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又替太子殿下撑腰了!(110)

作者:白梓木 阅读记录

赵秋云提枪死死盯着苏寻燕,周围金康的士兵越来越多,都虎视眈眈的看着赵秋云。

这可是让他们闻风丧胆的人物,今日竟能活捉!

战场擂鼓震天响,赵秋云被围在金康士兵中间却丝毫不见慌乱。

“啊!”

包围圈的西北角传出惨叫。

“啊!”

东南角!

刚刚还胜券在握的苏寻燕眼中露出震惊与慌乱。

赵秋云握着长枪,嗜血的脸上挂起笑容,手里握紧缰绳。

“金康公主,不知会选择让对方直捣黄龙,还是以身殉国?”

赵秋云脸上全然没有了当初在京城时的温柔,冰冷的眼神让苏寻燕感到胆寒。

“杀啊!”

不知从何处窜出的安梁士兵高举大旗杀了进来,金康的包围圈看似紧实,实则一团散沙,听到赵家军独有的号角声便吓得四散奔逃。

赵秋云骏马飞驰,一杆长枪直冲苏寻燕!

苏寻燕堪堪挡住赵秋云手上的力道,压低身体从赵秋云身侧跑过,骑着马往营地的反方向跑去。

直线的另一头是安梁营地,苏寻燕明知自己难逃,却还是希望以自己为饵诱使赵秋云调转方向。

北祁

徐宏才进入皇宫,已游说一番,但效果并不理想。

“贵国不过是怕自己打不过我们的兵马,这才派人来说和。”

“我们北祁地处偏远,物资稀少,若是贵国能答应每年给我们一定银钱粮草,我们可以考虑将借出去的兵马收回。”

北祁皇帝静坐在龙椅上,听着自家文臣与安梁的使臣唇枪舌剑。

“报!安梁与金康一战,金康损失惨重,望舒公主被俘!”

军报在殿门外大喊出来,没人知道里面正在干什么。

刚刚还口出狂言的众位文臣瞬间噤声。

那可是二十万大军!

北祁的兵马可不是金康那些老弱病残能比的,赵秋云怎么可能这么厉害?甚至还俘虏了敌方公主!

徐宏才冷哼一声:“这不过是第一场交战罢了,算不得什么大胜。贵国大可以多寄些希望在金康身上,毕竟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第一百四十一章 礼物

徐宏才这话是在说战场,亦是在说朝局。

此刻的安梁还可以派出使臣来劝和北祁收兵,可一旦那二十万兵马真的被赵秋云打的四散溃逃,恐怕北祁丢的就不只是现在这些了。

坐在东宫的秦景林捏着手里的奏报心情愉悦,穆以澜看出了他的情绪,轻声问道:“西北解决了?”

“嗯,昨晚北祁朝廷的信使到京,说已经开始撤离借给金康的十二万兵马了。赵秋云的时间把握的很好,刚好和徐阁老相呼应,料北祁也不会顽抗。”

“赵秋云只是按照殿下说的去做罢了,这件事情真正的功臣可不是他。”

秦景林轻快的绕过穆以澜抚上来的手,转身坐在蒲团上:“功臣有什么用啊,紧急时刻不还是会被人蒙在鼓里。”

果然还没有消气。

穆以澜无奈地摇摇头。

“此事牵扯甚广,臣也不是——”

秦景林的目光如刀子一般飞来,穆以澜连忙改口:“我也不是要瞒你的,东宫人多口杂,没办法啊。”

“你当然没办法了!信任影白远多于信任我,天枢阁的暗卫都知道,我却什么都不知道!”

“你说,要不是我先一步回来发现,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我?”

秦景林根本没期待回答,直接扭过头不看穆以澜。

穆以澜凑到秦景林身边,蹲下身轻声:“殿下?”

那声音温柔似水,像是在哄小孩子一般。

“殿下若实在不高兴,我送殿下个礼物,好不好?”

秦景林扭动肩膀甩开穆以澜的手:“这么大的事,你以为随便送个什么物件就行了嘛?”

“礼物大小都是个心意,殿下不妨先听听?”

