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奴[七零](189)

作者:雪中立鹤 阅读记录

这么一想,果然还是婆婆做的饭菜可口啊。

她想回家了,不过还是先去爸爸老家把大哥和张娟的婚礼办了吧。

正好他们兄妹三个都在,要正经地祭祖,认作谢叔凛和秋叶红的后人,告慰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最关键的,还得把爷爷被霸占的祖宅夺回来。

霍恬恬他们一行人在两天后的下午抵达了金淮。

霍齐家在开车,她像个百科全书,介绍道:“这是一座沿江的城市,地方不大,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里河道密布,纵横交错,小河上船少,有也是那种只能坐两三个人的小船,大河上倒是有成群结队的大船,运着沙子、石子、煤炭、矿石和粮食,从南到北,从北到南,调配各地的资源,支援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那边是京杭大运河吗?”霍恬恬指着飞速略过去的宽阔河道,非常的兴奋。

“对,是京杭大运河,这附近大小河流太多了,施工难度很大,所以铁路线没从这里经过,而是从隔壁的安徽绕行北上,当地人如果想坐火车去首都,得去省城坐车,直接拐到安徽的地界上,在北边汇入徐州,再从徐州过山东、河北,抵达首都。”霍齐家以前来过这里,转车的经历苦不堪言。

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改变,唯一的改变就是长江大桥通了,可是铁路线依旧绕开了这里,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有不怕困难的铁路交通专家来当地挑战一把。

金淮是个小小的县城,烟火气却很足,青石板的路面有些颠簸,磨剪刀的,修鞋子的,补锅的,在一个个弄堂里随处可见。

车子从街道上经过的时候,霍恬恬忍不住问道:“妈,我爸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不算,他在乡下,很少到县城来,坐稳了,前面是小路,颠得厉害。”虽然十几年没来过了,但是霍齐家还认得路,一打方向盘,在前面的路口拐弯。

车到半路下起雨来,还好下得不大,总算是赶在天黑之前到了村里。

霍恬恬看着地上黄泥汤一样的路面,不舍得把皮鞋弄脏,特地换了球鞋才下来。

谢伯冲已经接到了谢振华回来的消息,但他并不知道谢振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所以他还挺开心的,领着一大家子在村口等着。

毕竟谢振华十几年没回来过了,他这个名义上的老子,还是挺想沾沾这位师长儿子的光的。

一群人撑着雨伞,站在淅淅沥沥的雨里,看着车上衣着光鲜的贵客们,眼中不见亲情,只有贪婪和嫉妒。

人群中有个声音小声嘀咕道:“天哪,还说没钱,这一大家子全穿着呢子大衣呢,可不要太有钱哦。”

“就是就是,十几年了,也不赡养父母,也不往家里寄钱,自己倒是在外头风光得不得了,真是个忘本的狗东西。”

“谁叫你我穷呢,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点道理你到现在都不懂吗?别看他十来年没升迁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那一个月的工资,顶咱家一年的收入了,当然瞧不起咱们。”

“既然他瞧不起咱们,那他回来做什么?炫耀他有钱?神经病!”

“哎,他到底带了几个孩子回来,我怎么数了数,有五个?难道他跟苗金花也生了孩子?怎么没听说过啊。”

“谁知道啊,那苗金花姿色一般,他也看得上?说不定是霍齐家跟别的男人生的。”

“你可别瞎说,回头钟灵听见了指定撕烂你的嘴!”

“呦,那小伙子可真俊,那就是玄英吧,十几年没见了,真是变成帅气的大小伙子了。”

“剩下四个姑娘,都是老三的种?这霍齐家也是够大度的,居然肯接受他后头女人的孩子。”

“有什么不能接受的,苗金花没给她养了十几年孩子吗,扯平了。”

“那可扯不平,苗金花可是做了十几年师长夫人,养尊处优的,不要太爽哦,霍齐家却被关在大山沟里,鬼知道她是怎么活下来的。说不定啊,为了保命只能出卖色相,任人践踏。你说说,这待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怎么可能扯得平呢。”

“你这张嘴啊,真是能把死人给气活了!”

