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这都是命啊(295)

作者:夕拾满叶秋 阅读记录

杜笑笑知道他必定又一肚子话要嘱咐,未免耽误时间,她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道:“知道了,霍大哥不用担心,这青天白日的,我又只在县城内部活动,不会有什么事的,再者我也不是一个人去,我带着丫鬟的。”

杜笑笑说的丫鬟,指的就是之前在安城买回来的封兰兰姊妹俩。俩人来到杜家也有半个多月了,大的虽然有些孤僻,但处事沉稳,吃苦耐劳,身上的伤病刚好一些,就抢着干一些脏活累活,朱家婆媳现在对她几乎赞不绝口。杜笑笑暗地里也观察了几天,发现这个小姑娘身上有一股这个年龄段儿的孩子难得的毅力和耐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小姑娘似乎总是不太高兴,眼睛里有些杜笑笑也读不出的东西,很沉重,甚至有些灰暗。

而小的那个封蓉蓉,就更偏向于外向阳光,她年龄小,身子又弱些,很多姐姐能干的活儿她干不了,她也不急,就寻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做,又加上她嘴甜人乖,机灵乖巧,又常笑容满面,全家上下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她。

杜笑笑观察了两姐妹几天,就根据她们的特点就决定了她们两人的分工,封兰兰跟杜笑言,封蓉蓉跟杜笑笑,而且因为做丫鬟不方便叫全名,杜笑笑给两个人起了新名字,在名字前面各加了一个知字,封兰兰叫知兰,封蓉蓉叫知蓉。

她给两人分工时,其实没有特意隐瞒两个身份是一个人这件事,当着两人的面儿穿着女装进去,再穿着男装出来时,她以为她们至少会表现一点好奇或者纳闷,却不想两人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只是淡定的行礼,好像他们真的是两个人。杜笑笑当时就觉得,恩,这两个丫鬟选对了。

他们出发的那天,正好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大景朝的重阳节和现代不太一样,现代的重阳节又叫做老年节,过节的主体是老年人,但大景朝的重阳节又叫做兄弟节,是对应三月三女儿节设置的,主要过节的主体人群是年轻男性,准确的说,是青少年,即十二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男人,主要的庆祝活动和现代倒有点儿像,都是登高赏菊,会友喝酒,只是没有插茱萸之类的习俗,可能是为了区别于女孩子爱打扮的特性?所以女儿节配花带,兄弟节就耍光杆?

第151章

皇后接道:“可不是?不说慕瑜,单说这老圣亲王在世的时候,每次看到他,我都不好意思把这皇叔二字叫出口。”皇后本来勾着一抹笑,但说完这句话又忽然转到严肃道:“但话又说回来,年龄小归年龄小,先王爷的气魄和胸襟却是令人不得不敬佩的。要知道,当年太祖走的急,并没有留下遗诏,那么论理,其实是应该太祖唯一的子嗣老圣亲王爷接任皇位的,而且,他当时一直冲锋在前,跟着打天下的老臣中,也大抵都是拥护他的,只有那些太宗为了治理城镇后来招募的文臣和前朝属官,才倾向兄终弟及。

可是,先王爷为了朝廷稳定,早日止息战事,就毅然决然的以自己年龄尚轻难当大任为由让出了皇位,还带头,拥立了当时已年近半百的太宗为帝。

太宗感其大义,于是当下下旨,册封其为世袭罔替的超品亲王爵位,并破格启用‘圣’字为其尊号,并令,凡太宗后代子孙都需遵守世世代代,同坐王座,共享江山的诺言。

只是,言犹在耳,也不过才第三代的当今,就已经不能够践行自己的诺言,只把这圣亲王当成了仇人一样,时时警惕,处处提防,生怕人家抢了他的皇位,啧”皇后说到后面,脸上就不由自主又挂起一抹嘲讽,显示出明显的对今上的不屑。

“哎,这里面的是是非非,老奴不过是个奴才,实在不好插言,老奴只是可惜,先王爷与先王妃,都是那么好的人,却早早的就都去了,还有先前的那位世子,那真是精彩绝艳的人物,想当年还在京城时,是多少世家女子的春闺梦里人,却不想,哎,天妒英才啊”

“天妒?”周皇后挑了挑眉,又压低了些声音,才继续道:“到底是天妒,还是人妒,这事情还不好说,不过,不管真相怎样,就像嬷嬷刚刚说的,既已经过去,我们就只当那是天灾人祸,我啊,如今只管护好慕瑜那孩子,莫让他再步了他父兄的后尘,也就是了。”

方嬷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道:“娘娘,凡事莫要看的太透,不然,心里太苦。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啊。”

周皇后定定的看了她一会儿,然后笑道:“是,我知晓了。”

这边,主仆俩关于圣亲王府的几位主人的讨论刚刚告一段落,那边,被讨论的主角,圣亲王世子,顾慕瑜此刻已经到了自己府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