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这都是命啊(658)

作者:夕拾满叶秋 阅读记录

这位万老爷出生在在前朝由盛转衰的时候,祖父是个贩粮食的小商人,不算大富大贵,但也小有家资。只是家里孩子比较多,一共五个儿子,二个女儿,所以分了家之后,每个人就不多了。

万嘉才的父亲行三,不长不幼,他自己又性子老实,所以最后分到手的东西就更少了,只有一家小小的杂货铺。

本来若是人口少,一家杂货铺也够用,但万嘉才家里他这一辈儿一共五个孩子,四女一男,再加上他父母两个大人,一家子七口全靠这一个铺子,时间一长就有点儿拮据。

于是万嘉才七岁的时候,他父亲打算再做些别的生意,他们那边做生意的时候讲究要请风水先生帮忙算一下财运,他父亲于是也请了一个,顺便请这位先生帮忙给他们全家人批了一下命,结果这一批命出事了。

那位风水先生说,当时七岁的万嘉才是个天煞孤星的命盘,刑克六亲,克夫克母克妻克子克兄弟姐妹,只是因为他现在年岁还小,气运不高,所以家里人还没有伤到性命,只是有些小伤小痛,甚至连他自己的身子,也是三灾六病,不得安生。”

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皇帝就出了招民告示,号召百姓们回归故乡,重建家园。而且为了鼓励百姓的积极性,更是推出了包括减免税赋,鼓励农桑等惠民的一些政策,政策覆盖面很广,其中就有一条关于简化户籍落定手续的政策,政策规定,凡欲落户镇县的,只需要找到当地一户居民作保,并提供一两银子的保证金,即可落户当地。如果在当地有房屋地产或者店铺生意的,更可以将亲属迁入。这政策,其实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百姓们,拖家带口的在同一处定居,这样,也可以使得百姓们更加安定。

由此,杜笑笑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落下来,但她现在却有些纠结。纠结什么呢?纠结落户的个数。

按照正常来讲,她和逸安相依为命,当然只需要落两个户籍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却不是很方便。不方便在哪呢?在于她是个女的,且不说一旦落户的话她的性别一定暴露,到时候要跟霍氏兄弟如何解释。

别问她为什么落户不瞒着霍氏兄弟,他们一起到这个镇子,办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一起去的,那么,这件事情当然就瞒不过去,而且霍氏兄弟是有户籍的,他们只需要迁入,就是把户籍在当地官府落档,这样的操作,肯定是要比她和逸安完全黑户补办的简单的多,所以,这就是说,霍氏兄弟有很大可能是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一起办的。

但是这却不是她纠结的点,霍氏兄弟虽然与她关系不错,但到底不到影响她决定的地步,她是男是女,并不会改变什么,或者说,她不需要跟这两人交代。

她纠结的是如果她只落下一个女子的户籍的话,以后在外行走是很不方便的,大景朝是个被架空的朝代,男女大防也许并不像真实的古代那么严重,女性也是可以出门上街,抛头露面的,但是,这仅限于生活中,一旦涉及到正式的营生,比如说要经商读书,女子就不能参与了,必须是要有男人出面的。

杜笑笑和逸安现在在这凤凰镇安家落户了,以后的生活必然是要有营生的,总不可能坐吃山空,虽然说当初杜老太留下的一千两其实还剩下大半,只他们两个花的话如果省吃俭用其实也够对付一辈子了,毕竟他们所在的地方消费真的不高,有些百姓,也许一家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钱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不说别的,杜笑笑是肯定会供逸安去读书的,不说一旦逸安读成了之后,万一进入官场,上下打点,买房置地等等等等需要的钱数无法估量。即使不是这样,只说他高兴读个十年二十年的,这束脩书籍,笔墨纸砚,都是大花销。

有人说,哪有这样的,如果读个三五年读不出来,干脆就改行啦,怎么可能读个十年二十年?但其实,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现状下,别说二十年,三五十年的也不少啊,一般来讲,只要家里有条件,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放弃科考的,毕竟,不说赚多少钱,只说社会地位来讲,士农工商,士大夫是排在第一位的,成为一个官员,是改变一个家族命运和以后所处阶层的最直接的办法。

这个数字老实说有点儿超出杜笑笑的意料,若是表演能成功,自己会因此得到关注,甚至示好这件事杜笑笑是有预料的,但是来的这么快,人数又这么多倒真的出乎她的意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