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95)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陈大人请说。”

徐瑾瑜随后请下人送了一壶冰镇酸梅汤进来,这会儿陈为民的面色着实不大好看。

等到冰凉可口的酸梅汤咽下,陈为民的眼睛彻底清明,他端着半碗酸梅汤,整个人却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徐大人既然知道我与山长此前的交集,便该知道,我有一个妹妹。”

陈为民闭了闭眼:

“可是,我那妹妹,直到那群青衣人找上门来,我才知道她乃是……前朝太子之后。”

前朝皇帝当初沉湎长生之术,已至朝政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后太祖皇帝起事,带兵在皇宫将前朝皇帝斩下首级后,其太子、皇后妃嫔等也皆被处决。

可谁也没有想到,前朝世家并不甘心就此沉寂,再加上一众保皇党支持,在二者的合力之下,曾买通过行刑者,用移花接木之术,保下了太子的嫡子。

这位太孙虽年幼早慧,却被当初血染皇宫之事吓破了胆子,等到年长之时,竟然对一直侍奉自己的侍女起了恋慕之心。

世家岂能容他肆意妄为,但又怕太孙他日登高记挂,这便只将那侍女只赶了出去。

可谁也没想到,侍女离开之后,这位太孙竟也开始效仿其祖,寻长生之术,不近女色,竟是直接以一己之力让前朝皇室血脉彻底断绝。

保皇党与世家一直藕断丝连,再加上当初先帝一直在外征战,内政空虚,若有人领头,焉知不能光复旧朝。

可奈和嫡子的不配合,让这些人束手无策,但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追查到,当初那侍女离府后,诞下过一名男婴,是为前朝太曾孙。

谁也没有想到,被前朝世家和保皇党苦苦寻找的前朝太曾孙在十几年前,便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在京郊的一座小村庄里和一个民妇生下了一个女婴。

后,女婴三岁之时,太曾孙在上山砍柴时被野兽叼走,其妻寻上山也不知所踪。

陈家夫妻可怜女婴无依,这便收养膝下,与刚六岁的陈为民成为兄妹。

“我一直都知道,妹妹不是爹娘的孩子,可是爹娘故去之时,是妹妹一直陪着我。

她本就先天不足,走两步都要缓一步,却在我哀思过甚,发起高热时,跌跌撞撞为我寻来草药。

从那时起,我便告诉自己,月娘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亲人,我唯一的妹妹,可奈何,造化弄人。”

陈为民无法忘记,当初他在西宿崭露头角后,兴冲冲的回家想要告诉妹妹,自己可以为她买几幅名贵药材调养身体时,那群青衣人找上门的那天。

青衣人一脸严肃的用刀逼问他妹妹踪迹,妹妹却一身男装,从屋中走出,面色冷淡:

“莫伤我兄,你们找的该是我,可你们来的太迟了。”

“请少主恕罪!”

话落,青衣人直接跪倒一片。

这一刻,陈为民十分恍惚。

明明妹妹是女娘,为何要做男装打扮?

而青衣人看到这样的妹妹,又为何那般高兴?

他还想要问,妹妹是不是想要离他而去?

可直到妹妹被青衣人带走,他也不得不跟着青衣人离开后,他自然没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陈为民知道自己求学之时,疏忽了妹妹,可是他从未想过,他的妹妹,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青衣人的少主。

“也就是说,陈大人的妹妹,便是青衣人如今的少主?”

陈为民抿了抿唇:

“我不知道,可是,当初她送我离开京城的时候,那位前朝太孙已经行将就木,她这才能放我离开。”

陈为民一直都知道,当初自己被那群青衣人带走之后,却一直不曾如同一些与他一道离开,却不知去向的学子一般,是因为妹妹。

可是,他一个人被关在院子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过压抑,幸好有吴子敏医师,他才得以在醉心医术之时,忘却生活的苦痛。

徐瑾瑜看着陈为民,眼中也不由带着几分惋惜,在山长口中,陈为民是一个天资与勤奋俱全的学生。

他那样努力的生活,为自己和妹妹争得一片立足之地,可一夕天翻地覆,妹妹没有了,就连曾经的恩师也只能见面不相识,更不必提那多年的近乎囚禁的生涯。

“那,陈大人是如何知道前朝旧事?”

