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53)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方才,看到徐瑾瑜的时候,楚凌绝没有哭,可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关怀,却让他不由鼻子一酸,视线模糊:

“哥哥,我……”

楚凌绝哽咽失语,徐瑾瑜轻轻抚了抚他的后背,手指在几个穴位处微微使力,楚凌绝这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我前个才出来,不知道哥哥在这儿,要是知道……”

楚凌绝看了一眼徐瑾瑜,轻之又轻道:

“要是知道,我便不来了。我早就应该知道,他能让我出来,心里只怕另有盘算的。”

“不妨事,你能出来就好。来,坐,今日我尝到了一种好茶,给你也尝尝。”

楚凌绝犹豫了一下,还是乖乖坐下,看着徐瑾瑜忙碌的背影,却不由微微失神。

茶水房一直都有热水,是以徐瑾瑜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走了回来,一阵清冽的芳香袭来,是熟悉的味道。

“这是,郎中大人最宝贝的青雾茶?”

“不错,是李大人送给我的,确实不错。”

茶香袅袅,一室寂静,两个少年肩并肩坐在一起,水汽氤氲了他们的眉眼,仿佛连眉间的愁绪也一并遮掩。

茶水入口,甜意沁人心脾,楚凌绝也忍不住赞了一句:

“真好喝。”

徐瑾瑜微微一笑:

“好喝,便来我这里常坐坐。”

楚凌绝看着徐瑾瑜那熟悉的浅笑,不由怔住,他回想起了当初他们同在西宿书院的时光了。

赏书泼茶,却终不似,当初。

“还是不来了,知道哥哥你现在过得好,我便知足了。”

楚凌绝轻轻的说着,他不知道临安侯的打算,若他知道自己亲近哥哥,只怕要想出更多歹毒的招式了。

“不,你要来。你来了,他才会放心。此前我还好奇,他为何要给户部左侍郎送礼,现在看到你我便明白了。

一万余两的银子砸下去,若是不让他听到点儿响声,他可是要闹的。”

徐瑾瑜浅笑盈盈的说着,楚凌绝闻言沉默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

“我听哥哥的。”

二人说完了正事,徐瑾瑜看着楚凌绝那副苍白瘦弱的模样,忍不住皱了皱眉。

当年那个曾经打马而过,快意人生的少年郎,竟是被临安侯府折腾成了眼前这般模样。

“还有五日便是休沐,到时候我会让李大人邀你出来,到时候我找人给你瞧瞧身子,看着比我还差!”

那临安侯府,不会是克子吧?

楚凌绝听了徐瑾瑜的话,安静的点了点头,哑声道:

“好。”

之后的两刻钟里,楚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的,与曾经那个咋咋呼呼的小少年,几乎判若两人。

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安静。

等喝光了一壶茶水,楚凌绝这才惊觉自己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久了。他连忙起身:

“哥哥,我得走了。”

徐瑾瑜没有强留,他点了点头:

“去吧。”

楚凌绝告辞离去,徐瑾瑜坐在桌前,愣了许久,这才开始重新动作起来。

他取过一本账册,重新誊写。

而成帝的行动能力也不是盖的,直接在晌午后给徐瑾瑜批了一批人,他们都授了八品至九品的官衔,被以属官的名义送进了户部。

徐瑾瑜也没有想到成帝会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毕竟若是只调一批胥吏的话,也不会这般声势浩大。

只怕三日后的大朝之时,御史都要就此来弹颏他了。

只能努努力,尽早做出些成绩了。

徐瑾瑜如是想着,对于这批刚刚被授了官,还兴奋的不知天地为何物的属官们下了命令。

不过,他们在初初授官的惊喜之下,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誊写账册转变表格法的事儿,他们已经练了三年了。

三年磨刀,只在这一刻!

徐瑾瑜也被他们的热情影响,一个不小心直接加班过了头,等他出去的时候,赵庆阳都差点儿进来抓人了。

“瑜弟,陈大人为你调了新药浴,快回去试试吧!”

