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这都是命啊(819)

作者:夕拾满叶秋 阅读记录

那老者闻言却没有立刻出声,反而对着杜笑笑定定的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突然笑道:“恭喜公子,你已经答过了两道题,而且答案都很完满,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题了,请您随我来。”说完,转身就朝书房的方向走。

杜笑笑一愣,随即快步跟上,但便跟着走还是忍不住问道:“老丈,您说我已经过了两道题?我能问一下我是怎么过的么?”

那老者似乎是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一边维持快走的速度,一边回道:“公子聪慧,不如猜上一猜?小老儿只给你一个提示,态度。”

杜笑笑对着棋盘瞪了好一会儿,但也知道自己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叹一句到底是没有缘分,就开门走了出去。

第368章

杜笑笑知道这事儿这时候的很多人应该还理解不了,毕竟,这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经营模式,有点类似的股份制。大景朝的存在是一个架空的时代,关于做生意这种事,都是遵循古法的,都是最简朴的买卖关系,人们更习惯于那种固定的稳定的收支模式,类似于收租。所以像杜笑笑这种明明可以坐等收钱,却要跟人家一起负责盈亏的方式,其实在他们看来是有些理解不了的。

理念不同,杜笑笑不太好跟他解释这里面共同经营的原理,就简单跟他说这样的模式其实比较保底,一来商户多了流动资金,挣到钱的可能性大些,自己跟着挣钱的机会更大,二来,若是商户不挣钱,自己有保底也赔不了多少,却能因为在困境时帮了忙,结下不少善缘,三来,她看好凤凰镇的发展,只要镇子发展的好,以后这些铺子都会赚大钱,自己自然也跟着挣钱,这样的模式,不需要出现钱也不需要操心,却能最大化的把自己的钱投到更多的铺子里。

朱大成听完了觉得很有道理,少爷这么做虽然暂时看不到回报,但毕竟不伤筋动骨,少爷前一阵那大片地才是自家的根本,几个铺子的租金而已,不如拿来结交人脉。再者,现任县令官声极好,说不定以后真的能有不错的发展,到时候,少爷的办法就比单纯收租金要合算的多。

朱大成这边盘算什么杜笑笑不太了解,她现在想的是自己对于凤凰镇会发达这件事猜想的依据,其实她觉得凤凰镇以后会发达的依据很简单,就是因为书上写的啊。书上其实并没有关于凤凰镇的详细记载,因为这个地方太小了,但是却介绍了关于安城的事儿,而这件事儿还跟前几天才从家里走掉的林泽渠有关。

之前说过,林泽渠以后会位极人臣,成为一代权贵,而他在政绩上最主要的几件事,就是关于安城的建设,当然,他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报故土养育之恩,而是很简单的为了显摆,之前不是说过,林泽渠在父母以及祖父母相继去世之后,受过很多人挤兑为难么,所以他后来提议建设安城,其实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可以左右这个地方命运的能力,以前所有难为过伤害过看轻过他的人,此刻都要受他的恩惠,听他的安排,他享受这种成就感。

当时出题的老家人说,老主子说了,虽然园子卖掉了,但该留的念想还是要留下的,所以把牌匾做了棺材的一块板子钉上了。所以杜笑笑才要重新起个名字,那院子风景绣致,还有很多漂亮的石头造景,杜笑笑于是给它起名叫做琳琅园。

但是名字起好了,杜笑笑还需要找个人题字,她自己的两笔字虽然比起刚穿来的时候要强上很多,但到底不够大气,若是写在牌匾上挂在门口,会显得不够庄重。其实朋友里字写的最好的当然是林泽渠,但他还在守孝,虽然杜笑笑并不在意这些,可是林泽渠却怕有所冲撞,不肯动笔,所以杜笑笑要再找个人。

但一时倒是没什么好人选,杜笑笑不想出门去找那些所谓的书画圣手,毕竟是要挂在自家大门上的,想有点儿意义。本来找宋大人也是可以的,但她这是私宅,不比千滋百味楼是明面儿上的生意,如果请宋大人,难免有攀交情之嫌,纠结了好几天,后来还是偶然看到一张严术写给朱大嫂调理的方子,才想起可以叫他来写。

严术本身练的草书,还是那种很张扬的狂草,这种字懂得欣赏的人会觉得很漂亮,不懂欣赏的人完全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写牌匾的话就不太合适了,所以杜笑笑一开始没打算请他,直到看到方子才知道他还会写隶书,他的隶书笔力雄浑,端正大气,正适合用在门楣上。

于是杜笑笑亲自过去请他给提了字,又找了好的雕刻师傅帮忙雕了牌匾挂上,然后终于在十月初六那天,正式搬入了琳琅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