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奴[七零](597)

作者:雪中立鹤 阅读记录

不过她不想留在院子这边, 徐莉这个人其实不复杂,她就是落差太大,心态失衡了,你要说她有什么坏心眼吗,那也不至于。

她就是太骄傲了,导致心思太重,只是霍恬恬这么四两拨千斤的,让她彻底从牛角尖里把自己摘出来了。

她清醒了,也懊悔了,早知今日,当初何必给老五媳妇甩脸子。

这会儿她肯定上赶着要报答霍恬恬,这么一来,会弄得霍恬恬也不自在,倒不如找个借口离开。

她不是挟恩图报的人,只要徐莉好好的帮张华把北美的公司打理好就行,其他的不重要。

所以,说完事情签完聘用合同后,她便走了,临走时各留了一千块钱差旅费给张华和徐莉。

至于徐莉的护照和出入境手续,夏晴早就帮忙办好了。

剩下去机场的事,那就交给他们自己了,成年人了,霍恬恬没必要事事周到,总该让她们自己历练历练。

霍恬恬走后,徐莉看着桌子上的护照和出入境文件,不禁红了眼眶。

千言万语汇做一句话,这老五媳妇,实在是太好了呀,这叫她无地自容,只能努力把事情做好,才不枉她的一番托付。

她赶紧跟张华吃了午饭,把锅碗洗了,便锁上门坐公交车往机场去了。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徐莉心中感慨万千,她看着下方到处是工地的城市,不禁握紧了双拳。

她会回来的,会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人才,好好报答老五媳妇的信任和知遇之恩。

三十公里外的地面街道上,霍恬恬挽着夏晴,一家一家查看着街头的店铺。

“晴儿你觉得刚刚那个供销社怎么样?”两人刚刚路过一家即将搬迁的供销社。

为了适应这两年涌入的大学生和务工人群,供销社准备搬到街对面去,那边有连着的六间商铺,都被供销社申请过来做新地址了,老地址这里只有三间店铺的门面,不过用来做服装店应该够了。

刚起步嘛,没必要开太大,再说了,那边的女工不全是熟手,纯靠手工制作的话,一个月的产量有限。

至于机器生产线,目前引进的一些现代化机器会用的人寥寥无几,霍恬恬还得找专业的人才过去进行培训。

比如电动裁布机,有了这个东西之后,服装的裁剪会大为省时省力,但这是加拿大人伊士曼发明的产品,目前国内只有浙江宁波那里有伊士曼的厂子,机器只能从那边订购,相对应的技术指导也得去宁波聘请。

所以前期的剪裁还是得靠手工,等这些技师到位了,才能迎来产业变革。

这么一来,前期的服装厂产量肯定不高。

不过不急,她不指望这个赚钱,只要不亏损,能给大院的军嫂们提供一条额外的就业之路就行。

夏晴也觉得那个供销社的旧址不错,只是对方要价有点离谱了:“租金一个月三百,那一年就是三千六百,太离谱,倒不如直接买下来。”

直接买下来的话,三间店铺的价格是六万,其实也能接受,算上后期的装修和布置,随声听这一项给与的十万分成可以抵消掉开店需要的资金。

不过这么一来,服装店到底登记在谁的名下呢?

目前的商业管理还不够规范,霍恬恬得跑一趟工商局,问问具体的规定再做决定。

好在下午的课可以调到晚上,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下,回学校调了下课,便骑车往工商局来了。

人家一听她是在校大学生,便摇摇头:“那不行,你一个学生搞这个做什么?到时候万一上头要求检查,难不成我们还要去学校找你?”

“我会安排人看店啊,这有什么的?”霍恬恬不理解,也没有政策说大学生不许开店啊。

那小领导却还是摇头:“不行不行,学生肯定不行,你自己都没有本事养家糊口呢,开什么店,万一到时候违背了规定,我们是罚你好呢,还是不罚你好呢?”

