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裘(130)


陆怡贞虽然不是春雪社的常驻成员,可是春雪社的每一社都是广邀众闺秀的,这次既然是在陆家办,陆怡贞自然没有道理不参加。
陆怡贞的画陆湛也拍了下来,但是出价就低了许多,毕竟陆怡贞的水平一般,他这个哥哥若是出价太夸张,不仅不会让陆怡贞扬名,反而可能起反作用。让人觉得陆怡贞的画并不怎样,全是他哥哥出价哄抬起来的。
按照作画的水平和拍得的银钱的排名,陆怡贞的画自然没有进入前十二。这样的画自然也不适合流落到别人的手上。
在卫蘅暗自恼怒陆湛的时候,隔水相对的嘉树堂中,陆湛也微微皱了皱眉头,细想下来,他缘何看着那幅画就想起了卫蘅,还出千金买了下来?
为美色所迷?陆湛觉得倒也不至于。不过卫蘅实在不适合当一府的冢妇,她那样的容貌,若是生在差一点儿的人家那简直是毁家灭族的祸水,而上京城勋贵府中的冢妇需要面对各种应酬,陆湛以为,卫蘅还是少出门得好,此其一。
其二么,卫蘅的脑子也不太适合,容易冲动,从她箭射拐子就能看出一二,做事不够圆滑,否则也不会“狗拿耗子”了。大小姐的脾气颇重,表情太丰富,总之,实在不适合当冢妇。
而这会儿,陆湛还不知道,那幅“狗拿耗子”正是出自卫蘅之手。
当消息传到嘉树堂,得知是卫府的三姑娘拔得了头筹,陆湛也不担心木老夫人误解他的意思,因为陆湛知道,他的母亲楚夫人是肯定不会接受卫蘅当儿媳妇的。
至于周月娥和卫萱的画,陆湛都认了出来,这二人的画风都带着浓浓的她们老师的风格,想认不出都难。所以陆湛根本没有拍下的打算。
陆湛虽然还没有进入官场,可是他之所以以勋贵之身而寒窗十年,为的就是走翰林而入阁的道路,他有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他并不认同周阁老守旧的政治观点,至少在海防上他们的意见极端不同。
可是陆湛现在还太年轻,若是做了周家的孙女婿,就难免会被打上周派的印记,以后他行事就有了束缚。
其实陆湛前两届都没有参加会试除了年纪太小之外,还有另外的考量。前两届的会试的主考,一是周阁老本身,一是周阁老的得意门生,过去的礼部侍郎。在大夏朝的官场上,有不成文的两种具有极大约束效力的关系。
一是同年的关系不能违。彼此都要互相照应,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谁若是标新立异,那就会被视为士林的叛徒,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二就是师徒的关系不能违。学生是绝对不能同老师对着来的,一旦陆湛参加了前两届的会试,那么他就是周阁老的门生,那他就不能有和周阁老不同的政治观点。至少在关键事情上,绝不能和他的老师唱对台。
永和十一年这一年的会试,陆湛早就收到了风,出任会试主考的八成会是新上任的礼部尚书王琰。
至 于卫萱,则更不在陆湛娶妻的考虑范围内,他若是将来想入阁,那么他的妻子最好不要是外戚,而卫萱的亲姨母就是木皇后。当然卫萱本身是具有很多优点的,容貌 上乘却又不过分突出,温雅大方,遇事沉着,心性也好,没有普通小姑娘的骄矜和大小姐脾气,只是才华太过突出,这让陆湛产生了和木老夫人一样的顾虑,真怕再 出个他母亲那样的人物。
而周月娥这位自觉能稳稳成为陆家三少奶奶的姑娘,大概想也没想过,陆湛根本就不会考虑她。对于陆湛这种人来说,儿女情长从来不是他会考虑的事情。
可是陆湛还是害惨了卫蘅。卫蘅的画其实哪里值得了千金,就是卫萱的画也值不了,若是这次春雪社的画拍出个一、两百两,卫蘅也不会这样难受了,但是陆湛千金买画之后,后面卫蘅再出去做客,那些人就可着劲儿地夸她画好。
原本在容貌之外,多了一点儿值得人称道的才华,卫蘅应该很高兴,只可惜名不副实,搞得卫蘅成日里就像做贼一般地心虚,生怕别人要看她的画,然后心里再感叹:也不过如此。
所以卫蘅现在每天写字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全部改成抱佛脚地学画了。好在葛氏的画艺很不错,还可以指点卫蘅一二,但卫蘅还是得赶紧拜个名师才行。
何氏这几日可是春风得意,没想到卫蘅竟然在作画上面压了卫萱一头,还有比这个更打大房脸的么,何氏的嘴巴都咧到耳根子后面去了。听得卫蘅说要拜师学画,何氏哪有不同意的,叫丫头开了后头库房,将作画的工具、颜料,一股脑儿地全送到了卫蘅的书房里。

明月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