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334)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你啊你,朕说你心眼子最多真真是没有说错!”

但不得不说,这徐瑾瑜说的也没有错,正是因为其一直不骄不躁,才让自己始终对其抱有兴趣。

成帝今日棋兴大起,随后又叫重开一局。

徐瑾瑜只是微微一笑,一颗黑子在指尖转了一圈,随后才“吧嗒”一声落在了棋盘之上。

时间过了这么久了,事情也应尘埃落定了。

下一刻,冯卓便抬步走了进来:

“圣上。”

成帝立刻抬起头,看向徐瑾瑜,笑眯眯道:

“徐瑾瑜,这美救英雄的主人公要来了,你可要打理打理仪容?”

徐瑾瑜今日面圣,仪态之上自然不会有失,是以成帝这话多以打趣为主。

而徐瑾瑜听了冯卓的话后,动作微微一顿,但以他推测,来人只怕不是永新侯府中人。

“圣上,学生作为被救之人,总要让人家多一些救人的体验感不是?”

成帝闻言,仔细一琢磨,不由笑道:

“朕真是年纪大了,还得你们年轻人会玩儿。”

而冯卓眼看着成帝要在跑偏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连忙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圣上,来人并非永新侯。”

成帝面上的表情不由一顿:

“不是永新侯,那是何人?”

冯卓连头都没敢抬,低低道:

“外头是,长宁公主求见。”

“长宁来了?”

成帝面色微微缓和,随后忍不住翘了翘胡子,嗔怪道:

“哼,此前朕听说她手下有几个调教的颇为伶俐的账房准备一用,她扣扣巴巴只舍了一个,今个这是想通了?”

非是成帝要和长宁公主一个女娘斤斤计较,实在是长宁公主手下的人实在太好用了!

张煜的法子好用归好用,可是其调教出来的人手还是有些欠奉,倒是不如长宁公主手下出来的人,也难为成帝看着眼馋了。

“行了,那么大的雨,快些让长宁进来吧。”

徐瑾瑜看出成帝明为责怪,实为亲近的态度,一时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不多时,长宁公主自殿外款款而来,方才她进宫之时也曾暗中打探入宫的瑜郎君如何,可是宫人门也都说的含糊不清。

只隐隐约约听说,两个时辰前舅舅召见的一群书生和大人都已经散去,唯留下了一人。

长宁公主一时也不知此事是祸是福,原本想要在皇后娘娘处周旋一二的想法也直接转变。

“长宁见过舅舅。”

“殿下万安。”

长宁公主进来先冲着成帝行了一礼,徐瑾瑜遂也从棋盘旁站起与长宁公主见礼。

“免礼免礼,都先坐吧。”

长宁公主这才抬起头,看着徐瑾瑜面色平静,衣衫干净整洁,并不像受了什么委屈的模样,这才微微定神。

等众人落座之后,成帝看了一眼棋盘,还有些恋恋不舍,可他全神贯注之时,尚且要输给徐瑾瑜一子,何况此时?

“冯卓,让人把棋盘给朕收好。徐瑾瑜,下次你再入宫与朕下完这盘棋。”

“学生谨遵圣意。”

徐瑾瑜起身拱了拱手,这才重又落座。

随后,成帝这才看向长宁公主,含笑道:

“长宁今日何故来此?难不成是要给朕送人的?”

长宁公主眼睛缓慢的眨了一下,随后立即道:

“正是,那日过后,我仔细思索了一下,那些人若是在舅舅的手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可以再给舅舅三人。”

“那还有两人呢。”

成帝故意追问,长宁公主不由苦笑:

“舅舅,那两位可是我的左膀右臂,求您高抬贵手,否则我那岁华园怕是连三日都支撑不了。”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自己手头那些得用的人手若非瑜郎君提点,只怕在岁华园扩张开始,便要手忙脚乱起来。

成帝随后也不逗长宁公主了,转而看了一眼长宁公主发丝上还附着的水汽,关怀道:

“罢了罢了,三个总比没有好。倒是长宁你,今日雨这么大,怎么从京郊回来了?”

