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172)

作者:青鸟临星 阅读记录

然而韩晓这个蠢货把科考搞砸了不说还废了他的布置,饶是楼时巍再怎么见多识广也不由得隐隐动怒。

李戡得知之后有些遗憾说道:“可惜,要是真的有就好了,既然大王应允,那下官便去寻苍梧子商量一下细节。”

楼时巍颔首:“去吧,别太严肃,小心吓到小孩子。”

李戡一顿颇为无语:“是。”

于是韩星霁就见到了一个面带微笑看上去十分和气的廷尉大人。

他一边寒暄一边疑惑,早就听闻廷尉铁面无私,冷酷无情,据说提个名字就能吓得全京城的小孩子哭都不敢哭,现在看起来……还挺和气的啊。

在听闻李戡的来意之后他有些受宠若惊:“廷尉大人派人来说一声让下官去廷尉府便是,哪里敢劳动您亲自前来?”

廷尉这个职位算得上是大雍朝廷的三号人物,第一自然是摄政王,第二是丞相,第三就是他。

至于皇帝……除了身份,韩晓连前十都排不上。

韩星霁身上一共就一个子爵的爵位和侍郎的官职,十个他都比不上廷尉分量重。

李戡温声说道:“我刚从摄政王府出来正好顺路。”

韩星霁心说您这个借口也太烂了一点,摄政王府廷尉府和他现在住的地方连起来就是一个三角形,以摄政王府为中心,廷尉府跟他家一东一西哪里顺路了。

不过他也不可能揭穿,只是认真问道:“不知廷尉有何指教?”

李戡过来其实就是商定一些细节的,比如说谣言要怎么散播出去,等散播得差不多还要韩星霁配合——哪怕是假的他也得亲自带着人去一趟国试院做出翻查试卷编号的假象才行。

韩星霁当然是会配合,并且还主动说道:“不如我今天就带着人去国试院,等谣言散开再去怕是有些假。”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可能都会看出是个套,但是如果韩星霁先去国试院,然后再找人表示目睹应该会很可信。

李戡有些犹豫:“这……若是如此,只怕你要在国试院停留两天,那里如今气氛紧张,环境也一般……”

“没关系。”韩星霁笑着说道:“国试院再差也比行军在外的时候好多了,更何况当年我流落在外比这环境差的地方多了去了。”

李戡略微一愣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人是真正凭军功拿得爵位。

哎,都怪摄政王叮嘱他别吓到小孩子,搞得他下意识就觉得韩星霁是个娇生惯养的柔弱少年,结果人家流浪过打过仗还活捉过敌军。

不得不说这样他就放心许多,最后选择了传播谣言的方式之后就急匆匆去布置,而韩星霁则一边让人给他收拾东西一边吩咐道:“阿娘回来告诉我一声,我有话要跟她说。”

他跟李戡最后定下的方式是两条线,其一是让韩子善通过他手下的商铺去散播。

韩子善家的商业版图很是不小,京城都有好几家大铺子,这也是他那些消息的来源。

剩下就是舒云来的风月楼,去那里的人非富即贵,经常也会交流有无很适合用来散播各种消息。

舒云来知道之后便说道:“你放心,大王已经派人跟我说了一声,都安排好了。”

韩星霁听后十分诧异:“什么时候啊?我们两个才商量完。”

这个方案刚定下来没多久,算一算脚程,李戡也来不及去禀报楼时巍。

舒云来点了点他的额头说道:“大王料事如神,你们能想到的他当然也能想到。”

韩星霁:……

早知道他跟李戡还费劲巴力地商量干什么啊?不如直接听楼时巍的吩咐行事了。

他甚至怀疑自己想出来的这个办法楼时巍早就在思考这些,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痛快的就让廷尉配合他。

舒云来知道他的想法却说道:“你懂什么,大王手下难道缺听命行事的人吗?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才是他需要的人才。”

