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在上:王爷请自重(31)

作者:浮笙 阅读记录

邢老太太对子嗣很是看中,第一胎生了个女儿,虽是嫡女,邢老太太不置可否,没把不高兴摆在脸上,却也没说什么宽心的话。

直到第二胎生了邢雨嘉,这才好些。

谁知第三年,邢克俭就进了京做官,已经快十年了,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来一趟,夫妻俩却是比寻常人还生疏些。

这样的日子已经多少年没有过了,樊氏笑着说:“你且在这看着,我去给你弟弟点一盏海灯供奉着,我看他这个样子多半是要跟你舅舅一样走武将的路子,战场上刀剑无眼,早早点上了,菩萨也好多保佑他些。”

邢雨菀点头,并没有跟上去。

刚刚在禅房,碍着她在场,主持有很多话欲言又止的,估计不太方便。

母亲离去后,小核桃和当归已经摘了慢慢一兜柿子,开心的不得了。

柿子有些沉,当归的胳膊是在困得慌,便说道:“小姐,这柿子还真是沉,让小核桃在这陪着您,我去把柿子放到咱们马车里去。”

邢雨菀并不是一个多需要别人伺候的人,看着当归着实辛苦,便点头道:“去吧,放了柿子你就去禅房寻母亲去,母亲身边没个人伺候我不放心,这里小核桃在就可以了。”

“哎,奴婢知道了。”当归把柿子报了个满怀,挡住了视线,只能斜着才能看到脚下的路,小核桃偷偷趴在她耳边说:“小姐你看,当归姐姐走路的样子像不像一个小螃蟹。”

邢雨菀一看,可不是么,估计也是为了应个年景,当归今天穿了一身石榴红的小袄子,连脚上的绣鞋都是桃粉色的,喜庆的很,这会斜着身子走路,还真的像是一个红彤彤的小螃蟹。

“你可别让你当归姐姐听到了,不然她要收拾你我可不管。”邢雨菀笑着说。

小核桃笑着摆了摆手:“她听不到的。小姐,我刚在树梢上,可看到那一头有一个很大的石拱桥,好多人都在那底下又笑又闹看着热闹的人,咱们也去看看去?”

邢雨菀心下了然,应该是那个挂着五铢钱的石拱桥了吧,过年来许愿的人也多,应该错不了了

“走吧。”

几个人在柿子林的深处,要出来的话就得穿过挺长的一段路。刚下过雪,泥土地不比石板路,滑的很,邢雨菀走得慢,扶着小核桃的胳膊慢慢走,还是有一次一不小心脚底下打滑,多亏了小核桃是个男孩子力气大些,要是当归恐怕还真扶不住她。

好容易出了林子,两个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小核桃挠着头不好意思的说:“小姐,下次您要是想吃柿子,交代一声就行,千万可别进来了,没的弄脏了您的绣鞋。”

邢雨菀知道他是嫌弃自己手脚不麻利了,也不点破,“行了,知道你的心就行,索性我没那么大的胃,家里的柿饼够我吃的了,也不需你再来摘。”

“奴才可不是这个意思,嘿嘿嘿......”

两人正说话间,却看到了一个熟人。

孟家的大少奶奶站在禅房外的台阶上,身后还跟着几个人,老少都有,穿的很是华贵。孟家大奶奶娘家姓杜,也是怀庆府的一个世家,杜氏也就是孟文辰的母亲,孟氏的大嫂,因着孟氏的关系,邢雨菀也见过杜氏一两面。

邢雨菀走路的时候不免发出些声响,杜氏也听到了,笑着说道:“原来是菀儿,快过来让我看看,可是长高了。”

邢雨菀抬眼大略扫了一眼,跟着孟氏一起来的还有几个不认识的达官贵人,前一世的印象中也没见过,估计是外地人。后头倒是跟着一个清俊的男子,只一眼,邢雨菀就觉得大事不好。

第041章 文瑶清城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日跟他一同参加博雅文会比试的沈清城。

沈清城看到邢雨菀的脸也是一怔,随即便是莹莹流动的眸光,直直的看着邢雨菀,半天才晃过神。

杜氏笑着说:“这可是我们怀庆府有名的才女,邢家的四小姐菀姐儿。他父亲可有出息,现在在京里给太子殿下教书呢,女儿也是个才高八斗的,听说名气都传到了京里。”