眼看着一车的人都下来了,这三个嚼舌头的中年妇女才住了嘴,换上一脸谄媚的笑,跟在谢伯冲和她们男人后面,迎了上去。

不想,谢振华直接无视了他们,冷着一张脸,眼中满是火.药味,领着老婆孩子以及张娟父女俩,一起往公社书记家去了。

谢伯冲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甩脸子给谁看呢。

只能焦急地在人群里寻找起来。

众人你问一句咱妈呢,他问一句奶奶呢,却根本看不到阮二妮的身影。

倒是老大媳妇勉强认出了阮娇娇,拉着老二媳妇的胳膊指着阮娇娇问道:“你看她像不像那个死鬼。”

“哪个?”他们还不知道阮二妮已经死了,毕竟这年头公安局跨省协作非常麻烦,光是一封死亡通知书,从海岛寄出来到地方上就得经过好几个程序,到了地方上,又要等当地派出所收到并确认了事情属实之后,才能进一步下发到下级公社的派出所,再由公社派出所下发到生产队进行通知。

偏偏公社这边的派出所警力不足,一般都是优先处理当前必须处理的案子,而这种外省公安部门发来的通知性质的文件,根本就不会被当做什么大事,所以那封死亡通知书,到现在还在公社派出所那里压着。

众人找不到阮二妮,就只能寄希望于阮娇娇。

老大媳妇赶紧提了个名字:“还能是哪个死鬼,当然是阮世清啊!”

老二媳妇恍然大悟:“是有点像,那她是娇娇?”

妯娌两个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大声呼喊起来。

结果阮娇娇一言不发,跑过来把阮二妮的包裹塞到了她们的手里,随后一路小跑,追上了谢振华他们。

妯娌两个面面相觑,拆开一看,包裹里除了阮二妮带去的衣服,还有一个盖了盖子的小坛子,掀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一把灰!

吓得两人倒吸一口凉气,一把扔了坛子尖叫出声:“爸,爸你快过来,咱妈好像出事了!”

谢伯冲正追在谢振华后面问话呢,谢振华不理他,他已经找不着北了,这时候儿媳妇鬼哭狼嚎的,搞得他心烦意乱,当即转身骂了一句:“她能出什么事?她不害人就不错了!”

谢振华不禁冷笑一声:“你倒是挺了解她的。”

谢伯冲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依旧锲而不舍地追着谢振华攀谈,谢振华却再也没有任何回应,沉着脸赶到了公社书记家里。

唐书记是前几年调过来的,不是本村人,不认得谢振华,此时他正在吃晚饭,见到一个面色冷肃的军官领着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地来到自家院子里,唐书记都傻眼了。

他把最后一口面条吸溜完,用手抹了抹嘴:“你们找谁?”

“半个月前给你发过电报,我是谢振华。”谢振华把文件袋拆开,“这是我的身份证明文件,这是我在部队的组织关系证明文件,这是我和霍齐家1950年结婚的老式结婚证原件,这是我跟她今年复婚的结婚证原件,这是霍齐家的身份证明文件,这是霍齐家的组织关系证明文件,这是我三个孩子以及女婿的相关材料。最后——”

谢振华一口气拿出十几份文件,最后的几份,却是重如泰山,压得他心口发闷。

他把最后这几份拍在了桌子上:“这是谢叔凛和谢柏冲在原籍登记的新生儿出生记录,看清楚了,他们是同一个父母,这是谢柏冲四个儿子在民国时期的出生记录,这是谢叔凛和秋叶红的儿子谢振华的出生记录。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谢伯冲和谢叔凛兄弟俩随着家人背井离乡,定居金淮的户籍证明,这是谢叔凛结婚后抗战有功分到的住宅文件原件,这是谢伯冲在公社分到的属于他自己家的住宅文件备份,这是谢伯冲在人口普查时撒谎登记的五个儿子的户籍文件。好了,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你告诉我,我可以把他大儿子一家赶走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