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345)

作者:青鸟临星 阅读记录

韩星霁听后拍案大笑:“活该,行了,短时间内不用管他,等我腾出手再说。”

他笑完就听马少前说有人送来了一样东西,说是受人所托,但却不知道是什么,那个人又留下东西就走,马少前追都没追上。

韩星霁让人将东西拿过来,发现是长条形的剑匣。

在看到剑匣的时候韩星霁忽然就有了猜测,他跟陈聊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剑匣果然看到里面放置着一把长剑,而长剑上有着代表着奉宸军的苍鹰标志。

韩星霁愣了一下:“这是大王的佩剑。”

陈聊摸着下巴说道:“应该也是之前给信使代表身份的佩剑。”

所以当年楼时巍就是用这把剑捅了前任巫王。

韩星霁轻轻抚摸剑鞘,想起来之前在梅园时他曾说在京里有摄政王护着,合阳可没有。

当时楼时巍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在合阳也护得住。”

如今看来摄政王的确是言行合一,原本担心的巫王在短期内应该掀不起风浪。

当然也只是短期内,时间长了就算有楼时巍的警告对方也不一定还能老实多久。

更何况对方完全不需要在明面上跟他作对,总有无数种方法恶心他。

他又不能事事告状,更何况,自己立不起来全靠摄政王去压制对方的话,他还出来干嘛?

想到这里他便命人把剑匣放了起来,这东西是个震慑,但用的次数多了也就失去了它的效用,如今也不是动用这把剑的时候。

现在韩星霁只想平平安安把春耕渡过,

于是第二天开始,韩星霁就找来了主吏掾笑着说道:“我听闻这边气候好,土地也算是肥沃,有心想要置办几块地维持生活,不知可还有无主之地?”

主吏掾回想着刚刚进来看到的雕廊画栋,看着眼前从未见过的精美陈设,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信了你的邪。

就这奢靡作风,哪里还需要种地来维持生活?

不过县令只是要地而已,他也只能在心里吐槽。

这一次韩星霁倒是有些冤枉,他本人生活还挺朴素的,无奈这栋府邸是摄政王让人盯着建的。

从他确定要外任到如今,折腾了半年多的时间。

摄政王其人除了带兵打仗和迁都逃难的那段日子,从来没有在物质上受过委屈,本身标准就很高,更不要提给放在心尖上的小孩儿建房子,那真是力求尽善尽美。

建伯爵府的时候兴师动众到了恨不得整个县城的人都在参与,就这他还嫌弃当地的花木品种不够多,山石形状不好看,让人弄了许多过去小心养护。

可他折腾这些都是为了韩星霁,所以这口锅就让韩星霁给背了。

不过韩星霁也不在意,这样也挺好,钱财是身外物,但用好了也有效,至少从这声势上来看就知道这位小伯爷是娇生惯养不肯吃亏的人。

别说什么从小流浪,越是这样家里人越宠啊,要弥补过去的亏欠。

主吏掾直接把舆图给送了上来,韩星霁看了一眼之后就觉得眼睛有点疼——这上面弯弯绕绕的线条除了能看出是图之外,跟舆字没有半分关联。

他放下舆图说道:“合阳这边许久没有主事官是以不清楚,京城那边舆图绘制的方法已经变了,正巧我带的人里有会这些的,你找个熟悉地形的人来跟他们介绍一下,回头让他们去勘察现场绘制舆图。”

他这话一出口,主吏掾的目光都变了。

舆图绘制可不是小事情,无论什么时代地形地貌以及道路分部数据都是机密,所以舆图也不是谁说绘制就能绘制的,朝廷中有专门绘制舆图的部门,这类人不轻易出动,也只听朝廷的命令。

难道这位小伯爷说买地只是个借口,真实目的是重新测量土地?

第262章

韩星霁察觉到了主吏掾的变化,只是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没有过多思考。

比起巫王,主吏掾是正经朝廷序列里面的,真不老实了都不用他费心思收拾,直接一句话都能让人下岗走人。

至于主吏掾是当地人这种事情也没什么担心的,他重点了解过当地的乡绅。

怎么说呢,巫族在这个地方盘踞有好也有坏,最好的一点就是这里基本上没有乡绅。

他们不会允许这里出现比他们还庞大的势力,以前也有乡绅起势之后抱团,给巫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从那个时候开始巫王就一直在防备着这一点。

所以严格来说整个合阳县就巫族这一个庞大的“乡绅势力”。

主吏掾有些小心问道:“这……要不要找个向导?这边山林众多,容易迷路。”

韩星霁笑了笑说道:“我要的是田地,去看山林做什么?”

主吏掾有些摸不清楚他的套路,干脆就紧紧闭上了嘴巴。

韩星霁当然不可能让向导来,他要让陈聊等人去放无人机侦察的,多带一个人怎么用无人机?

之所以询问地形也不过是想要看看有人耕种的田地在哪里,为的是不碰上人。

这边耕种时间比北边要早一点,来的路上已经看到有人在翻土。

不过,两年前他就搞出来的曲辕犁还是没人用。

推广似乎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老百姓们并不很能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遵循着一种生活状态,对于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改变都非常排斥。

对于他这个想法,韩霄淡定说道:“这是正常的,之前闹疫情的时候,国家为了让大家打疫苗废了多大的力气,到现在也有人没打,这还是面对可能要命的病情,曲辕犁什么的不用大家也饿不死,再加上当地官员不上心的话,都很正常。”

心怀天下的官员不是没有,但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一些汲汲营营想要往上爬,还有一部分是得过且过想要混日子的。

政绩这个东西无论做什么都比推广曲辕犁来的容易,所以没人愿意做。

韩星霁认真点了点头也不生气,他算是发现了基层工作,你要是真生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三顿饭都在生气,时不时还得来个宵夜。

别的不说,比如说合阳县的百姓甚至不知大雍律法,把巫族约定俗成的那些东西当成律法来用,就算生气有什么用?

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啊。

他随口问道:“对了,甘蔗种母和玉米苗都准备好了吗?我已经开始圈地了。”

韩霄点头:“都已经准备好了,你这动作够快的啊。”

韩星霁叹气:“农时不能耽误啊。”

以前看各种短视频的时候会觉得乡间生活很悠闲,时间都是自己的,不需要朝九晚五也没有没完没了地会议之类的。

等真的深入了解才知道那些都是特地拍给城里人看的,展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

种地才是最不能耽误的,一旦农时过了轻则造成损失,重则干脆不发芽。

种植的过程中浇水施肥除草都很好费时间,偏偏还不能懈怠。

等到成熟的时候还要抢收,要不然很容易赶上老天不开眼,这一年的收成也就泡汤了。

韩星霁不需要自己种,他只需要学习这里面的知识就行,毕竟……突然冒出来的玉米总要有个说法。

哪怕只是看着农时的各种规划表他都有些头痛,忍不住叹气:“农民也很难啊。”

“自古以来农民都很难,现在已经好很多了。”韩霄本来想习惯性的摸了摸他的头,结果刚伸手就看到韩星霁几天扎了个高马尾。

两年的时间足够韩星霁那头短毛长成及腰长发,这还是修剪过的结果,要不然按照小堂弟的年龄,在新陈代谢无比旺盛的情况下,长发及臀都有可能。

哎,不好揉了。

韩霄有些遗憾问道:“你直接把玉米拿出来行吗?”

韩星霁说道:“有什么不行的?”

“怎么解释?”

“山里找的啊。”

“巫族不就是住在山里?”韩霄有些担心:“他们都没发现,但是被你发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