邢雨菀忙对众人行了一礼,这些人她不认识,也不知道叫些什么,只能称呼杜氏道:“孟夫人好。”

杜氏却自来熟的拉起她的手就夸:“这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又转头对身后的人们说道:“许是女儿家脸皮薄,见着生人便不好意思了。”

众人忙笑着说了些祝贺的话,邢雨菀笑着一一答了,不过分亲热也不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

“菀姐儿,这是沈家的家主和夫人,还有这位,清城可是上一届的举子,本来皇上都许给他了个京官,可是清城志不在此,婉言谢绝了。沈家今年准备再咱们怀庆府落户了,以后你们两个有才学的可以好好切磋切磋,顺便带上我家瑶儿,她也是个喜爱诗文的,跟着你们两个好伙伴,我也放心些。”杜氏介绍着,一边忙把自己的女儿孟文瑶的手跟邢雨菀的手拉在一起。

“我们瑶儿跟菀儿从小就交好,小姐妹两个好的跟一个人儿似的。这不,瑶儿今儿个说是要来静安寺进香,恐怕也是两个小姑娘约好了,找个借口过来的吧?”

邢雨菀拉着孟文瑶的手,乖巧的笑着,眼神的余光却看到,孟文瑶红着一张脸,含情的眼波时不时的朝沈清城瞥去。

她本就听着杜氏的话有些奇怪,她跟孟文瑶别说交好了,话都没说过几句,杜氏却硬是要把她们两个说成是手帕交的样子。约莫是看上了沈清城,想把孟文瑶嫁给他,而孟文瑶看着也像是有意的。

自己的才女名气在外,跟自己交好的姐儿自然学问也不会差,杜氏想必打的是这个主意。

只是把这相看的地点约在佛门,就有些过了。哪有弥勒佛还插手管红娘的事情的?

邢雨菀也不否认也不承认,只想找个理由赶紧溜了,虽说道:“菀儿出来了好一会,怕是母亲着急要寻的,先去禅房寻母亲,待沈府选定后定备上厚礼一份的。”

杜氏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再留人了。自家女儿的容色最多只得中等,跟邢雨菀站在一起就越发显得黯淡了些,他本来也就是只想借个邢雨菀的名气罢了,此时从善如流的说道:“好孩子,快去吧,别让你母亲等急了。”

邢雨菀向众人福了福身,带着小核桃一路走过了前院,来到了禅房。

杜氏看到邢雨菀走远了,忙把众人的视线拉回来:“这静安寺啊,最出名的就是素斋和柿子林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不愿意多跑,要不先去用点素斋吧?柿子林那边倒是年轻人爱去些。瑶儿,你带沈公子去看看我们怀庆府的柿子林去。”

孟文瑶脸上蒸腾着两朵红云,邢雨菀在的时候她就躲在她后头偷偷看着沈清城,等待邢雨菀一走,立刻觉得双手都不知道怎么摆放了,听了母亲的话后没有宽慰些反倒更加局促了,一想到单独跟沈清城在一起,她的心咚咚咚的跳的越发厉害起来。

“你这孩子,平时活泼好动的,怎的今儿反倒不说话了?”杜氏推了一把,孟文瑶才如梦初醒,羞答答的点头道:“沈公子,瑶儿带你去看看柿子林吧?”

“这孩子怕是害羞了!”杜氏取笑倒:“我生的女儿我再清楚不过了,怕是已经......”

有哪个母亲听到别人夸自己孩子不开心的?沈夫人脸上也堆着笑,连忙接口道:“快别说了,你看瑶儿脸都跟红柿子似的了。”

沈清城不悦的皱眉:“娘.....”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年轻人不爱跟我们长辈说话,我们这就去用素斋,只一点,你可得保护好瑶儿的安全知不知道?若是瑶儿出了一点差池,我可是要揭了你的皮的!”嘴上这么说着,杜氏脸上的笑意可是一点都没消散。

儿子翻过年就十六了,整天就知道吟诗作对,对亲事一点都不热衷,她还想早点抱孙子呢!孟文瑶这个姑娘看起来挺文静,又有礼数知进退,模样倒是其次的,主要是性子好。她倒是挺满意,尽可能撮合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