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184)

顾益纯一天之内嘲笑完了徒弟再看师弟着急,真是圆满。该说的还是要说:“脩之是个好孩子,外冷内热。你也能看出他的本事来,再一犹豫,可叫人给订走了。阿琰虽小,也不是让她现在就嫁。比这还小的,两家约为婚姻也不少见。脩之的本事,再有你我扶持,池氏重振家声也不是不可能。他家人口又单纯,阿琰……不会吃亏。只有一样可虑,他在父母上头,有些欠缺。”

顾益纯分析得客观,说得也含蓄,话语中还透中比较看好这一对的意思来。池脩之这么抢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也是他为什么分这么关心小儿女的心事。

世家自有一套评价系统,池氏这样的,前前后后沉寂了百年的家族,评分已经被降级,早不是当年的一流名门,仅存一段辉煌过去而已,实谈不上炙手可热。哪怕自身有为,背后没个宗族,很多人也不愿意要他当女婿。只因背后靠着顾益纯,隐隐与郑靖业、庆林长公主,还有已经隐形了的名士季繁一系挂上了关系,这才成了抢手货。

东宫是看中池脩之这个人么?可不见得,根本是看中了他背后的靠山。与这样一群利益集团牵扯在一起,池脩之本人想不发达都得失宠了才行。

池脩之现在萝莉控着,如果郑靖业一直这么钓着他,三年、五年还行,再久,不定生出什么变故来。到时候顾益纯也得为难,担心师弟和徒弟有了芥蒂。池脩之父母双亡,确实是个缺陷。不过这一点在郑靖业这里也不算什么,郑靖业就是幼年丧父,婚后不久又丧母。

“他与阿琰素熟,也说得到一起,凭着这一份情份,日后日子也过得和气些。”为什么表哥表妹的配对这么流行?为什么公婆被称为“舅姑”?知根知底,又有先前的亲戚情义在,只要一方不太过份,另一方都能包容。

第八十九章 必要遇一两个仇人

郑靖业不是个会犹豫的人,此时却没有下决断,顾益纯说的样样在理,只是女儿年纪还略小。“我再看他几个月,明年必有答复。”

“成。”

顾益纯看人神准,郑琰确实不是个吃亏的主儿。

皇帝仅存于世的兄弟有两个,一个是卫王,另一个就是曹王。这两个人能活到现在,完全是因为老实。卫王不问政事,只管风雅。曹王比他还隐形,年轻的时候就是个老实头子,年老了更是低调得令人发指。

再隐形他还是存在的,尤其是他的儿女也要结婚。曹王家最热闹的也就是给儿女议婚、办喜事的时候了。

曹王为人老实,小老婆没有卫王多,儿女却是不少。现在到了适婚年龄的共有三子二女,曹王身体不好,年纪比他皇帝哥小,药比他皇帝哥吃得多了好几倍。京中的氛围诡异,他的脑子没理出个一二三来,只是本能觉得不对。他也有应对的办法,把儿女婚事扔给孩子他大伯。让皇帝去安排是最保险的!

皇帝年轻时断手断脚颇有壮士解腕的风范,到老却很念旧,对兄弟姐妹不是一般的好。又因为亲自把齐王扔出京,勾起旧年断手断脚的恐怖回忆,对曹王格外照顾。曹王又从不惹事,皇帝听了曹王所请,大方地道:“这个容易。”

女婿好选,曹王的要求也不高,皇帝常见朝臣,想了一想,一划拉,郑琰就多了个六嫂。这位封的郡主,是曹王继妃所出,年方十六,长相不顶美却也能看得下去。

郑琰五嫂郭氏与这位郡主是表姐妹,听了就说:“他们那一家子里,她算是脾气好的了。”

杜氏道:“人好就行。”才不在乎她脾气好不好呢!多坏的脾气也收拾得了,过不下去就离婚呗。

于是两处走程序,因是皇帝做媒,哪家也不能反悔,八字都是意思意思地合一下算完。还要到宫里走一趟,谢一回恩,大家亲戚聚会一下。

又因皇帝还答应了曹王帮他说儿媳妇,苗妃自告奋勇组织一次活动,皇帝也答应了,昭仁殿里就热闹了起来。苗妃是主人,淑妃、贤妃两个平时极少踏足昭仁殿的都过来了,还有各王妃、公主、郡主……数得上名号儿的都到了。因为是做媒,苗妃就申请让各家夫人带着女儿进来,而不是限定必须有封号的才能来。

一时花团锦簇。

郑琰发现,凡她没注意的时候,必要遇一两个仇人。

前面说过了,郑琰在大场合也有几个小尾巴。苗妃又存了当媒婆的心思,说媒什么的,那当然是要拣对自己有利的说,郑琰与她的小尾巴作为亲苗妃系也理所当然地出现了。苗妃还没傻到让郑琰嫁曹王家,明显的郑靖业看不上,但是呢,有郑琰在,不利于己方的事儿,多半要被这丫头搅黄掉,这自是苗妃所喜闻乐见的。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