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93)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陈为民,为民,是他要时时刻刻用这个字眼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而陈为民能在头一日来此,便控制不住去了翠微居士的院子,足以想象他对翠微居士的看重。

这会儿,陈为民这话无异于拿翠微居士起誓。

徐瑾瑜听罢后,面上终于露出了一抹淡笑:

“陈大人有心了,若是尊师知道,当以陈大人为傲。”

陈为民听了徐瑾瑜这话,笑了笑,只是笑容泛起了一抹苦涩:

“那便借徐大人吉言了,只不过我命贱福薄,只怕此生再无这样的机会。”

他无比清楚的知道,此生都无法让老师可以光明正大的以自己为傲了。

“陈大人此言差矣,事在人为。”

徐瑾瑜意味深长的说着,随后与陈为民告别安寝。

今日为了等陈为民,他硬是挨过了生物钟,这会儿真是困顿极了。

徐瑾瑜并未急着逼迫陈为民陈情青衣人队伍的详细信息,在徐瑾瑜看来,青衣人虽然助陈为民改名换姓,重入朝堂,可是二者之间从无任何联系。

如若不是徐瑾瑜曾经在城门在见过青衣人是如何为了陈为民铺路,他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

且陈为民外柔内刚,贸然逼迫,只会让他升起逆反之心。

倒不如,徐徐图之。

徐瑾瑜有预感,陈为民手中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而另一边的陈为民也十分意外徐瑾瑜并未逼迫他说一些曾经的旧事,一时心中一动。

若说当初他愿意在这位徐大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医术,便是因为钦佩他能为了一介平民以身涉险的品格。

今日,二人一番对话,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或许,徐大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度。

之后在东辰书院的几日,因为徐瑾瑜来此的消息传了过去,于是徐瑾瑜被迫多了一个时辰的解惑课。

也就是东辰书院规矩森严,否则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不知惹的多少学子羡慕的眼睛都绿了。

而陈为民也像是专门来照看徐瑾瑜的身体,一直跟在徐瑾瑜身侧,有时候徐瑾瑜忙不过时也会提点一二。

对于东辰学子来说,能得去岁的状元郎和榜眼郎的提点,那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儿,是以等到最后,这一个时辰的解惑使得人越聚越多。

酷暑难耐,也无法击退学子们的求学之心,看着眼前热血赤诚的学子们,徐瑾瑜倒是仿佛回到了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

约莫过了七日,陈为民为徐瑾瑜诊脉过后,笑着道:

“徐大人这两日虽然忙碌,可却心情极佳,倒是有助于拔毒。”

“那看来这一次,却是歪打正着了?”

徐瑾瑜也是心情颇好的的说着,徐瑾瑜这厢话音落下,陈为民却不由一顿。

看来,徐大人果真是为了让自己见老师一面,所以这才托词来此的。

而就在二人说话的间隙,一只鸽子飞了进来,徐瑾瑜一抬手,其便在徐瑾瑜的掌心落下。

徐瑾瑜取下鸽腿上的信件,给鸽子喂了把小米,这才展开信件,一字一字的看了下去,随后笑意一顿:

“陈大人,我们该回去了。”

徐瑾瑜随后抬起眼看着京城的方向,他薄唇微抿,眸中一抹冷色闪过。

该收网了!

陈为民听了徐瑾瑜这话,当下也不敢耽搁,二人与翠微居士告别离去,临行前,陈为民再度克制的看了一眼翠微居士,这才迈开腿,大步离开。

软轿一路缓行,等行至徐府的时候,已经到了晌午,偏徐瑾瑜刚一进门,便与魏思武撞了个正着。

“思武兄,你怎么在这儿?”

魏思武闻言,小麦色的脸上泛起一层红晕:

“这个,长姐下面的铺子制了新玩意儿,我来……来,给婶子送些东西。”

“送东西?”

