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14)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徐瑾瑜还想说些什么,但很快就被徐老婆子岔了过去,徐瑾瑜也不由无奈的笑了笑。

看来,还是得等他被东辰书院真正录取那日了。

三日之期,一晃而过。

晨起,徐瑾瑜一板一眼的复刻自己技艺中的太极拳,慢悠悠的打了一套下来,浑身出了一身的汗。

“大郎,快擦擦吧!”

大妮连忙递了一条热毛巾出来,徐瑾瑜接过笑笑:

“谢谢长姐!”

大妮摇了摇头,看着徐瑾瑜那张练过太极拳后,沐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玉面,不由屏住了呼吸。

她打小就知道自己的弟弟生得好,她以弟弟为荣,可她万万想不到弟弟不是她的弟弟,她的弟弟另有其人。

而她真正的弟弟贪恋着荣华富贵,她至今未曾见过一面。

“大郎,你要真是我亲弟弟就好了。”

大妮轻之又轻的说着,徐瑾瑜耳力很好,听后勾了勾唇:

“长姐说什么呢?我们本来就是亲人啊。”

大妮闻言,张了张口,却没有吐出一个字。

昨夜里,奶和娘已经开始悄悄收拾东西了,要是大郎是她的亲弟弟的话,那她们就不用匆匆举家离开了啊。

真希望大郎可以考上东辰书院,可是,大妮听刘秀才说过,那东辰书院广纳天下贤才,莫说京城,便是其他城府也有那求学之人,不知其数。

而大郎在此之前,也不过略识得几个字,如何能成行?

大妮心里思绪万千,但最终都化成一声轻叹:

“大郎,好好考,我们在家等你。”

“我会的!”

晨光微熹,少年终是迎着朝阳,踏上了求学之路,他身姿笔挺,无畏无惧,大步流星,前方是一片坦途。

……

今日的香山脚下,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徐瑾瑜好容易挤过了人群,带着一身薄汗来到了报名处。

“姓名,年龄。”

东辰书院似乎惯是会抓壮丁的,这会儿做记录的也是东辰书院的学子。

只是,许是因为今日人太多的原因,这位学子有些不耐烦。

东辰书院的报名需要缴纳一定的纸笔费,徐瑾瑜知道家中银钱来之不易,所以准备先要问问那张“录取通知书”的真假。

“姓徐,名瑾瑜,年十二。这位兄台,我来是想问问……”

“什么?十二岁?你没搞错吧?我们东辰书院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吗?

满打满算,我东辰书院收纳的学生中,年岁最小的便是京中三才之首的高无涯,无涯郎君,而他当初可是以秀才之身入学!倒是你……还是莫要浪费银钱了吧!”

东辰学子满眼鄙薄的看了徐瑾瑜一眼,这样的学子他早就不知道见过多少,自以为自己学过几个字都敢来报名,也不嫌麻烦别人?

徐瑾瑜摸在胸口那张“录取通知书”的手微微一顿,面无表情道:

“你怎知我是来浪费银钱的?”

第11章

那学子不由嗤笑了一声,打量着徐瑾瑜的穿着:

“旁人十二岁会不会浪费银钱进学我不知道,但是你……不过一农家之子,凑这个热闹来显摆自己的人,我瞧得多了去了!

农家赚银最是不易,小小年纪便虚荣无比,我东辰书院的先生能把你纳入书院,我余明远的名字倒过来写!”

余明远掷地有声的说着,却不想,话音未落,便听到一声低沉的男声:

“明远,发生什么事儿了?怎么都围在这儿?”

徐瑾瑜听着声音觉得有些耳熟,抬眼看去,不由扬了扬眉。

这不是那位说要给他洗衣裳袜子的那位仁兄吗?

林书真拨开人群走了过来,余明远立刻站起来,清脆的唤了一声:

“师兄!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和往年一样,遇到了些自不量力之辈,我正在“劝”呢!

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孩儿,拿着家里的血汗钱想来挥霍,我要是不劝劝,又发生去岁的事儿怎么办?”

