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意外,打扰我科举兴家!(29)

作者:温暖的河 阅读记录

大多时候他都只是跟人探讨学识文章,轻易不会得罪人,可人不找事,有时候事却要来找人。

三友会馆内,数十名士子正聚在一起,此时也不再临时抱佛脚地去讨论什么微言大义,一个个倒是对从茂荣县传来的《顾书生离魂游地府》之奇遇非常感兴趣。

顾清晏免不了再一次被人盘问,他却依旧以“大梦一场”搪塞敷衍,打死也不肯再多说一句。

但凡能聚在这里的,谁又不是人精,见实在问不出来,便也不再过多纠缠,转头又开始讨论起其它,大多也都是无关紧要的玩笑话,只当是考前放松。

冯绶大概二十岁左右,出身于嘉陵府八大世家之一的旁支末系,勉强也能算是个不怎么正儿八经的世家子弟。

六月院试的时候他排名第三,仅次于顾清晏和凌绝顶师兄弟。

冯绶身上没有世家子弟的骄矜,但却是个自诩风流的花孔雀,明明只有五六分的容貌气质,却时常要凹个八九分的造型。

初见时,只觉此人浮夸油腻,多相处几回后,你便会发现,此人是真的有些浮夸油腻。

凉风习习的秋日里,他竟然还只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飘逸薄衫,手里摇着牡丹花洒金折扇,故作潇洒地凑到顾清晏面前,语气神秘,声音却一点儿也不小,八卦道:“顾贤弟,你去地府游历一回,倒是凭白给人添了不小的压力,有的人怕是已经恨你,恨得牙痒痒了。”

顾清晏却没有顺着他的话问,只疑惑道:“冯兄,我怎么觉得你比上一回见时,面皮仿佛白皙了学多,眉眼似乎也有些不同?”

凌绝顶猛地凑近过去,扒着冯绶的脸,仔细打量后,惊讶又嫌弃道:“咦,冯兄,你竟然在面上敷了粉,还描了眉,跟个女娘似的,哈哈哈……”

冯绶白了这大傻子一眼,愤愤不平道:“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好巧不巧地跟你们师兄弟俩碰到了一块,状元、榜眼大概是争不过了,还不允许我为探花努努力了?”

其他人哄笑道:“冯兄,你这努力的方向,是否过于肤浅了?哈哈……”

“是极,是极,乡试上除了顾案首之外,还有往届生员参加,再到春闱时,更是汇集了天下英才,冯兄只在面皮上努力的话,怕是不够啊!”

冯绶看着起哄的人,十分不屑道:“哼,像我这样高大俊美又细腻多情的儿郎,才最是招盛京城里的小娘子们喜欢,待来日我金榜题名,迎娶高门贵女时,尔等粗莽糙汉,就流着哈喇子羡慕去吧!”

此番趋炎附势之言论,在场的“清高”文人自然不肯附和,又是嘻嘻哈哈一阵哄笑道:“咦,大丈夫自当顶天立地,岂可以色侍人。”

“在下家有贤妻,只求金榜题名,不如冯贤弟你会白日做梦啊。”

“冯兄,小弟不似他们那般虚伪,您快帮我瞧一瞧,瞧一瞧我这对扫帚眉,是不是也该修一修,描一描?”

“田冀,田三郎,就你那副尊容,只修眉毛的话,怕是作用不大吧,哈哈哈!”

“啧啧,要论容貌出众,还是得数咱们顾案首,最是天生丽质!瞧瞧那双斜飞入鬓的剑眉,当真是一根都不多余啊。”

“是极,是极!顾案首,你来日若成了高门婿,可一点要请我们喝杯喜酒啊!”

“哈哈哈……!”

冯绶瞥了眉目含笑之间,自有一番风流的顾清晏一眼,收起折扇,敲了敲桌案,酸溜溜道:“嘿嘿,我说诸位,这眼看着秋试在即,就不能说些正经的,嘻嘻哈哈成何体统!”

顾清晏也不想再被人讨论容貌,闻言便顺势附和道:“什么话才算得上是正经,不如冯兄先来起个头?”