行吧,韩星霁也没工夫去思索楼时巍到底还藏着什么,在他那个位置走一步看十步可能都不够。

他直接收拾了行李,然后派人通知陈聊,让他将纸作坊交给C1C2,再过来找自己。

等陈聊过来之后,他就带着人直奔国试院。

为了表现逼真一些,他故意乘坐的子爵座驾——平日里他嫌弃备车麻烦,出门还要带很多人所以很少乘坐这辆车。

等车架到了国试院门口的时候,他便下车带着陈聊步履匆匆走了进去。

在往里走的时候,陈聊凑到他耳边说道:“至少十来个人盯着这里。”

“十来个?”韩星霁有些诧异:“怎么会这么多?”

韩晓手下有这么多人可用吗?

陈聊左右看了看说道:“至少有两拨人马。”

韩星霁顿时了然说道:“应该有三拨人马。”

韩晓的手下、廷尉李戡派出的人外加楼时巍座下绣衣使者,那些人里肯定有这三方人马,至于还有没有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韩星霁进去之后就直接找了李戡接洽,李戡低声说道:“已经差不多了,苍梧子去休息吧。”

韩星霁摇头说道:“做戏做到底,我去看看试卷,顺便还能学习一下,长长见识。”

李戡欣赏地看了他一眼命人将试卷搬了过来。

韩星霁本来直接将自己住的地方空出了一间房子准备放置试卷,结果等人搬来之后他发现一共也就三摞,一摞也就半人高的样子。

他有些诧异问道:“都在这里了?”

前来送试卷的小吏恭敬说道:“回子爵,都在这里了。”

韩星霁看了一眼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了来参加科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些纸粗略估计一下每一摞也就六七千张,一个考生基本上是两张试卷,一张基础题目一张策论,所以一摞大概就是三千多考生的试卷,三摞撑死也就一万人。

对比一下韩星霁他们这一届参加高考的人数大概是一千二百万,虽然从国土面积和人数来讲现在的雍国肯定跟后世没办法比,但是哪怕缩小到全部人数比例,这个比例也是偏低的。

后世所有人口跟参加高考的考生比大概是11:1的样子,而现在雍国的人口大概在五百万人左右,参加科考的比例差不多是500:1,这个对比简直是触目惊心。

如果再算上人口结构,后世老龄人口更多,而这个时代普通人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五岁,只算适龄参加考试的比例,估计数字会更加拉开一些。

韩星霁忍不住摇头感慨说道:“想读书真不容易啊。”

陈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有些纳闷问道:“只有一万左右的考生怎么会让京城变得那么热闹?”

哪怕这个时代大城市的比例不如后世,但京城还是很大的,这还不算皇宫,算上皇宫比后世燕京还要大一些。

韩星霁说道:“这些学子非富即贵,虽然考试的是一个人,但是跟着他们来的还有书童、小厮、护卫、马夫甚至还有人是带着红颜知己来的,你说热闹不热闹?”

陈聊:……

是他见识少了。

他看着韩星霁问道:“你好像没带太多人。”

这次来国试院是韩星霁身边人数最多的一次,以往韩星霁身边最多也就两个人。

韩星霁摆摆手说道:“带那么多人干什么,麻烦,哎,你们随意吧,吃东西睡觉都行,听说前些日子你们为了赶工都没怎么睡觉,正好趁着这两天休息一下。”

陈聊笑道:“我们这算不算是带薪放假。”

韩星霁立刻说道:“不仅带薪,等案子结束了到时候我给你们发奖金。”

陈聊立刻摆手说道:“不必不必,现在就挺好了。”

韩星霁给他们发的工钱很高很高,高到什么地步呢,他们的收入几乎能抵得上一个七品官员的收入了。

那可是七品官,听上去虽然不大,可放到外面也是县令这一级别的了。

韩星霁本身好像也就是拿着朝廷给的俸禄,他担心对方把钱都贴他们身上,甚至有一种小孩子不懂赚钱难忍不住操心对方以后怎么办的感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