的生活都很满足。

尤其昨天看到沈济和萧墨,沈济不用说了,一派高人的样子。萧墨才让这些人震撼,年纪轻轻文武双全,还能把这里规划的这么好。

他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知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里的熊可不是勐兽的意思,而是窝囊无用的意思。

有这样的东家带头,他们干活都有奔头。听孙管事的意思,要是他们踏实肯干还有机会留下来。这样的地方,真是神仙住的地方,他们怎么会不愿意呢。

后勤人员烧起大灶煮粥蒸馒头,还有的在拌小菜。另一口大锅里卤着鸡蛋,那香味儿馋得人垂涎欲滴。

“老板说了,这里的饭菜得供得上,不能把人累垮了。”孙青拿了卤好的鸡蛋和早餐,送到沈济和萧墨这边来。

萧墨换了身短打,他打算吃过饭以后跟着大家一起上工地干活。沈济要去温泉那边看看草药,这边温度高,李询想着要早点儿过来制药。

“孙叔一起吃,吃完我去工地上看看。”萧墨在木墩上坐下,孙青摆了摆手表示吃过了,“行,哪里不行咱还能改。”

“好,我就是想看看那些工具好不好用。”萧墨不想让孙青误会他是来挑刺儿的。

孙青一拍额头,“原来那些东西都是你设计的啊,要是没有那些东西,这树什么的还真不好运下来。”

萧墨笑了笑没说话,他快速地吃完早饭,“师父,我先出去了。”萧墨和孙青点了下头,他戴上木白给他做的手套出门。不远处有个小队要去砍树,萧墨几步跟了上去。

这个小队有六个人,拿着两柄斧子还带了滚木和绳子。他们去的地方不算远,这里的树生的密符合砍伐的标准。

小队里两个身材壮硕的男人把外衣一脱挂到一边的树枝上,两个人撸起袖子两手握紧斧头,咬着牙一左一右砍树。

他们胳膊紧绷的肌肉随着动作颤抖着,两个人因为用力憋红了脸,额头上的汗很快冒出来。就算是这样,大树也纹丝不动。他们砍了不到五十下,就有其他队友换上去。

萧墨看着退下来的两人揸着两手,虎口的位置有血沁了出来,“我这有药先抹上,你们两个别上手了。”萧墨拿出药帮他们抹上,又撕下干净的围巾把伤口裹上。

“你们经常受伤吗?”萧墨问小队里的人,这样的小伤看着不重,可长此以往对身体伤害极大。

小队里的人笑得憨厚,“这算啥莫,干活就是这样,比上战场要好的多呢。”他们越是这样,萧墨心里越不好受。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具不趁手效率上不来。萧墨看着三五人围在一起不是敲敲打打,就是搬搬扛扛的,大家累得够呛还没有多少效率。

不多时,萧墨也上前接替其他的队友砍树。其他人看萧墨年纪小,他又是山庄的主人,大家本不想让萧墨动手干活。奈何萧墨是个劝不住的,大家只能让他上去砍几下。

随着一斧子一斧子挥出去,萧墨觉得手里的工具没有想的那么好用。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材料上,这些工具还是不全。

午休的时候,萧墨站在半山腰的空地上想了又想,他掏出炭笔和一个小册子,伏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写写画画。

想有效率就得有趁手的工具,想有工具就得有材料。目前的铁器满足不了萧墨需要的品质,他只能自己画图盖个高炉提炼钢铁,然后再锻造成需要的工具。

萧墨前世作为一个特殊人才,这些基本的化学提炼他还没有忘记。至于铁矿石从哪里来,这就让李向去头疼吧。在他的地界里,这些事应该难不倒他。

沈济去温泉那边看药材,几天不来又有新的药材长出来,这个消息对李询来说是好事。他从后山回来找到萧墨的时候,萧墨还趴在石头上写写画画,别人也不敢上前围观。

沈济慢悠悠走到萧墨身后,他探头一看,“你这是盖的粮仓吗?嗯,全村的粮食都能装下了,就是看着有些怪。”

萧墨写下最后一个数据,他站起身把本子拿给沈济,“师父,这是炼钢用的高炉,钢是比铁还硬还容易塑型的材料。”萧墨指了指工地上,“我们盖楼、伐木都需要这样的工具。”

沈济是第一次听到“钢”这个词,他看着册子上怪模怪样的炉子,“你小子知道的就是多,这东西既然能做工具,就能做武器吧?”沈济赞扬地看着萧墨。

这事儿萧墨还真没想过,“能是肯定能,可我没有时间试验啊。对我们来说,现在盖房子最重要。这边安定不下来,我总是不放心,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萧墨摊着手说道。

要想不被束缚,就得自给自足。木白和李询商量了一下,到了屏南山肯定要立刻投入生产中去,那种子和菜苗就得提前培养出来,只靠他们家是远远不够的。

木白种个菜还成,他对于粮食的认知度远远赶不上曾家和冯家。就算他能用灵泉水催发种子,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哥,我去曾爷爷家和冯叔家说一声,让他们把家里存的种子先发出来一批,等我们去屏南山那边的时候直接就能种上了。”木白吃过早饭收拾好房间去找李询。

李询正在教孩子们辨识草药,他听到动静扭头对木白说道:“成,你让王哥陪你一起去,可别一个人出门啊。”

“好嘞”木白挥了挥手去找正在噼柴的王强,王强已经听到他们说的事情,“走吧,等我回来再继续噼。”王强活动着发酸的胳膊,他取下搭在一边的棉衣。

“要是种子不够,等萧墨回来的时候,我去镇子上让老常准备一些。还有什么其他需要的,你一并写下来。”王强和木白边说边往外走,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他随手拿了把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