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这都是命啊(597)

作者:夕拾满叶秋 阅读记录

杜笑笑倒没想到对方会是这么个反应,要知道别说古代,即使是现代来讲,她这样的做法也会被很多直男癌的人吐槽说是什么抛头露面不知检点之类的,更何况是封建自我的古代男人。

当然,杜笑笑相信顾世子不是那样肤浅的人,他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即使不能,也不会当面让她难看,可是却没想到人家居然直白坦然的说佩服她,而且还是异常认真那种,这对于那些眼高于顶的贵族而言,是多么难得。

杜笑笑觉得有点儿感动,没有人不愿意自己被夸奖和尊重,更何况这些都是来自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的人,好似曾经那些不为人知的辛苦和压力,瞬间就得到了抚慰。杜笑笑抿唇笑了笑,觉得对未来的生活,有越来越多的期待了。

按照正常来讲,她和逸安相依为命,当然只需要落两个户籍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却不是很方便。不方便在哪呢?在于她是个女的,且不说一旦落户的话她的性别一定暴露,到时候要跟霍氏兄弟如何解释。

别问她为什么落户不瞒着霍氏兄弟,他们一起到这个镇子,办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一起去的,那么,这件事情当然就瞒不过去,而且霍氏兄弟是有户籍的,他们只需要迁入,就是把户籍在当地官府落档,这样的操作,肯定是要比她和逸安完全黑户补办的简单的多,所以,这就是说,霍氏兄弟有很大可能是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一起办的。

但是这却不是她纠结的点,霍氏兄弟虽然与她关系不错,但到底不到影响她决定的地步,她是男是女,并不会改变什么,或者说,她不需要跟这两人交代。

她纠结的是如果她只落下一个女子的户籍的话,以后在外行走是很不方便的,大景朝是个被架空的朝代,男女大防也许并不像真实的古代那么严重,女性也是可以出门上街,抛头露面的,但是,这仅限于生活中,一旦涉及到正式的营生,比如说要经商读书,女子就不能参与了,必须是要有男人出面的。

杜笑笑和逸安现在在这凤凰镇安家落户了,以后的生活必然是要有营生的,总不可能坐吃山空,虽然说当初杜老太留下的一千两其实还剩下大半,只他们两个花的话如果省吃俭用其实也够对付一辈子了,毕竟他们所在的地方消费真的不高,有些百姓,也许一家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钱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不说别的,杜笑笑是肯定会供逸安去读书的,不说一旦逸安读成了之后,万一进入官场,上下打点,买房置地等等等等需要的钱数无法估量。即使不是这样,只说他高兴读个十年二十年的,这束脩书籍,笔墨纸砚,都是大花销。

第278章

顾世子说到这里,大抵想到什么不好的回忆,脸色黑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不过虽然她想尽办法,还是不能入府,所以后来就只好对外宣称是自己与我八字相克,要避让,以免对我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还因此,进了京郊的一处庵堂,说是要为我祈福。

她这一番动作下来,一些不知道真相的人,还以为她真的有什么慈母心肠,对她礼敬有佳,还有几个注重孝道慈善的老太君们觉得她这样,合适给自家的孙儿做继母什么的,想要给她拉红线,这些人家算不得豪门,但家底也算丰厚,她得了好处,就更加觉得这条路走得通,就时不时的对外传一些小事出来,也会派身边人上门来慰问,久而久之,外面就流传了一些她为了我多么多么用心良苦,多么多么委屈求全的传言。

这件事我当时知道时其实是想要让人去处理的,可是我姑母说,若是强制去澄清,只怕于我的名声不好,到底是血脉亲人,而且也可能给皇帝那边留下个我六亲不认的印象,不如随她去,反正都是些流言,也没有人敢真的来我这里求证。

后来几年之后,她得偿所愿,再一次嫁入了豪门,我也渐渐长成,戾气不那么重,她来走动,就只当个普通亲眷走动,逢年过节来往一下,平日里却互不干扰。”

他们出发的那天,正好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大景朝的重阳节和现代不太一样,现代的重阳节又叫做老年节,过节的主体是老年人,但大景朝的重阳节又叫做兄弟节,是对应三月三女儿节设置的,主要过节的主体人群是年轻男性,准确的说,是青少年,即十二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男人,主要的庆祝活动和现代倒有点儿像,都是登高赏菊,会友喝酒,只是没有插茱萸之类的习俗,可能是为了区别于女孩子爱打扮的特性?所以女儿节配花带,兄弟节就耍光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