徐瑾瑜看向陈为民,陈为民犹豫了一下,道:

“我曾经在看守宽松时,试图从青衣人手中逃出,却侥幸听到前朝太孙和旁人的对话,他们口中有过哀帝和太子的字眼。”

不过,那次偷听却差一点儿要了他的命。

那太孙虽然年迈,可是感知极强,甚至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便对身旁之人直接下了绝杀令。

“此人必将毁去我等大计,立刻就地处决!”

刀锋抵在脖颈之时,陈为民已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可正在这时,一柄长剑直接将那动手之人钉死在原地。

“勿动我兄。”

是妹妹。

陈为民张口欲言,却发不出声音,之后便是太孙和妹妹的争执。

“黎越!你莫要执迷不悟!我这一生,都在为我大燕谋图天机一缕,此子他日必将害我大燕基业毁于一旦,非杀不可!”

彼时,太孙已经年逾百岁,竟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意,他所言更如同仙人施令,让人生不起丝毫违背之意!

然后,那道曾经病弱不堪,现在缺已经挺拔笔直的身影挡在了他的身前:

“他亡我死,他生我活。”

“你!”

太孙被生生气的晕了过去,最后,那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徐瑾瑜听到陈为民说到这里,看着陈为民又变得挣扎的神色,他为陈为民添了些酸梅汤,随后这才继续道:

“我大概理解陈大人的纠结之处了,令妹确实是一位女中豪杰,只可惜……他们所要做的,是天下大不韪之事。

他们若要起事,便不该在前朝暴虐的基础之上,还要在本朝用普通百姓的性命来填补。”

陈为民听了徐瑾瑜的话,有些失神,他喃喃道:

“月娘她原来不是这样的,徐大人,我求您,求您若是他日月娘当真在青衣人中,求您容她自辩一二,我不相信月娘会是那样草菅人命之人!”

陈为民说着,便要跪下,被徐瑾瑜拉住:

“陈大人应该知道,我大盛律法讲究证据确凿,此事我自可应下。”

“多谢,徐大人!”

陈为民不由掩面而泣,他没有想到,那位太孙确实算无遗策,多年之后,他竟是一语成谶。

可他,万不可看着月娘一错再错。

徐瑾瑜等陈为民冷静后,半开玩笑道:

“不知我可否问一句,当初陈大人为我解毒,可是存了试验之心?”

陈为民愣了一下,不由低下了头:

“徐大人怎么知道……”

徐瑾瑜勾了勾唇:

“令妹先天不足,可之后却能习武,再加上陈大人在青衣人处还有吴子敏医师的教导,此间种种,还需要细思吗?”

“徐大人,我……”

陈为民面露愧色,他没有想到自己原本最想要隐瞒的事儿竟然被徐瑾瑜发现了。

而徐瑾瑜听后,却摆摆手:

“无妨的,陈大人,所幸结果是好的不是吗?在一点上,我或许应该感谢令妹。”

若无陈为民,待楚清晏施计之时,他似乎除了赴死别无选择了。

或许,那位前朝太孙还真通几分卜算之术?

之后,陈为民又说了一些枝叶末节的小事,包括后来他医术有所小成后,在那些被他略施恩惠的下人口中听到的消息也一一印证了他当初猜测的前朝皇室的猜想等。

待重头戏说完后,其余的事儿便也没有那么重要了,陈为民索性一口气倒了个干净。

该说的都说完后,陈为民这才认真的看向徐瑾瑜:

“徐大人,我知道您聪慧过人,只凭我三言两语,便可以推测出诸多事宜,我只盼您能替大盛百姓,早日结束这场苦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