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奴[七零](880)

作者:雪中立鹤 阅读记录

他还找到了几个BBS,在里面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

郑长荣乐了:“伊妹儿?那是什么?”

“就是电子邮件的意思。外婆也有,她经常跟她以前的同学联系呢。”花生递了张抽纸给郑长荣擦嘴,随后拉着他坐到电脑跟前,“爸你看,这是我认识的那个大厨,他每天都会把他做的美食拍照片发给我看,这几个是外婆的同学,外婆没有单独注册账号,直接跟我共用的一个号。”

“这么有趣,那我回头跟你妈说一声,让她给你也弄个相机。”郑长荣乐了,看来这因特网还真是个好东西,居然可以跟国外的人聊天呢。

想到这里,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花生:“你尽量不要透露个人信息,毕竟你爸我身份特殊,要时刻注意敌特分子的潜伏和引诱。”

“放心吧爸,外婆叮嘱过我了,她跟那些外国友人撒了谎,说我是她朋友家里的孙女。”花生特地翻开一段聊天记录,“你看。而且外婆说,我跟她共用一个账号的话,可以增加迷惑性,就算真的有人想顺着网络扒一扒我的身份,也会一头雾水的,因为我在互联网里的足迹之间毫无联系,比如外婆总喜欢看一些核物理相关的网站,而我整天研究怎么给你做饭。”

郑长荣哭笑不得:“这怎么叫毫无联系呢,研究核物理的人就不吃饭了?”

“倒也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和外婆在不同领域的论坛里面,通过发言讨论等行为展示出来的性格,那是南辕北辙的。就算真的有人对我们产生了好奇,也没有办法把这两个形象糅合到一起,强行合并到一起,只会得出一个错误的判断。”花生打开论坛,给郑长荣看了看祖孙两人的发言。

郑长荣笑了:“我怎么觉得,对方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呢。”

因为霍齐家的发言反倒是不如花生的成熟稳重,对方也许会以为是一个小屁孩对核物理产生了兴趣。

他放心了,这样确实可以迷惑敌人。

他伸了个懒腰,准备上班去了。

离开的时候反复叮嘱花生:“最近广州那边很乱,出现了很多飞车党,一旦被通缉,就爱往附近逃窜,你一个人在家千万小心,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放心吧爸,我不是小孩子了。”花生抬头,笑得灿烂。

郑长荣却不这么想,在爸妈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嘛。

所以他还是催了霍恬恬一声:“医院里忙完了没有?忙完了回来看着花生,孩子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我开了个学术座谈会,马上回来。”霍恬恬准备把产业园那边新研发出来的几种超声探头推广开来。

比如yin道彩超,这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发明。

以往给孕早期的孕妇打彩超,都必须要孕妇憋尿,有的从早上憋到中午,探头一探,还是看不出来什么,原来是患者早上起来没忍住直接一泡尿全尿没了,来了医院又要空腹做检查,憋尿憋得又慢又辛苦。

而一旦有了yin道彩超,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尤其是碰上急诊的时候,大幅度降低了延误病情的可能。

这会一开就是半天,不过现在孩子一个人在家,霍恬恬还是要尽快结束的。

她叮嘱了狗蛋儿一声,让它仔细照看着点,随后抓紧时间,把最后一点讲完。

回到家的时候,发现花生房间里居然没人,霍恬恬吓了一跳,退出房间一看,这小子在厨房炒菜呢。

这叫她很是意外,她走过去靠在门框上看了会儿。

花生炒完一盘子黄鳝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老妈回来了。

他笑着用筷子夹了一块:“妈,尝尝。我亲自挑的黄鳝。”

“你出去买菜了?”霍恬恬有些无奈,这小子最近沉迷做菜,对食材的要求还挺高,都看不上她买回来的那些,总是坚持自己去选。

今天也不例外,他笑着把黄鳝递过来:“是啊,我叫渔民老伯给我留的,这几条劲儿可大了,我两只手都抓不住,最后我实在没办法了,直接用抄网抄的。”