长宁公主本来还想怎么让舅舅把话题转移至瑜郎君身上,这会儿成帝自己提起,倒是正中下怀。

“咳,这不是昨日瑜郎君写信告知我,他借到了一本伏香娘子的字帖,本来瑜郎君答应为我临摹,可我还是想要一饱眼福,这才今日忙完手上的事儿便回到京中。

对了,舅舅,瑜郎君若是无事的话,不知稍后可否与我一道出宫?”

“自无不可,不过……”

成帝看了冯卓一眼:

“你去看看永新侯府可有动静。”

冯卓还未离开,长宁公主便出言道:

“舅舅要问永新侯府之事?方才我进宫时刚好自其府外路过。”

长宁公主抿了抿唇,欲言又止。

那永新侯府虽说与自己有些亲缘,可那一家都凉薄之极,此前自己与思武日子不好过时,也从未得其关照过一丝一毫。

长宁公主随后抬眼看了徐瑾瑜一眼,低声道:

“我看到徐家婶子登门求见永新侯,却差一点儿被永新侯府的门子推的从台阶上跌了下来。”

“什么?”

徐瑾瑜猛的站起身,面上血色尽失,布满焦急:

“公主,我娘现在如何了?!”

长宁公主忙温声道:

“瑜郎君莫忧,我的侍卫身手不错,正好将婶子扶住了。”

徐瑾瑜听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认真的冲着长宁公主拱了拱手:

“多谢公主仗义出手。”

“我与婶子和瑜郎君之间,是我还谢你们多矣。”

而成帝看着两人当着自己的面儿互相道谢,却只觉得大脑嗡的一下,他不由抚了抚额:

“长宁是说,永新侯府拒了徐宜人的求见不说,还对徐宜人无礼?”

这个时候,徐母上永新侯府的门为的是什么,成帝不用想也知道。

可是,成帝是万万没有想到,永新侯府竟然来了这么一手。

长宁公主有些不解,她轻轻点头:

“正是如此,舅舅,可是有什么问题?”

成帝摇了摇头,淡声道:

“有问题的是永新侯府。”

当初他初初登基,父皇便留下了那么多的勋贵,按理来说,李家作为太后母族,一个国公也当的。

然而,成帝每每想起李家在母后早逝后,对于姐弟两人的漠视,便不欲为其加官进爵。

可当时碍于言官上奏,史书记载以及长姐的规劝,这才不得不捏着鼻子将其立为永新侯。

永新之意,是为讥讽。

本该是母族至亲,可却如同才结的新亲。

为此,成帝特意减了其一等爵位,意欲让其引以为戒,但如今看来,永新侯府似乎并不明白其中真意。

成帝的思绪被回忆拉远,过了许久这才回过神来,他看了徐瑾瑜一眼,眸中含着歉意:

“徐瑾瑜,李家实非良配,朕本以为这些年过去,他们该有所长进的,却是朕高估了他们。

稍后,朕会让太医为令慈诊脉,助令慈安神。至于你的婚事……由你自己做主,你若是有瞧中的女娘,只管来告知朕,届时朕为你赐婚!”

成帝沉声说着,既是安抚,也是承诺。

“多谢圣上。”

徐瑾瑜拱手致谢,可是面上却是难得闪过一丝焦躁,成帝看在眼里,心里愈发觉得有些歉疚。

当初他还打算着等他日徐瑾瑜高中状元,届时为他和李六娘赐婚,也算是成就了一段良缘。

可永新侯府狗改不了吃屎,看到徐瑾瑜涉险便直接翻脸不认人,乃是自己断了这门亲事!

“想必你还担心令慈,这便与长宁一道出宫吧。”

成帝见徐瑾瑜那般模样,立刻放行,徐瑾瑜遂恭敬告退。

等出了勤政殿的大门,外头已经雨停风止,徐瑾瑜跟在长宁公主身后一步远的地方,缓步慢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