夏晴见不得这人狗眼看人低的样子,想跟他理论,却被霍恬恬扯住了。

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既然相关政策还是模糊不清的,那就不急于这一两天,等找个懂行的问清楚了再说。

霍恬恬扯着夏晴转身离开,没想到刚走几步,便看到齐应祯过来了。

他身边跟着几个小领导,正毕恭毕敬地跟他汇报工作。

见到霍恬恬,他摆了摆手,让小领导等等再说,随即笑着招呼道:“小霍啊,你过来有事?”

霍恬恬笑着点点头:“齐叔叔好,我来申办营业执照,不过那位大哥说在校大学生不能申请,所以我准备回去了。”

“谁说的?”齐应祯蹙眉,国家可没有这条规定啊。

他往这边办公室走来,身后的小领导们都一头雾水,不禁议论起来。

一个严肃中年男人嘀咕了起来:“这女人什么身份啊,居然能让老齐主动跟她打招呼?”

“她呀,我认得,小霍嘛不是,让老齐老来得子的神医!”一个老阿姨来了精神,“我上次陪我老妹去医学院看过病,就是她,错不了。”

“难怪老齐对她这么优待,原来是送子观音啊,哈哈哈。”一个年轻些的男人眉开眼笑,谁不喜欢跟这种女人打交道呢,能帮上大忙的呀。

对于老齐这样的人来说,什么钱财名声地位,都远不如一个儿子重要啊。

难怪,难怪。

一群人顿时对那霍恬恬刮目相看起来,即便她早就转身跟着齐应祯往那边办公室去了,压根听不到他们的吹捧。

办公室里,齐应祯严肃地批评了一通那个小领导,随后问道:“你们局长呢?把他叫过来!”

最终事儿就这么给办下来了,齐应祯让霍恬恬一周之后来拿营业执照,他还问了问开那服装店是不是想让家里亲戚多个赚钱的路子。

霍恬恬也没瞒着,实话实说:“我在部队大院旁边办了个服装厂,想让大院的军嫂们多一条出路,这个服装店就是用来销售服装厂的产品的。到时候报税的话,直接报给这边的税务局就行了吧?”

“嗯,报给这边的就行。不简单哪小霍,你有这个授人以渔的觉悟,一定可以把厂子办好的,好好干,争取做个五四青年标兵,正好给你的服装店打打广告。”齐应祯这是在明示了。

身后的小领导跟过来,帮着拍了一会儿霍恬恬的马屁。

霍恬恬离开工商局的时候,还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难怪大家都喜欢攀附关系,有人真的好办事啊。不过这可不是我主动找老齐帮忙的,应该不会被人议论吧?”霍恬恬还记得之前表舅舅说过,齐应祯有政敌想整他。

她是想小心驶得万年船的,也不知道今天这事会不会被人抓住把柄做文章。

夏晴安慰道:“怕什么,是他正好视察到了工商局,正好碰到了你遇到的事,我要是他,我就让报社写个文章,正好抓一抓典型,过一过明路。将来你要是做出成绩来,那也是他的政绩,要是你做不出成绩来,那也是他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是看走眼了而已。总之,他不过是帮你说一句话,好处却是多多的。你可别随便感动,这种老同志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了,赔本的买卖不会做的。”

霍恬恬松了口气,要是真的这样的话她就不担心了。

果然,当天的羊城晚报,就刊登了这条新闻,不过这则新闻不够详细,只是简单提了提这么个事儿。

等到了第二天,广州日报则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则消息,还说省里临时召开了有关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会议,接下来政府部门会在全广州市试点给大学生提供绿色通道。

他还成立了一个青年商协,但凡是有志之士,都可以拿着创业计划书找商协的人帮忙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并获得一定的政策上的帮助。

不过创业的款项就只能靠年轻人自己想办法了,目前省里财政吃紧,到处在搞建设,能提供的只有政策上的便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