秦景林气笑了,咬着牙道:“好啊,我倒要看看千岁大人的心意有多重!”

“司栾。”

穆以澜薄唇轻启,像是讨论天气一般轻轻丢出这个重磅炸弹。

“你说什么?你有办法处理司栾?”

秦景林刚刚还气着的心思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穆以澜没有回答,而是反问秦景林:“这个礼物殿下满意吗?”

秦景林假装思考了一下说道:“好啊,若是千岁大人真能解决他,那先前骗人的事便一笔勾销。”

“好。”

穆以澜承诺的第二天京里便出了人命案子,窝在东宫给穆以澜换药的秦景林只听说父皇收到了奏折便气的把桌子都掀了。

勤政殿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赵义就说不想来,可刑部尚书徐进昭像疯了一样非要拽着他一起禀报。

现在好了,龙颜大怒,谁也不知道到底会怎样。

“一个卖唱的身死,怎么能牵扯到冷谊呢?”

皇帝缓了好一会,还是不能接受徐进昭上报的事实。

徐进昭轻声解释:“当年冷将军和赵将军一人一马镇守边关,被称为一时双壁。若非当初冷将军被查出要谋反,恐怕如今金康早已是我安梁国土。”

“只可惜——”

“既然是谋逆,定是证据确凿!当初宁阳洛可是拍着胸脯跟朕保证的,何况冷谊也承认了!你现在把此事翻出来,又想干什么?”

皇帝的旨意是不可违抗的,便是有些异议也只能放在肚子里。

当初的冷谊率领大军直压金康,可却在最重要的关头查出他有谋逆之心,大军撤退,这才只夺了金康几个城池,保住了他们的都城。

可若是当年所谓谋逆都是假的呢?

那皇帝便是听信小人诬陷了忠良,白白失去了吞并金康的大好时机!

这对于皇帝而言是绝不能承认的错误!

徐进昭承受住皇帝的怒火,回答道:“此事事关重大,并非是臣有心想翻出来。可今日京中有人莫名身死。臣一路追查,才知道是最近在京郊流窜的盗匪所致。”

“刑部与大理寺合力将盗匪抓捕,可那盗匪为了减刑,声称自己知道当年冷大将军谋逆一事。臣一开始也不相信。可那盗匪竟说的头头是道。”

“连当初处决之时从未公开的细节都知道,臣很难不相信他确实参与过此事!”

“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案子了,只是一个盗匪的说辞,真的可信吗?那当年的证据又如何解释呢?”

皇帝对此事心有疑惑,可更多的是惧怕。

当初如日中天的将军,若是因为谋逆而被处决,那只能说明皇帝英明。

可若是因为被小人陷害而处决...

那皇帝就该要疑神疑鬼了。

毕竟能做的一手证据,如此陷害忠良的人竟一直隐秘的在他身边待了十几年!

“臣对此事也尚有疑惑,当年冷将军被查出有谋逆之心,不是没人提过详查,可那一封封书信和几百死侍确实是朝廷查出来的,原本的质疑之声也变成了惋惜。”

“可如今这个盗匪居然说那些书信和死侍都是有人设计安排的,若当真如此,此人实在是居心叵测,陛下势必要当心啊!”

徐进昭聪明的没将此事的重点放在皇帝有可能听信谗言污蔑忠良身上,而是将皇帝这个当年做最后决定的人也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

这样一来皇帝对此事没那么抗拒,调查才有进行的可能。

座上的皇帝叹了口气,有些犹豫道:“此事毕竟牵扯太多,徐卿想要如何?”

徐进昭直接跪下道:“臣想向陛下讨一道旨意,重审当年冷谊谋逆一案。”

即便前面说的再好听,眼下到了见真章的时候皇帝还是犹豫了。

“此案当年涉及了不少人,可不止冷谊一家,若此时提及再审,岂不是宣告天下,朕当年误杀忠良?”

“陛下。当年冷谊之事究竟如何臣还未查清,现在不敢轻易下定论,可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陛下不仅没有忘记冷谊,还会想起重审此案,试图换将军一个清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