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20)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三皇子连四皇子这个废物都比不过,他还有制衡的必要吗?”

“郑将军,据我所知,三皇子已经来边疆五年之久了,乌国王这时候命四皇子来此,其心必异,三皇子不会不知。”

“他知道又如何?”

郑齐一时不大明白,徐瑾瑜遂笑着摇了摇头:

“正因为知道,才有了此次四皇子的莽撞一战。此前我已经说了,在我的预测之中,四皇子最多可以分得一半的兵权,而四皇子却将乌军全部带出来,未尝不是三皇子的应对?

四皇子携带着乌国王的圣意而来,三皇子无论如何也无法反击,故而只能——”

“不破不立!”

徐瑾瑜这四个字一出,郑齐直接拍案而起:

“三皇子想要借此机会,促成和谈,并收拢兵权?!”

徐瑾瑜端起茶水轻轻抿了一口,淡笑道:

“不错,只不过,他这次也算是打错了算盘,送上门的肥肉,岂有不吃的道理?”

郑齐眼中重新燃起光芒,看着徐瑾瑜的目光已经都逐渐转变为星星眼了。

与此同时,门外有小兵禀报:

“徐大人,郑将军,晋州军徐将军求见!”

这一战,晋州军来得及时,也出力不小,尤其是四皇子这个敌方身份最高的俘虏也是被其所俘虏,是以郑齐对其很是热情:

“快快请徐将军进来!”

郑齐随后又对徐瑾瑜道:

“来的竟然不是平阳侯,但这一次能让三万晋州军在短短数日内,来的这般及时,这位徐将军只怕也非常人……咦,说起来这位徐将军与徐大人您竟然同出一姓,实在奇哉!”

徐瑾瑜闻言,只是笑而不语。

随后,徐远山与赵庆阳一道走了进来,赵庆阳方才押了四皇子回来,便去洗漱了一番,谁料正好与徐远山撞了个正着。

这会儿二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主帐,郑齐立刻迎上去:

“徐将军啊,您真是那及时雨,若不是您及时带兵赶到,我军只怕也要损失不小啊!”

“哈哈哈,郑将军言重了!我们来时,郑家军便与乌军厮杀在一起,那气势非凡的模样,可非败军之象,您说这些便是折煞我了!”

郑齐也没有想到这位徐将军这么谦和,当下也是心中一喜,随后更加热情道:

“嗐,那还不是有我们凉州的节度使徐大人坐镇,徐大人屡出奇计,方能力挽狂澜!”

郑齐向徐远山引荐着,可下一秒,徐瑾瑜便上前一步,扶住徐远山的胳膊,亲亲热热的喊了一声:

“爹!您来的真及时!”

“爹?”

郑齐傻了,赵庆阳也愣了。

“您就是徐,徐,徐……”

徐远山,便是瑜弟父亲的名姓啊!

他此前只听族长称呼徐母为远山家的,方才听徐将军自报家门只觉熟悉,未曾想……

郑齐用了许久,这才反应过来,他摸了摸下巴,幽幽的看了徐瑾瑜一眼。

亏他方才还说晋州军来的及时,人家亲爹来给亲儿子办事儿,能耽搁一分一毫吗?

“庆阳兄,这便是我爹,之前在晋州军营中我便认出了我爹,只不过当时在姜兴的眼皮子下面,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才隐瞒一二,还请庆阳兄见谅。”

“不碍事。”

赵庆阳看了一眼黑黢黢的徐远山,又看了一眼白的都要发光的徐瑾瑜,没忍住咽了咽口水,闷声道:

“徐叔好,是我昏了头了,瑜弟寻了您这么久,我方才竟然都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您。”

徐远山随后大大咧例的一掌扣在徐瑾瑜的肩上,笑眯眯道:

“我们家大郎,打小就生的跟天上的仙童似的,自然与我这大老粗生的不大相像,你认不出也情有可原!”

