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绿茶:拯救咸鱼相公(695)

作者:梅果 阅读记录

蒙家老太太就看这儿媳一眼,说:“我听说孙瑞此次跟着赵西楼去玉锋关,是要高升了。”

孙瑞跟他们蒙家有仇,这事谁都知道。她的长子就是因为被孙瑞抢了京师白虎营主将的位置,才不得不离京去外地赴任的,结果在路上遇险,死在了赴任的路上。这么多年了,如今孙瑞高升,他们蒙家却失去了太子妃,蒙家老太太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有一种近乎于本能的直觉,他们蒙氏怕是要不好了。

又一队人这时在帝宫里门前停了下来,坐在轿中的人没有急着下轿,一个下人跑到守门的禁军面前说,他们是安远侯府的人,他们家老太太奉旨入宫来了。

蒙家老太太就盯着徐老太太坐着的这顶,看着十分素净的四抬轿子看。这位是圣上的干娘,圣上家死了长媳,自然是要让干娘进宫一趟了。

由徐老太太,蒙家老太太突然就想起了江明月。江明月今天跟着赵凌云去了玉锋关,她听去看热闹的下人回来说,阵仗弄得了很大,不像是去办皇差,倒像是出去玩的。

蒙家老太太扭头又看看身后高耸着的宫门,江明月可以去看看大胤的大好河山了,而她的孙女呢?她家这个未嫁时,也曾想过要行遍山河,看尽人间所有风景的姑娘,如今死在了高高的宫墙里,家人们连她的最后一面都看不见。

若是江明月嫁给了赵凌霄,看赵凌霄的如今处境,江家的这个二姑娘日子不会好过。而江明月嫁给赵凌云的时候,京城里多少人在看她和老江家的笑话,放着一个谪仙一般的世子爷不嫁,偏偏嫁了一个没出息的浑人。

如今再看呢?

谁能说赵凌云待江明月不好?谁能说江明月嫁错了人?

蒙家老太太抹了一把眼泪,带着蒙家女眷们离开了宫门,有些事没法儿想如果。就比如若是当年不让蒙晚秋嫁给太子,就给她们家这姑娘在军中,找个能把日子过起来的小后生,今天的蒙晚秋还会早早的就死了吗?

“是蒙家的人,领头的人好像是蒙家的老太太,”站在轿旁的大丫鬟环翠,看着蒙老太太一行人各上各轿,就隔着轿窗小声跟老太太禀告道。

老太太:“太子妃娘娘走了,蒙家人是该进宫看看的。”

环翠:“蒙家的老太太在哭呢。”

“唉!”老太太就叹一口气,蒙家这老太太不哭,又能怎么办呢?她还能要皇家还她家姑娘的命吗?

徐老太太这次进宫,她也没能看见太子妃的遗容,宁氏皇后就跟她说,太子妃死相太难看,能不看就不要看了。

“我知道她舍不得死,”宁氏皇后跟老太太说。

老太太就说:“太子妃娘娘年纪还轻呢,要能活着谁会甘心去了呢?唉,这都是命。”

像她家的江月娥,就想要个孩子,钱花了不老少,苦受了不老少,结果命中没这个孩子,孩子就是留不住。又比如她家的江明月,这位二姑奶奶脾气坏,说话也不好听,同一处戏,旁人就能演好人,她就只能演坏人,婚事看着艰难,嫁得也不是最好的人选,结果呢,二姑奶奶两口子今天高高兴兴的出远门去了。

再看太子妃娘娘,出身好,当年嫁入东宫的时候,是多么的风光啊,如今却落得个,死了还被婆母落数死相难看的地步。

命这个东西啊,老太太不得不再次感叹一声,命这个东西没法儿说。

“让亡魂走得不安心的话,娘娘您就别说了吧,”老太太还是劝了皇后一句,跟死人还计较什么呢?太有失身份了。

宁氏皇后心中暗道,您懂什么?我就是要蒙晚秋这个贱人死都死的不得安生。

“那太子殿下如今可还好?”老太太又关心太子。

“本宫让他回东宫去了,”皇后说:“他身子不好,本宫不能让他守着一个死人,这对太子殿下不好。”

蒙晚秋又不是老江家的姑娘,所以老太太看劝不动皇后娘娘,那她就不劝了。老太太就点了点头,附和了皇后一声:“娘娘说是的,听娘娘的。”

第867章 京城起白幡

徐老太太跟皇后娘娘话不投机,在宫里没待一会儿就走了。回到侯府后,听出来接她的王德财说,江入秋被圣上喊进宫去了,老太太就心里犯嘀咕,这太子妃死了,她被折腾得进宫一趟也就算了,东盛帝又要折腾江入秋干什么?江入秋是会做法事啊,还是会修墓?太子妃死了,找江入秋能有什么用?