“切段的时候没伤到手吧?”霍恬恬无奈,孩子辛辛苦苦做的,怎么办呢,吃吧。

唔,一口咬下去,味道还真不错。

花生看到妈妈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这道菜做成功了,他笑着把手撇到身后:“没伤到手,好吃吗,好吃我给你盛一碗。”

“等会吧,等你爸回来一起吃。”霍恬恬看了眼厨房里没收拾完的菜,抓了个小马扎过来,帮忙处理处理。

花生却直接把菜从她手里拿开,还把她拽了起来:“哎呀,你就不能享享福吗?啊?快去玩会儿电脑,你今天还没扫雷吧,我都扫完了,快去。”

霍恬恬哭笑不得,这小子,跟训孩子似的把她撵出来了。

她能怎么办,只好偷一偷懒,饭来张口了。

哎,有个懂事的孩子就是好啊,当妈的没白疼他。

不过她还是有点好奇:“这才下午三点,你就做起饭菜来了,吃这么早是要上哪儿去吗?”

“没有啊,我想着我早点做,等会你可以带一些给弟弟妹妹尝尝。”花生笑着继续忙碌起来。

不大的厨房里,很快传来洗切剁拍的声音,菜籽油下锅,油一热,便爆发出食材爆炒的喧闹声。

葱姜蒜的香味随之扑面而来。

霍恬恬坐在电脑面前,由衷的笑了。

这就是烟火人间啊,真好。

第498章 第498章谋杀亲弟啦(二更)

大学开学的这天, 霍恬恬亲自把花生送了过去。

同行的还有霍齐家,霍润家。

霍齐家返聘回来做教授,霍润家则住在四合院这边, 潜心编写他的经济学著作。

至于深圳那边的产业园, 以及广州和其他各地铺开的摊子, 他都安排好了管理层, 暂时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霍恬恬推开四合院的门, 里面窗明几净,这些年虽然没人住,但一直会找人过来定期打扫, 所以孩子和两个长辈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不过,院子里虽然干净, 但也缺少了点生气。

所以她下午去了趟花鸟虫鱼的市场, 买了些花卉回来, 又按照当初种植园那里砌的金鱼池子, 一比一复刻了一个出来。

收拾完,她又买了十几条锦鲤回来。

金黄色的, 大红色的, 纯白的, 杂色的,鱼游浅底, 很是不错。

刚好天上下起了雨,噼里啪啦的雨点砸在荷叶上, 让这一处小小的鱼塘,仿佛穿过岁月的长河, 带着花生又回到了那个当初跟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起踩泥坑一起捉蚂蚁,一起喂金鱼的日子。

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他选择不断跳级往上升的时候,就注定了他要跟弟弟妹妹走向不同的人生赛道了。

不过没关系,不管相隔多远,他们永远是一根藤上的四个瓜,永远都是一条心。

这就够了。

“反正现在互联网很方便,妈你回去每天给他们十分钟的上网时间,别把他们逼得太紧,他们三个不如我沉得住气,绷太紧了反而不太好。”花生千叮万嘱的,像个老妈子。

当妈的笑着抱了抱他,这么大的小伙子了,都比妈妈高大半个头了。

估计照这个势头长到十八岁的话,肯定比郑长荣还高。

好事儿。

霍恬恬临走时留了张银行开给花生:“里面有一百万,你要是想创业做点什么,随便花,不够了跟妈说,大不了妈卖掉几个厂子。”

“谢谢妈。”花生抱了抱老妈,没有拒绝。

他知道,妈妈肯定也会给弟弟妹妹准备的,只不过他们还没到时候。

他笑着挥挥手,背上书包,去学校报道。

新生入学,校园里一片喜气洋洋。

花生很少能在一条路上看到这么多踌躇满志的人。

这大概就是顶级学府的精神面貌吧。

每一个人在路上,都在演绎一首高歌猛进的狂想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