随后,徐远山又就赵庆阳那句大郎寻他久矣细问起来,等得知徐瑾瑜因为他一直未有音讯,直接日日将军报一一整合记录时,不由红了眼睛。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傻?仗打的那么多,错漏一个两个名字也都是常有之事……

家里都是些老弱妇孺,你一边要读书,一边又做这些,累坏了吧?”

父子初见之时,徐远山只从徐瑾瑜的只言片语中,知道家人过的不错,可是此时此刻,从赵庆阳的话中,他才知道他家大郎究竟为了寻他,下了怎样的功夫。

小小年纪,还未考中便下了南疆。

又从武安候口中得知了自己当初因故北上……就连这一次,也未尝不是大郎为了寻他,这才特意来此啊!

徐瑾瑜的手轻轻覆在了徐远山的手背上,温声道:

“不管如何,总归儿子的努力没有白费。”

主帐之内,一时温情脉脉。

郑齐与赵庆阳对视一眼,二人随后默契的退出了主帐,父子二人相遇于“敌营”,今日才该是他们真正的重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乌军营中,因为四皇子带着乌军全军出动,是以偌大的营地之中空荡荡的。

“咣当——”

三皇子看着好不容易逃出来的残余部队,被气的眼前一黑:

“你是说,五万大军就剩了你们这些残兵败将了?伊承明他是干什么吃的?!”

“三殿下,不是四殿下不尽心,是那盛国如有天助,那天雷不必自空中劈下,地下,地下也不知何处会窜出来!”

兵将小心的解释着,可是三皇子这会儿已经被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他后悔当初他故意寄信出去给四皇子看,让他押上全部队伍去攻打盛国了!

他本以为,盛国该是正虚弱的时候,可没有想到,就是这么虚弱的生活,竟然将他大乌的精锐部队全部留下!

三皇子只觉得心痛的滴血,但即使如此,他还要收拾残局。

“幸好,幸好还有这一万的俘虏……”

不破不立,这次之后,父皇应当知道,谁才能统御好大军了!

随后,三皇子开始铺纸磨墨,绞尽脑汁劝说乌国王同意赎回那些被俘虏的大乌“勇士”们。

而另一边,四皇子被徐瑾瑜吓得也咬着笔杆,绞尽脑汁的想着己国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第213章

这厢, 四皇子已经带着乌国大军“热情”投入大盛怀抱,并积极挖自家墙角,那厢徐瑾瑜至边关之后, 首战告捷的消息终于传回了京城。

当初,成帝虽然力排众议,让徐瑾瑜连升数级,前往边关,可是朝廷之中质疑的声音还是大多数。

这日,正是大朝会。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冯卓一声高唱, 人群之中先是一静, 随后一人站了出来:

“启奏圣上, 自节度使徐大人离京已经一月有余, 可时至今日,边关一直休战, 民间朝野对此议论纷纷, 如此下去,只怕会让人觉得徐大人……名不副实啊。”

成帝闻言, 打量了一下, 才发现此人乃是都察院的佥都御史尚先。

“尚御史这话从何说起?”

成帝面色不变, 只是静静的看着尚先,尚先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

“回圣上的话, 自郑将军连失两郡之后, 乌国与凉州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若是这一平衡用的好,未尝不能由我大盛先行提出互市, 届时岂不是两全其美?

至于徐大人,此行虽有胆气,可却无功,还需要好好历练才是,不可操之过急。”

尚先这话一出,成帝先没有说话,魏思武只冷笑一声,站了出来:

“尚御史这话,恕吾不敢苟同。当初乌军攻势激烈之时,我大盛无一人敢站出来,而今乌军只不过短暂的休战,尚御史便觉得看到希望?

那敢问尚御史,以凉州连失两郡的战况,如何与乌国和谈互市之事?是用凉州百姓的血肉,还是用我大盛的国库?!”

“魏少司主管刑狱之事,几时也对边疆战事上了心?”

尚先别有深意的说着,魏思武却不吃他这一套,只冷冷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