“太子妃娘娘也是可怜呢,”老太太跟王德财念叨了一句。

王德财就点头说是,他没见过太子妃,太子妃对王大管家而言就是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可任是谁年纪轻轻地就死了,这都是件让人扼腕惋惜的事啊。

被赵凌云寄养在侯府的赵峥跑到了前院。

老太太看见这孩子,忙就叫一声峥哥儿,招手让赵峥到她的近前来。

“太奶奶,”赵峥跑到了老太太的跟前。

“走,”老太太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就拉了赵峥的手,说:“跟太奶奶回屋,嵘哥儿和小窈娘呢?”

赵峥:“妹妹睡觉了,嵘哥儿在看着她。”

老太太就好笑道:“有好几个丫鬟婆子在,她们还看不住窈娘啊?嵘哥儿自己才多大,都能照顾妹妹了?”

赵峥就挠一挠头,说:“也是哦。”

王德财就打趣道:“峥少爷和嵘少爷都是好哥哥,窈娘小姐好福气。”

老太太:“这小丫头更大的福气在后头呢,你们且看着吧。”

王德财便又一叠声地说是,老太太说赵窈娘后头还有大福气在,那就是有大福气在。

老太太带着赵峥在堂屋里坐下了,听赵峥问她,赵凌云和江明月这会儿应该走到哪里了,老太太就呵呵笑着说:“他们才走,这会儿一定还在京畿之地啊。”

赵峥说:“他们都是骑马的,会不会走得快一点?”

老太太:“可你太爷年纪大了,怕是走不快。”

“哦,对了,还有太爷呢,”赵峥忙就说,他把老太爷给忘了。

“你二叔这次屿哥儿,岘哥儿都没带,”老太太拍拍赵峥的手,又跟赵峥解释了一遍,说:“他们这次啊,就没准备带孩子去。”

江屿年纪比你大吧,他都闹得在地上打滚了,不是也没去成吗?

赵峥嘟囔了一句:“可阿年阿岁也是孩子。”

“他们的情况跟你们可不一样,”老太太忙说:“他俩是高侯爷的弟子,他们是替高侯爷回去尽孝的,他们得伺候着老太君一路上京来呢。”

赵峥没话说了。

老太太就又摸摸赵峥的脑袋,这孩子心思重,有些话得说开了才行,“你叔和婶走的时候跟我说了,这次去玉锋关啊,他们会去你爹娘的坟前看一看。”

赵峥看着老太太瞪大了眼睛。

老太太:“他们这次是去接元老太君上京,可不能同时做迁坟的事。元老太君年纪大了,得讲究些,不能胡来。”

赵峥:“二叔要给我爹娘迁坟?”

老太太说:“这是你二叔正在为难的事情,他想把你爹娘的了坟迁到京城来,可又担心你爹娘不愿意。你爹爹呢,在北边过了大半辈子,你娘呢,她就是北地人,他们真不一定愿意到京城来享供奉。”

“可不迁坟吧,”老太太跟赵峥说:“这千里迢迢的地,家里人想给他们两口子上个坟都上不了,你们兄妹这辈子还能不能回玉锋关,这也是个问题,这为爹娘上坟,对你们也是个难题。”

赵峥顺着老太太的话想了想,也觉得这是件难事了。

老太太:“都说有牌位也一样,可牌位到底比不上尸骨啊,这事啊,等你二叔二婶回来后,你们再商量吧。”

赵峥说:“我以后可以回玉锋关当兵。”

老太太忙就说:“哦哟,我的峥哥儿原来是想当将军啊?”

赵峥小声说:“也,也许当不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