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168)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如何不会?没有信兄存在的话,曲姨母不过是一个曾经被圣上宠幸过的民女罢了。

就算是兰妃移花接木,可是看在六皇子的份儿上,圣上真的忍心惩罚吗?”

徐瑾瑜这话说的魏思武哑口无言,随后徐瑾瑜起身冲着魏思武拱了拱手:

“思武兄,今日之事,只怕还要请你出一份力!”

师信也随后起身跟着徐瑾瑜冲着魏思武一拱手,魏思武今日吃到了自己舅舅的瓜,这会儿整个人还有些懵。

但是对于徐瑾瑜所言之事,他隐隐约约觉得是很重要的事,这个抉择可能关乎他的未来。

魏思武的心脏砰砰砰的剧烈跳动了起来,过了许久,他终于点了点头:

“好,瑾瑜说我该如何做?”

徐瑾瑜随后对着魏思武耳语几句,魏思武听罢后,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瑾瑜,我这就去安排。”

魏思武心里清楚这件事事关重大,随后即刻起身前去安排。

而等魏思武走后,师信这才缓缓坐下,面上却露出了方才所没有的紧张。

“瑾瑜,我……”

师信踌躇万分,颇有几分依赖的看向徐瑾瑜,却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徐瑾瑜却清楚师信的紧张,这会儿却有闲心为师信添上了一盏茶水,缓缓道:

“信兄,莫要慌张,这段日子一切如常即可。若我猜测没有错的以书院的管理之严苛,想必兰妃或平阴侯府不会在书院动手。

他们,最有可能在的是月试结束之后,信兄归家之时,思武兄会遣人暗中保护,你不必紧张。”

“那我娘还有婶子她们……”

师信的话让徐瑾瑜觉得心中微暖,徐瑾瑜不由微微一笑:

“信兄放心吧,不过,关于玉佩的来历,你可以找机会和婶子商量一二。”

徐瑾瑜这话一出,师信也不由头疼起来。

随后,二人在亭子里略坐了一会儿,这才起身离去。

刚泡了温泉的身子骨舒服的同时,又添了几分懒散,徐瑾瑜准备去长宁公主安排的院子休息一下,却没有想到刚到院子,就看到长宁公主正带着侍女在门外等候。

徐瑾瑜微微讶异了一下,随后连忙走了上去:

“公主,天这么冷,怎么不先入内坐坐?”

“瑜郎君未归,我如何能不问自入?”

长宁公主笑了笑,虽然庄子是自己的,可是这是她请了瑜郎君过来,又分了院子给瑜郎君住,自不能借主人之便,行冒犯之举。

“可是,天寒地冻,恐伤了公主玉体。”

少年眉头微粗,墨眸里的关切分外真诚,长宁公主遂笑了笑:

“我哪里就那般娇弱了?再说,我穿的暖呢,瑜郎君不必担心。”

徐瑾瑜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随后立刻做了请的手势:

“罢了,公主此时来此,定是有事寻我,外面冷,先进来吧。”

长宁公主笑眯眯的应了一声,这座小院的大小远超京中别院,徐瑾瑜等人进去的时候,下人已经都点好了火盆,等两人坐定后,立刻上了茶点。

“瑜郎君,快尝尝这椒盐酥,微麻带咸,口感酥脆,很是不错。”

徐瑾瑜方才泡了温泉出来,又灌了一肚子茶水,这会儿还真觉得腹中有些饥饿,随即笑着取了一块:

“那我可要好好尝尝,能被公主夸赞一句的点心,滋味如何了。”

长宁公主连连点头,徐瑾瑜随后低眸咬了一口,不由眼睛一亮,这椒盐酥还正热乎,外皮酥香脆滑,椒盐内馅儿香麻咸鲜,口感十分丰富。

“果然不错!”

徐瑾瑜赞了一句,长宁公主勾唇一笑:

“我就知道瑜郎君会喜欢。”

“有劳公主费心了,对了,公主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嘱咐?”