徐瑾瑜:“……”

啧,看庆阳兄这怕自己跑了的模样,自己是那种会逃药浴的人吗?!

随后,二人坐上马车,朝徐府而去,徐瑾瑜简单说了一下今日发生的事儿,赵庆阳听罢,将拳头捏的咯嘣作响:

“那姓周的老贼!他此前故意用五千两激怒圣上,只怕就是为了设计瑜弟!”

瑜弟初来乍到,能查出个什么?

到时候,户部说话的不还是周世耀?

“庆阳兄,天气热了,不要燥气这般重嘛!有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就瞧好吧!”

之后的两日,其余人也陆陆续续送来了不少旧文书和账册,美其名曰,让徐瑾瑜先熟悉旧制,可是今年的新出的账册之类却从不出手,其目的显而易见。

可徐瑾瑜对此没有一丝一毫愤怒,全部都照单全收,文书一一看过去,账册让属官一一核对过去。

终于,等到大朝之时,成帝还没有坐稳,便有御史弹颏徐瑾瑜居功自傲,向成帝摆谱讨人手之事。

虽然赏人的时成帝,可是圣上能有错吗?

不能!

那有错的只能是另一人。

“圣上,臣等自知徐大人功劳不小,可徐大人初入户部便直接向您讨要整整二十余人的属官,实在是,实在是太过目中无人了!”

御史言辞坚定的请求成帝一正这不正之风,而作为当事人的徐瑾瑜却慢吞吞的站了出来:

“大人这话,恕本官不敢苟同。属官之事确实属实,可这皆因事出从权,本官不得不如此呐。”

“哦?那不知徐尚书废了这么大的功夫,可有什么发现?”

御史冷冷的看着徐瑾瑜,仿佛准备下一刻便要揭穿徐瑾瑜的谎言。

而徐瑾瑜听了御史的话,只是老神在在的抄着手,淡淡道:

“发现嘛,确实不少,只是不知御史大夫问的是哪一事?”

“旁的暂且不论,只褚州大雨之事,上一朝你户部说只能拨出五千两银子给灾区,不知如今徐尚书掌权,可还是原话?”

“这事儿啊。”

徐瑾瑜撩起眼皮,看了一眼自己右侧的左侍郎,一字一顿道:

“本官自然与侍郎不同,本官心肠软,便拨赈灾银二十万吧。”

“尚书大人,圣上面前,您岂能说这等空头大话!”

左侍郎没忍住,直接跳了出来。

第229章

周世耀这会儿一脸震怒的盯着徐瑾瑜, 怒声道:

“尚书大人初来乍到,可知近年我大盛多年征战,如今国库空虚, 各地都需支出,您在圣上面前放此大话,可要让下面人怎么活?”

“哦?侍郎大人这话恕本官不敢苟同。户部有没有银子,本官身为户部尚书,能不知道吗?”

徐瑾瑜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周世耀,不紧不慢道。

“尚书大人连今年的账册都没有过目怎么会知道?!”

周世耀不假思索的回了一句,下一刻, 金銮殿内一片沉默, 就连方才弹颏徐瑾瑜的御史都忍不住看了一眼左侍郎, 没吱声。

成帝更是直接冷声道:

“难怪徐爱卿要向朕借人, 原是你一直不愿放权!身为侍郎却把持户部,”

周世耀方才被徐瑾瑜随口一句二十万两银子气的头脑发蒙, 话赶话把实情说了出来, 这会儿他先是一愣,随后飞快描补道:

“圣上容禀, 徐大人身负大才, 可却从未接触过户部事宜, 故而臣才让尚书大人先熟悉旧制,以免出了岔子,倒不曾想, 尚书大人为了逼迫臣, 不惜, 不惜这般随意出言。

国库里哪怕是一文钱都没有多出来的,也不知徐大人如何, 如何能这般轻而易举的开出二十万两的赈灾银。”

周世耀反应过来后,三言两语便直接将锅反扣向徐瑾瑜,成帝听了周世耀这话,也是有些牙根发痒。

总是这周世耀说的再好听,也无法掩盖他不愿意放权的事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