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田园:神医娘亲养崽崽(323)

作者:史苒 阅读记录

岳楼点头,“嗯,放心,这个我一定配合你。”

“这个甜汤,也是推酒楼向的。只要用花生做的菜式多一些,再从酒楼流传到民间,百姓们都会做的吃了,我们的花生的消化市场也就大了。”

“加上干炒的,五香的,带壳卖,卖剥好的花生米,再加上我们做成零嘴卖,不出三年,我们就会把花生市场做起来。我们做出的成品价高,卖给其他国家,更赚钱。不过也得先供内销,把国人的生活习惯养起来。”

“零嘴我们除了花生,还有做爆米花,香瓜子,果盘等等,再多开一些零嘴铺子去卖。”

“我计划很多,只要你们人手能配合上来,我们两年内,有的忙了。”

说完,赵锦澜舀的喝了一碗花生猪脚汤的汤汁,这可是补血的好东西啊!

蓝玉和岳楼郑丘三个一边听着,一边喝着,还一边商量着。

散席时,整个计划已经商量出来了,晚上开始各自分头安排人。

赵锦澜晚上也在写预案,建厂子的流程,需要的场地,人数,多少个车间,上一些什么产品,生产的流程,包装的设计和定制,后期的包装和推广,这些很费脑,赵锦澜用了三天菜全部写出来。

她叹息,前世自己要是辅修学商学该多好。这些流程她看了好几遍,工厂她参观过几个,这些只能是一些见识加自己的想象,先记录下来,做一次,就知道对不对了。

凡事想周到了就行!

...

八月二十三那日,他们一行人带着家眷一起搬离了南城前往万城。

三天前就派出蓝五他们去那边安排及家人住的院子去了。

南城这边就暂时留给陆挚尤镇守了。

他可是定南王啊,这南地的二把手。

七日后,他们到达万城,住进了蓝五各自给他们两家安排好的院子里。

这也是一处挨着的两处府邸,不大,但精致,是收回来的以前秦信和贺禹在这边的府邸,之前一直是空置的,在岳楼的手里,他就是让蓝五带人来了收拾这两处院子。

到这里,休息了一天之后,岳楼就带着人去安排收花生的工做,除了花生,他还让收葵花籽和玉米,玉米只要大颗粒的。

同时,赵锦澜和蓝玉也没闲着,孩子们都留给蓝珠和孙菲带着婆子丫头们看护后,他们俩就出去找适合做厂子的地方去了。

他们需要同时建两个厂子,来消化收回来的花生。

至于收回来的花生,则是有原本秦国的朝廷粮仓的,以前是屯米为了支援秦国士兵攻打赵国,但是,根本就没用,如今全部给赵国朝廷提供了便利。

又三天后,厂址定下来了,一个在万城西,一个在万城东。

定下来后,蓝玉就按着赵锦澜和他们俩商量的定好的图纸来盖厂区。

都是起的砖瓦房,这样在炒制花生和那些瓜子时不会出现火灾等情况。

岳楼那边的收购工作也很顺利,百姓们知道朝廷不会不管他们后,都放心了,交粮时,很多人还免不了要跑去问一句岳楼或者当地的官员,明年他们还能继续种花生吗?

岳楼他们的回答是当然可以种,玉米葵花也要种一些。

得到他们这话,百姓们就放心了,乐滋滋的送来粮,领了钱回家去了。

大家都高兴,今年的年能好好过了。

九月初六,食品厂建厂工作正式动工,东边的为一厂,西边的为二厂,商量后,他们为食品厂取名赵国馋猫食品厂!

厂标,就是只流口水的可爱猫咪图案。

这是招财小郡主按照这个名字给画出来的,惊艳了众人,就定了这个。

第388章 馋猫食品厂正式开业了

人多力量大,岳楼和蓝玉两个人本来就是很有魄力的人,如今两个人又准备做一番事业,使出了自己的全力和号召力,把能用到的资源都用上了。

跟在他们身边帮忙做事的人不少。

尤其是以前秦国朝堂里的人,岳楼和蓝玉并没有按原本的官职大小留人,而是考核了一次,按能力留人,这些人跟在他们身边,倒是也都挺努力做事的。

文官跟着岳楼,武将们被蓝玉看上的,都跟着他。

最后,他们是总归赵国朝堂,成了赵国官员,官服也都是朝廷赐下来换了的。

这次蓝月和岳楼来这边时,就带了好几个年轻点的官员和武将,老一些的就留给陆挚尤,辅助他在南城处理南地的其他事情。

如今,正好百姓们也秋收结束了,没什么事做,这边招人开始建房子时,听到还管吃管住,一下子,周围的年轻劳动力都涌向了万城。

他们也是选择二十岁至四十岁之间的劳力做工,这个年轻段的人体力好,又有力气。

四十多岁的人,有车的,则是可以赶着车帮着拉东西。

蓝玉亲自盯工地,建厂子的进度很快,直到十月底时,两个厂子就全部建好了。

厂区里分了内外厂区,外厂区为库房和宿舍,内厂区为生产厂区,东西厂都一样。

在这两个月中,赵锦澜也没闲着,她带着郑丘去招工,当然,工人以万城本地人为主,周边村子里的人也可以,周边的就得吃住在厂子里,工钱相对会少一些。

即便这样,听说他们建厂子是为了百姓们处理收回来的花生和粮食后,很多下面村子里的人家有多余的劳动力的人家都愿意把儿子们送来报名做工。

赵锦澜招工也是有年龄要求的,招男性,年龄在十八岁至四十岁之间。

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限制年龄,甚至有五六十岁的人也想来做工,觉得提供吃住,只需要自己每天努力后工作就好。

赵锦澜笑着给他们解释,一般四十岁以后的人,做祖父或者外祖父的就多了,这样的年龄层本应该是在家里享福的。

人们一听有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其实,岳楼也曾经问过赵锦澜这个问题。

赵锦澜笑着回答,“四十岁以后的人,身体不如从前,容易出现工伤或者生病上不了班的情况,而我们厂子刚刚起步,我们先努力抓生产,还不想没做几年,就开始给工人养老了吗,那样会拖累厂子的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只招十八岁到四十岁的,四十岁以后,工人体力还可以,但是,即使离职后,他们回去自己再做别的事业,还可以起步,但是如果这个限制到了五十岁,到五十岁出去,你让他们还能做什么赚钱养家?”

“所以,在我们的厂子没盈利,没做成可以给工人养老的规模时,年龄限制必须要在四十岁的,我甚至想限制在三十五岁。”

听完赵锦澜这番话,郑丘和岳楼恍然大悟,太有道理了,他们现在不是要做慈善,而是要为国家发展一个事业,等这个事业做成熟了,也利国利民了,再来考虑给工人养老的事,到那时,工人退休后,也可以领补助的工钱,衣食无忧到老去没问题。

想通这些,两个人对赵锦澜佩服的五体投地,长公主不愧是长公主,这些,他们都没想到。

至于为什么不招女工,赵锦澜是为安全考虑的,这个时代的人,男女大防很重,如果男女一起工作,保不准原本清心寡欲的男人也容易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不是有句话说日久生情吗?

加上这个时代重男轻女严重,整个赵国,男女比例也是悬殊很大,所以,即便就是要招女工,也招不到几个,倒不如不招女工的好。

这些都是赵锦澜在开始招工时,就规定好的,就是为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也证明她的这个想法是对的,前来应征的都是男人。

招聘好他们后,赵锦澜就就告诉他们十月下旬来上班,提前十来日上班,可以有时间对他们进行上岗前培训,安全意识培训。

还有岗位、车间的划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