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这都是命啊(414)

作者:夕拾满叶秋 阅读记录

默默的摸鱼瞎混了两三个小时,杜笑笑和佘四月顺利度过了贵妃娘娘这边的宴会,最后只是象征性的得到了几块儿布料的打赏,就是传说中的安慰奖。林梓苓这边倒是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了贵妃娘娘的赏识,还结交到了另外两家文臣家的小姐,那两人志不在二皇子,一个看上了忠亲王家那位嫡次子,还一位则是忠义和亲王家的世子的,俩人在之前皇后娘娘的宴会上都已经有过明确表态了,所以跟林梓苓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今日本来是来刷贵妃娘娘的好感的,然后注意到了势头强劲的林梓苓。

林梓苓之前其实就因为她表舅的官位颇高而受到各方关注,只是当时局势不明朗,大家不知道各自的目标都在谁身上,所以彼此暗暗较着劲并不好攀交情,但经过了皇后娘娘这边的宴会,有想法胆子比较大的人就已经都把自己的立场端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不同的阵营以充实自己以后的关系网了。

尤其是志在宗亲这边的,因为和皇子之间不存在天然的竞争关系,所以她们的立场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得罪,若是看到希望比较大的种子选手就更要提前结交,像林梓苓这样儿的,自己本身就有后台又得到了贵妃娘娘喜爱,而且传闻中还得到了二皇子青眼的对象,就更不会放过。

这两个秀女的家世其实都算不上高,但杜笑笑也在之前时陌给的资料上看到过,两人的家里都是闲差,但所处位置是有好名声的地方。其中一个姓胡的,家里的父亲在国子监做监丞的。大景朝是架空的,有些官职的设置和真实历史有所不同,就像将军府,但有些地方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六部,内阁,再比如说国子监。

国子监是全国最高的学府,地位相当于那时候的清华北大,当然,也有不同,毕竟现在清华北大毕业的人可以直接出去就业,而且干什么的都有,但国子监里面的人却大多数都是要考科举走仕途的。但不管两者有多大不同,国子监是一个学校这一点并没有错,而监丞,就是这个学校里面的辅导员,而且这个辅导员不止监察学生的日常,也要监察教职员工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动态,若是这里面出现什么不和谐的音符,他是有权利直接上奏则给皇帝的,所以这个职位虽然只有正六品,但地位尊崇,一向是学问好品德也好的人才能胜任,因此,每一个成为国子监监丞的人都被默认是个品德高尚之人,文人讲究名声,这样的赞誉当然是很多文臣求之不得的。

天公作美,三月三那天是个梃晴朗的天气,杜笑笑穿一身鹅黄色的一衣裙,带着知兰知蓉一起出了门,她和彭夫人约好在城门口见的,要一起去凤凰镇和安城中间的一个有名的叫鸿佛寺寺庙上香祈福。

鸿佛寺因为寺庙内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大佛而闻名于整个大景朝,杜笑笑没去见过,但她想如果按照现代的景点来说,应该和乐山大佛有点儿像,大佛具体是什么时候雕刻建造完的,至今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大景朝建朝的时候,这地方就存在了,只是这寺庙一开始香火并不旺盛,但是后来却有一段儿很离奇的经历导致了它的地位比较特殊,那就是在太祖征战天下的时候,有一次中了敌军的计谋,带伤被追赶至鸿佛寺附近,被当时寺庙的住持所救,而且,住持还帮忙骗走了后面紧追而至的敌军,因此保全了太祖一行人。

太祖当时就承诺,以后大景建立之后,会将鸿佛寺封为国寺,住持封为国师,享朝廷世代供奉,但被住持拒绝了。但是太祖仍然记下来了,还嘱咐当时跟在身边的心腹,在功成之后要重谢鸿佛寺一行僧人,却不想,在功成之前,太祖就急病去世了,甚至没来得及登基。

之后朝廷之中忙着政权更迭的事儿,就没来得及处理这个问题,等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那位救过人的老住持也已经去世了,所以国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鸿佛寺僧人救人的事迹却也传扬了开来,即位的高祖也下令重赏了卧佛寺上下,敕了不少良田,还重塑了寺内除了大佛以外的所有佛像的金身,更御笔亲书了鸿佛寺门口寺名和大雄宝殿的匾额,派人千里迢迢的送了来,以示恩典。

所以现如今,鸿佛寺虽然不占着国寺的名儿,地位却很超然,算是大景朝范围内的第一佛寺,每年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们数不胜数,成了安城附近一大景点儿,只是佛门清净地,为怕扰了僧人修行,每到初一十五官府都会派人来维持秩序,所以虽然人多,但至今没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较之一般的荒山野庙,这里更加周全,所以很多女眷需要上香的时候都会先选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