“哪里,我是想要向瑜郎君取取经。”

第96章

“公主是说……在温泉庄子种植蔬菜的事儿吗?”

徐瑾瑜没想到长宁公主还能亲自跟自己请教这件事, 那件事本就是他随口一言而已,虽然其中得利匪浅,可是寻常勋贵岂会同意?

对于京中勋贵而言, 养养花还可以说是一桩雅事,而种菜这种寻常农户才会做的事儿,堂堂一国公主来做,实在是有些骇人惊闻了。

长宁公主聪颖过人,对于这些事儿不会不了解,以徐瑾瑜的猜想,长宁公主应该还要考虑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作出决定, 没想到她倒是个果决之人。

长宁公主点点头, 坐直了身子, 对于宴前徐瑾瑜的话表现的很有兴趣:

“正是,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瑜郎君此前说庄子可以种菜, 这倒是本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儿, 我想请瑜郎君详细说说。”

“如此,自是可以的。只不过, 种菜之事是为农事, 公主金尊玉贵, 自己操持,一旦为外人知晓,只怕众口铄金之下, 会影响公主的清誉。”

徐瑾瑜在说之前, 还是想要和长宁公主再度确认一下, 她是否了解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

长宁公主听了徐瑾瑜的话,只是一笑, 语气淡淡,可是这一刻那天家女娘的风仪尽显无疑:

“民以食为天,我长宁所为,问心无愧,他们尽可以随意评说。

五年前,他们不能逼死我,那么今日的长宁只会更无惧!”

长宁公主这话语平实,可是却自有一股铿锵之势,徐瑾瑜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激赏:

“既如此,那我便与公主细说一二吧。首先,水真县本就是农业县,公主若是要种植蔬菜,不妨可以请当地百姓来此做工,尤其是此时寒冬之际,正是农闲之时,不少农户只怕也在家中愁米下锅。

如此一来,种植技术的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可以为水真县的百姓带来一份收益。可谓是名利双全之事,若是有人质疑公主,公主大可以以此事回他,不至于让公主太过被动。”

长宁公主听罢,受教的点点头,她手下有不少庄子,本来还想要调些人手过来,可是瑜郎君这么一说,似乎更为合适。

“这其二嘛,便是选种。公主第一茬最好种一些可以快速成熟的蔬菜,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公主身份尊贵,盯着您的眼睛数不胜数。

所以,您更要动作快些,在有成果后,进献给圣上,只要圣上说好,我倒要看看有谁敢让圣上吃不上菜。”

徐瑾瑜这话一说,长宁公主原本听的认真,也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瑜郎君真是促狭!”

长宁公主说完,又笑了笑,低声道:

“但这确实不失为一个良策,至于快速成熟的蔬菜……我去选几个舅舅爱吃的!进献嘛,自然也要投人所好才是。”

长宁公主说完冲着徐瑾瑜眨了眨眼,徐瑾瑜也是抿唇一笑:

“公主此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长宁公主一下子就领悟了徐瑾瑜话中的真谛,还给升华了!

“哪里哪里,此前瑜郎君说起之时,我只觉得此事能做,却没有考虑这么多的门道,还得多谢瑜郎君提点。”

长宁公主真诚的说着,这件事听人家说心动是一回事儿,这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却有人愿意指一条明白便捷的路,这是何等的大义?

徐瑾瑜听了这话,也只是笑笑:

“我随口一言,您能听进去并付诸行动,这是您本该得的财运啊。”

要是寻常人,听了后只当是句玩笑。

要是长宁公主再犹豫犹豫,等过了冬季的红利期,等到了春日,春菜上市,有的是人讥诮一国公主与民争利。

可偏偏长宁公主听进去了,还马不停蹄的准备开始实践,那么,就算是赚钱,那也是她该赚。

“树再大,也要先有根,我不过道谢一句,瑜郎君就莫要推辞了,否则我怕是真要无法厚颜听下去了。”

“罢罢罢,我不说就是了。这万事开头难,只要做好前两件事,此事的结果不会太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