“哦?十二岁,是哪个?”

林书真听到这里,也皱起了眉头,东辰书院择生严格,虽未规定年岁,但少有人家小小年纪就送孩子过来。

一则,东辰书院花销不小,长久没有进益,家里迟早会吃不消,二则,要是被打击到,只怕此生都要沉湎失败之中。

看来确实得好好劝劝了。

林书真如是想着,抬眼看去,这一看,便不由失了声。

“怎么是你?!”

徐瑾瑜勾了勾唇,拱手行礼:

“又见面了,林郎君。”

林书真无语凝噎,他不会真要给这小子洗上十数年的衣服袜子吧?

“师兄,你认识他?”

余明远瞪圆了一双眼睛,又不住打量着徐瑾瑜,这少年衣着实在寒酸,若不是那张好脸,掉进人海里都不带能扒拉出来。

“这位,就是让我与齐盛落败的少年。”

林书真虽然有些较真,却也是个坦荡荡的人,对于自己当日的输赢并没有隐瞒的意思。

余明远:“……”

余明远闻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当日不曾问过小兄弟姓名,今日还请小兄弟赐教。”

林书真亦是回以一礼,林书真的态度实在恭谨,让徐瑾瑜心里原本的那丝怒意也渐渐平息。

方才那余明远唤林书真一声师兄,想是二人师出同门,是以林书真这是在替余明远赔礼。

徐瑾瑜那丝不快来的快,也去的快,这会儿只摇了摇头:

“赐教不敢当,徐氏瑾瑜,见过林郎君。”

“瑾瑜,好名字!观徐小郎君的名字,便知令尊令堂爱子心切。”

林书真笑眯眯的捧了一句,但随后又话锋一转:

“不过,徐小郎君有所不知,我东辰书院虽对学子的年岁没有多做要求,但因择生试上题目涉猎良多,外头都说我们东辰书院是死要钱……”

“师兄!怎么,怎么能这么说?!”

余明远脸涨的通红,林书真却摆摆手:

“百姓口耳相传,听信者不知凡几,且我东辰书院的花销确实不菲,我与徐小郎君也算不打不相识,个中利弊自要先讲述清楚才是。”

徐瑾瑜微微颔首,东辰书院的开销不菲这件事他并不是不知道,但本次择生试后,待到九月之时才会正式入学,他自有法子在这三月间赚到足够的银钱。

他要的,只是东辰书院这层不惧权贵的虎皮,以防侯府狗急跳墙罢了。

“我省得的。”

徐瑾瑜如是说着,林书真见劝不住,便看向余明远:

“还不来为徐小郎君登记?”

“慢着。”

余明远正要落笔,心里还有些不太情愿,听到徐瑾瑜的声音停住动作:

“你想通了?不报名了?”

他暂时还不想倒着叫自己的名字。

“不,报名前,我想先问问,此物是真是假?”

徐瑾瑜说着,取出来那张“录取通知书”,闪闪银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徐瑾瑜刚一拿出来,林书真和余明远的眼睛就不由看直了。

“这,这,这……”

“这不是,这不是……”

林书真和余明远两人“这”了半天,让不少人都围了过来,人群中,不知道是谁眼睛尖,直接道:

“有人拿到东辰书院的择录函了!”

“什么,择录函?这是什么东西?!”

“没听说过啊!这东辰书院的择生试不是还没有开始吗?”

林书真冷静下来,从徐瑾瑜的手中接过了那张择录函,看着上面徐瑾瑜的名字,和那方红色小印的落款,瞳孔一缩。

竟然是,竟然是山长亲自选录!

而这时,人群中已经有人揭了密:

“这择录函已经有十几年不曾问世,难怪现在有不少人不知道。说起择录函,你们或许觉得耳生,可若是如今的左都御史应青越应大人尔等应当略有耳闻吧?”

这位左都御史,便是以一介平民之身,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如今不过不惑之年,便已经成为正二品大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