徐瑾瑜轻轻一嗅,空气中一股甜香弥漫,徐瑾瑜似笑非笑的看了魏思武一眼道:

“是玉容粉的味道,娘她向来喜欢素面朝天,思武兄这是……”

魏思武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随后立刻转移话题:

“瑾瑜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魏思武是知道徐瑾瑜想要会书院看看的事儿,在魏思武看来,东辰书院安静无比,正适合调养,徐瑾瑜此去怕是要待好些日子。

却没想到……

“时候到了,自然就回来了。”

徐瑾瑜平静的说着,魏思武却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感觉,随后他面上的羞涩褪去:

“那,我们书房说?”

徐瑾瑜微微颔首,陈为民见状正要告辞,徐瑾瑜却道:

“陈大人,也一道来吧。”

魏思武面上闪过一丝惊疑不定,随后却也面色如常的冲着陈为民点了点头。

陈为民有些不解的跟了上去,等三人在书房坐下后,徐瑾瑜这才将自己这些时日整理好的由赵庆阳寄来的密文展示出来。

“根据庆阳兄的打探,昌遥盐场一直官盐与私盐同售,私盐甚至以官盐的半价出售。”

徐瑾瑜这话一出,魏思武直接一拳砸在桌子上:

“难怪此前各地军费有所短缺,原来是这里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一旁的陈为民虽然没有说话,可是绷紧的背脊,微皱的眉头无一不在说明他的厌恶。

徐瑾瑜看了一眼二人,继续道:

“不光如此,常州一代亦有死刑犯靠偷取盐池碱土,来获利赚取赎身或是替死银两。

从三年前,常州便被低价盐冲击了盐市,等到盐户纷纷撤离常州之后,私盐价格居高不下,产盐之地无盐可吃,已成为如今常州的现状。”

“荒唐!若百姓被迫淡食,长此以往,常州便要,便要废了!”

盐,乃是关乎生存之物,长期没有吃到足够的盐,将会让原本充满活力的城池变成一座死城!

陈为民身为医者,自然知道盐的重要性,这会儿听到徐瑾瑜这话,心中痛心非常,他抬眼看向徐瑾瑜,不由道:

“徐大人,您方才说这样的境况持续多久了?”

“若是不算此前私盐贩子布局的半年,现在也有两年半了。”

徐瑾瑜如是说着,陈为民忍不住攥紧了手掌,喃喃道:

“我曾听一位医师说过,他在连州云游之时,路经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那个村子里的人生下来便不吃盐,故而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都是,都是怪胎。

除此之外,那个村子的人,几乎没有活过不惑之年的,待医师离开的时候,村子里还有十余名村民,三载归来后,便只有一座荒村了。”

陈为民的声音一下子沉重下来,徐瑾瑜听罢,也不由叹息一声:

“正因如此,才有人打上了犯私盐的主意,甚至试图垄断。二位有所不知,据庆阳兄的打探,现在无盐可吃之地,已经不止是常州。”

徐瑾瑜这话一出,陈为民和魏思武二人心中具是一紧,随后魏思武思索片刻,这才道:

“那这些盐,去了何处?”

“是啊,这些盐去了何处?”

徐瑾瑜看了一眼陈为民,而陈为民这会儿还在兀自失神,徐瑾瑜随后却道:

“纵观大盛上下,对盐需求量最多的,出了百姓日常食用外,便是军队。

这些私盐从中收到了比拟官盐的银两,那这多出来的盐……足够兵将多少人食用了?”

魏思武听了这话,面色一变:

“瑾瑜,你是说……”

“此事可以过后再议,不过,昌遥盐场作为我大盛最大的盐场,却有如此黑幕,可圣上却一直被遮蔽耳目……朝廷之中自有其袒护之人。

庆阳兄来信中说,他已经掌握了数位关键证人,如今只差最关键的账本,但……账本的去向,指向京城。”

徐瑾瑜如是说着,随后含笑看向二人:

“而现在,为今之计,便是请二位相助了。”

徐瑾瑜这话一出,陈为民不由蹙了蹙眉,他有些犹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