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这都是命啊(707)

作者:夕拾满叶秋 阅读记录

逸安因为又见到了母亲的灵柩,心情一直很悲伤,这几天连饭都少吃,杜笑笑怕他这样对身体影响太大,每天都在愁怎么劝他多吃点儿。

好在还有李志虎,李志虎是个妙人,年龄不大,但能言善道,很会安慰人,而且因为他也是年幼丧父,和逸安也算是同病相怜,所以倒是渐渐将他开解的平静下来。

于是等到他们赶路回到凤凰镇附近的时候,逸安虽然还是有些悲痛,但已经大致恢复到平常的样子了。

这边预备要迁葬进去的墓地是杜笑笑之前就选好的,在凤凰镇镇郊,靠近鸿佛寺的方向,环境清幽,依山傍水,最重要的是,可以很容易看到他们在镇子中的宅子,就向她之前许诺过得,这是个可以守着逸安成长的好地方。

请了风水先生看过日子,杜笑笑带着逸安一路郑重的安葬了刘妈妈,然后又请了鸿佛寺的僧人,连做了半个月的法事为其超度,又给之前在庙里为那三个做替身的尸体立的往生牌坊填了供奉,这件事才算是处理完毕。

因为路上赶得急,都忙完了时两个小的其实还有两天假期可以休息,杜笑笑也不给逸安再安排事做,只让他全力放松,转换心情。

逸安知道她的苦心,于是也不拘着自己,去了霍家约上冬儿一起逛街,冬儿看到他很开心,两个小家伙一拍即合,带上各自的书童一起出门了。杜笑笑见他离开,自己也放下心来,这才开始盘看自家的生意,她走了才不到一个月,家里又有朱大成和霍林双重保险,自然没什么意外的,不管是新开的千滋百味楼还是之前约好分成的几家铺子都运行良好。

唯一有些不同的,就是每家铺子的收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事儿杜笑笑不用问就知道为什么,还不是安城建行宫的事情带来的影响,只是讲真,杜笑笑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快就见了成效,毕竟,那位负责督建行宫的什么世子还没到呢。

是的,还没到,虽然他们去往京城的时候对方就已经在往这边走,但是因为对方还有代天巡狩的职责,每到一个城镇都要停留勘察,所以耗时颇长,再加上仪仗队伍庞大冗长,每每行动都麻烦的不行,哪里比得上杜笑笑他们轻车简从,快马加鞭,不夸张的说,杜笑笑他们打了个往返的时间,那世子的队伍连单程的一半都没走到。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时间差,杜笑笑才好安排很多事儿,她想了想,先跟朱大成吩咐了让他把李志龙叫回来,李志虎因为舟车劳顿,暂时留在府内休养,本就没让他回去,所以现在再把李志龙叫回,李氏兄弟就都留在了大宅,杜笑笑现在身边缺人,打算让他们回来做个管事,帮朱大成分担些,至于庄园那边,就暂时交给了胡氏兄弟做主,这样安排虽然有些匆忙,但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样的好机会错过就没有了,而训练教导,可以在实践中进行。

自己这边人手调派好之后,杜笑笑又想着通知霍林,霍林做的是货运生意,这样的消息对他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影响是好释坏却还不能确定,毕竟,他的货运队才刚刚起步,还不成规模,若是利用好了,可以迅速壮大,若是利用不好,则很可能被排挤倒闭,毕竟,能看到这机会的人,不是只有他们自己。

所以杜笑笑叫了霍林来一起商量,看看怎么处理这件事,又综合了罗瑞锦和严术这样人的江湖经验,林泽渠还在守孝,不方便出门,不过杜笑笑还是给他去了信,毕竟林泽渠是未来的能臣,他的眼光和想法,总会有些与他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的。

几次三番的研讨之后,杜笑笑和霍林决定,共同开一个新的生意,贩卖建材,安城要建行宫,建材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是没有水泥和混凝土的,所以用的建材大多数时木料和石料两种。

这种东西,每个朝代处理的方式不一样,有时候是自己开采,也有在当地就近采买的,大景朝建立的时间不长,可能是出于施惠于民的想法,也可能根本就是统治者不愿意军队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反正吧,最后选的是第二种,就是就地采买,这就导致,很多商人都会在朝廷有什么需要建设的工程的时候努力争取皇商资格,就像是现代政府工程招标一样,不过现代招工的除了建材,还有施工队,可是大景朝的朝廷工程建设施工队是自己的,而且对于皇家的活计,他们连民夫都不会征用,用的都是军队里的兵卒。

杜笑笑也不在意没人搭理,带着知兰慢悠悠的晃上了书坊的二楼。和之前刚出京城去买地图那个无名镇子上的小书坊不一样,这家的货全的多,两层楼都是双面的书架,满满的都是书籍图册,杜笑笑想应该是挨着安城的关系。随手拿了一个话本子在手里随意翻看,杜笑笑一边还在盘算到底应该做些什么生意,可是还没等想出个大概,就听见楼下面传来吵闹喧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