冯绶终于可以将之前的话题又捡了起来,坏笑道:“我之前不说了么,顾贤弟去地府游历一回,归来后名声大噪,身负文曲星命格之事更是传遍了嘉陵府,给此次参加乡试的某些人,可添了不小的压力啊。”

冯绶话音刚落,就有人疑惑道:“顾贤弟连中小三元,学识出众,即便没有那一场奇遇,也是我等之劲敌,冯兄这话说了,当真就跟没说一样。”

也有人反驳道:“别别,我只求榜上有名,跟顾贤弟这样的佼佼者为敌?当不起,实在当不起!”

还不等顾清晏谦虚两句,冯绶便直截了当道:“以顾伯昭之野心,怕是早就盯准了榜首解元之名吧,不过这回啊,怕是有点悬。”

冯绶也不拐弯抹角,对着顾清晏,挤眉弄眼道:“其他人便不说了,你知道嘉陵府严家吧?就是当朝次相所在的严家。”

顾清晏看着他那对人工剑眉实在出戏,瞥开了目光,问道:“严家也有子弟,要参加此回乡试?”

冯绶:“何止!”

冯绶升起了看热闹的劲儿,兴奋道:“严次相的嫡长孙严泊帆,三年前同样以十七岁的年纪连中小三元,本打算一鼓作气再拿下江州解元,可却没想到那一年秋试,鹿鸣书院山长的首席弟子苏鸣晨也要下场,严泊帆大约是没把握赢他,又不想屈于人后,便找了个理由未参加。”

冯绶拍了拍顾清晏的肩膀,低声道:“此次乡试主考官是朝廷派来的礼部左侍郎范琦,范大人,据说跟严次相有些拐弯抹角的交情,严泊帆今年可是将那解元视为了囊中之物,毕竟若是才学相当的话,谁排名第一?可就全看阅卷之人的喜好了。”

科举考试向来如此,这也算不得是徇私舞弊。

说到这里,冯绶话头又是一转,幸灾乐祸道:“不过,谁叫咱们顾案首得了这么一场声名远播的奇遇呢,严泊帆若只是凭着才学相当,就想要压过你得第一的话,怕是也不能够了,至少还得要压过你一头才行,如今可不就压力更大了么,哈哈哈……”

顾清晏半点也不意外,事实上,在原著小说里,严泊帆连凌绝顶都没能完全压得过,即便考中了解元头名,也依然引来了颇多的争议。

这也是顾清晏写魂游地府,并借此扬名之用意。

有人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在顾清晏看来,若事实都不敢出头,别人想要踩你,打压你时,不也更加顺手?!富贵险中求嘛,凡事都不可能只看一面。

*

事实也正是如此。

离着三友会馆将近半座城之外,严府主院书房内。

家主严世钊将一张字条递给了儿子,皱眉道:“这是范大人派人送过来的,你仔细琢磨琢磨。”

严泊帆不接,不服气道:“只凭着真才实学,儿子未见得就比任何人差,父亲与范世叔又何必如此!”

严世钊将纸条强塞进了儿子手里,不屑又恼怒道:“顾家那小儿,也不知是不是有意谋划,竟厚颜无耻顶着文曲星命格招摇过市,你若是想要夺得解元头名,只是不比人差可不够。”

说到这里,严世钊又冷笑道:“不就是名声嘛,他姓顾的可以装神弄鬼来造势,你也可以踩着他这个所谓的文曲星,反过来成就自己!不过……,前提是你的乡试文章,定要比他写的更加出彩才行。”

严泊帆自然也懂。

他想起之前看过的顾清晏写的院试文章,心里虽然不觉得自己比他差,但还是鬼使神差地打开了那张字条。

一寸宽,两寸长的纸条上面,就只有两个关键词——漕运、商税。

可见乡试实论策问的题目,应该就与漕运和商税有关了。

第二十九章

秋试要持续考九天,共分三场,每场三天。

其中八月初十开始第一场,结束后休息一日,八月十四开始第二场,再休息一日后,八月十八开始第三场。

征和十三年八月初十,对于顾清晏这些乡试士子来说,算得上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在这决定今后为官为民的考试到来时,鹏程客栈上下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参加考试的人还没怎么样,其他人已经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