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795)



后世对此做出了总结:“华夏人的政治,只有华夏人懂。别人无法复制。”

简单,直白。

楼大总统再度变成了楼大帅,联合政府内部本欲为其留一官职,却被楼大帅拒绝。

“既然要退,就退得干脆利索点。”

《名人》杂志又对楼大帅做了一次专访,几名总统候选人的访问也没落下。让人觉得意外的是,除了楼大帅,竟然是马庆祥那期的专访销量最好。

究其原因……实在是马家人的“集体照”太出彩。

这个道理,和用楼少帅的照片做封面一样。旁人想要效仿,也是学不来的。

五月下旬,轰轰烈烈的总统选举有了结果,司马君以微弱优势战胜其他候选人,成为了华夏联邦第三任大总统。

原宣传部部长周炳勋就任副总统,宋舟在总统选举中失败,却出乎预料的成为了国务院总理。教育部部长陶德佑以年老体衰为由辞去公职,余生致力于民间办学。

同时辞去部长职务的还有原外交部部长展长青。

往事已矣,却不是不留痕迹。为国为民,展长青才能与司马君共事八年。该做的,能做的,全都做了,如今想走,没人能拦住他。

华夏国家银行总办白宝琦也有去意,因为白老的一封电报,最终留了下来。

新总统上任,楼大帅无事一身轻,六月初携家眷乘车返回关北,楼少帅和李谨言亲自到车站迎接。

火车进站,车门打开,楼大帅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着楼少帅的肩膀,大笑三声,“儿子,你爹我又回来了!”

楼少帅和站在一旁的楼二少同时面无表情的看着老爹,李谨言的表情也相当精彩。

看看若无其事的楼夫人,李谨言不由得惭愧,论起处变不惊,他果然还差得远。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华夏总统选举期间,邻国同样不平静。

苏俄上层的权力竞争更加激烈,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这种权力争夺明显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弗拉基米尔的劝说毫无作用,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结成了同盟,共同对抗威望日盛的基洛夫和他的同伴布哈林。

哪怕不再是红军缔造者,托洛茨基在军中依旧有相当的影响力。伴随着领导层的争夺,苏军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这种情况十分糟糕,严重到可能会致命。

通过安插的间谍,白军获悉了莫斯科目前的混乱局面,经过商讨,高尔察克亲自率军队,同邓尼金的部队联合向莫斯科进军。

参与行动的还有沙皇时期的哥萨克第九骑兵团,团长谢苗诺夫和北六省戍边军们算是老相识。

苏俄仓促间应战,接连失地,托洛茨基效仿基洛夫之前所做,登上装甲车开往前线鼓舞士气,效果却并不大。

与此同时,四月初便开始集结的乌克兰和波兰军队,趁苏军和白军鏖战时,将乌克兰境内的苏军全部赶走,占领了基辅。他们是否和高尔察克的白军是否合谋暂且不论,趁火打劫却是一定的。

白军的攻势十分猛烈,车里雅宾斯克,乌发,喀山接连被攻陷,速度最快的先头部队已经逼近了莫斯科。

高尔察克的指挥部就在前线,他有种预感,是否能战胜苏军,成败就在此一举。

生死存亡之际,一切的权力争夺都被放在了一边。

苏军派出布琼尼和图哈切夫斯基领导的部队守卫莫斯科,伤势痊愈的喀山,奉命迎战波兰和乌克兰组成的联军。

同样身为华夏情报人员的苏军上尉,已升任少校,继续在喀山手下担任参谋一职。

“真留在这了?”

“恩。”

“不想回家?”

“想,做梦都想。”喀山骑在马上,刻意蓄起的胡须,让他和布琼尼成为苏军中最着名的两个大胡子,“但是,我留在这里还有用。”

黑海的海面上,苏军舰队同白军及英国的联合舰队展开海战,战斗规模远远比不上日德兰大海战,却一样的惨烈。

苏军与白军都期望能彻底战胜对方,但是,出现了变数的历史,注定这场内战还将继续打下去。当双方都无以为继时,两个政府并存的情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改变。

双方打得正热闹时,西伯利亚政府和苏俄政府驻华代表也积极活动起来,苏俄想从华夏购买武器,高尔察克则希望华夏能直接出兵加入干涉军。

双方都许下了各种承诺,西伯利亚政府甚至愿意再让出一部分国土。

上一篇:误入正途 下一篇:再生之杨林

来自远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