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848)

杞国公也不开心了:“殿下,息怒,娘子,好好说话。除了一本《氏族志》,殿下还有别的反对理由吗?”

卫王道:“看来,贤伉俪是知道此事的?那咱们朝上理论吧。”

杞国公连忙拉住卫王,低声下气地问:“总要让我死个明白吧?这孩子为什么不行呢?殿下又看中哪家闺秀了呢?母仪天下,看的是孩子德行,不是吗?”

卫王心说,看皇太后那德行,我能放心吗?话不投机半句多,卫王拂袖而去。

莒国夫人也卯上了:“我就不信了,这事还能听了他的!”风风火火准备着礼物、准备着车马,她开始走亲戚。宜和大长公主姐妹那里是攻略重点,这两位辈份同样很高,还是卫王亲妹妹。又有,她还准备了大量的礼物,准备送给杜氏和郑琰等人,方便为她游说。

不久,昭仁殿里就传出了确切的消息,徐莹指名道姓地表示,希望她侄女徐欢嫁给萧复礼!

朝野炸开了锅!

这年头没啥“外戚不得干政”的说法,相反,由于一直是世家做外戚,外戚的声望还挺高。名门望族想一家连续两代把持着皇后的位子都比较困难,杞国公家居然有这样的计划!都不用开会,世家就开始喷了。

和气一点的如顾崇,说萧复礼才十一岁,一点也不用着急:“天下淑女多矣,何妨细细择其优者?”话里话外还是说,徐欢不够格。

毒舌如李神策直接就开喷:“圣人年十一,徐氏女年方八岁,及笄尚需七年,成婚之时圣人已年十八!我只怕到时候皇后把被圣人临幸过的宫人又给发卖了!”

作为帝师,楚椿说话比较斯文,也是咬住了出身:“徐氏寒微,岂可正位中宫?”

卫王得了世家的支持,也一力反对,并且表示:“皇太后言母为儿择媳,此是家事。然而皇后之尊事关天下,又关血脉,实是国事。不如皇太后选自己的儿媳,我们选自己的皇后?徐氏女可入宫,不为后。”

徐莹寸步不让,指称:“你们就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萧复礼心里是不想娶徐家女儿的,他都没想过要娶媳妇的事儿,人家还没成年啊!于是一推二五六:“我年幼,皇太后与诸臣商议着来。”他也没心情去管这些事情,他早看明白了,这事儿现在由不得他作主,不如抽空去看看生母钱氏——她病还没好呢。

朝上争成这样,钱氏一病不起,钱氏这绝对是心病,虽然萧复礼已经不是她的儿子了,好歹也是她生的,眼珠子似的疼了这十二年。

她能为了萧复礼忍受着不能多见面,也能看着儿子管别人叫娘,到底是过继给人家才能有的大好前程。徐莹对她也还可以,物质生活也没缺,虽然也有意无意地隔离一下她与萧复礼,但是对钱氏来说,这些都是正常的,可以忍受的,自己母子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不少,她也感激徐莹的。

然而泥人还有三分土脾气,钱氏的逆鳞就是萧复礼。时人观念,就是娶妻要娶世家女,徐莹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徐氏女钱氏也见过的,不能说不好,可她心里就是膈应啊!

越想越坑爹。她能理解徐莹的想法,却不代表能接受。这位皇太后年轻时做过什么鲁莽事儿,钱氏是记得真真儿的。当时钱氏也年轻,在承庆王府也过得算无忧无虑,没事八个卦。其中就有当时还是王妃的徐莹把侍婢卖掉的大新闻。

这样人家里出来的女孩子,给你当儿媳妇你要啊?

虽然徐莹不断把侄女弄进宫来学习,看着学得也不坏,可钱氏还是担心,天下淑女何其多,皇后应该从世家里选,不是吗?纵使不是世家,好歹给个没“家族病史”的啊!谁知道这些女孩子是不是“现在珍珠,以后鱼眼珠”?当年徐莹的名声也很好,又孝顺又懂事的,然后呢?

可儿子已经不是她的了,婚事她更插不上嘴,眼见皇太后跟朝臣死磕着,她是知道徐莹的硬脾气的,你说这一拖二拖的,真能拖上个几年,孩子来等着娶媳妇儿呢。到时候要是不娶徐家女儿,弄个别人来,皇太后不开心,又得生出多少事端?婆媳不睦,媳妇是要吃亏的,儿子也要受夹板气,钱氏担心儿子!

她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人,遇上这件事儿,她是真的束手无策的——她能影响谁呢?

思前想后,她也只能向一个人求援——郑琰。

钱氏心里倒是觉得池春华很好的,池氏也是名门,虽然《氏族志》改了,但那本“勋格”在广大人民心中毕竟不如耳濡目染许多年,挂在口上的老世族得人心。池春华长得好看,学问也好,还讨人喜欢,人也聪明,整个人笑盈盈的,后台也很硬,她要做了阿元媳妇,阿元也能被带得开朗吧?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