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裘(360)

老夫人一下就想到了卫蘅,听说如果不是因为靖宁侯府势大,何家就会以“无出”之由休妻。老夫人不得不猜测,陆湛是不是在暗示,他依然属意卫蘅?

不提齐国公府的背景,就只是陆湛这个人,他娶继室,那也是有无数的待嫁闺秀愿意嫁,一个和离过的女子绝不在木老夫人她们的考虑范围内。老夫人琢磨了一下之后,就有些为难了。

老夫人这几年也看不透陆湛的心思了,不知道他心底到底还有没有卫蘅这个人。说有吧,实在有些牵强,陆湛的红颜知己可不少,外头那个听说也是绝色佳人,身世也清白。但若说没有,那陆湛刚才的话是个什么意思?

偏偏,陆湛又说,继室的家世不能太好,在老夫人看来,卫蘅的家世可算得上是顶好的了,如果不是因为子嗣艰难,那提亲的人肯定踏断门槛。

木老夫人也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种事情慢不得,慢则生变。

不得不说,木老夫人的判断一点儿错也没有。

正月还没过完,就有光禄寺少卿夫人帮人上门说亲,求娶卫蘅了。

“是永和十一年的进士,他们那一批的同年如今可不得了了,陆家三爷都官至大理寺少卿了。你们家三爷也和他同一科是吧?”华夫人笑着道。

何氏坐在老太太的身边,根本不敢开口,如今卫蘅的亲事她可做不得主了,只有知情权。

不过何氏对华夫人提的这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陈谧,表字士安,庶吉士散馆后,如今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这可是肥缺。何氏倒是不在乎钱,但是这人能混到吏部考功司,可见也是个有本事的。

老太太问道:“不知道他家里如何?”

华夫人笑着说:“这就差了点儿,他娘在他幼时就去世了,全靠他爹坐馆把他拉扯大,他爹也是举人,至今都还没有续娶。也算是书香人家吧。”

老太太听了心里就淡了几分。倒不是老太太势利,而是卫芳和卫蘅前头的亲事可都是血的教训。这挑女婿还是得去诗书大族、簪缨世家寻,这样人家出来的孩子,从小教养就良好,上头的长辈也能约束,就不会出现商彦升那种白眼狼,也不会出现何致那种利益为上之人。

“那他可听说了上京城关于我家珠珠儿的传言?”老太太问得很隐晦。但是华夫人一下就听明白了。

“士安也算是我一个远方侄儿,他家里还有个哥哥,已经生了儿子,陈家的香火是有继了,他知道三姑娘的事情,他说不在乎,以后大不了过继一个孩子就是。士安今年也不小了,已经二十五了,说来也不怕老太太你笑话,他一直没成亲,就是在等府上的三姑娘。”

华夫人的话让老太太和何氏都吃了一惊,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事情关乎卫蘅的闺誉,可不能不小心。

华夫人赶紧道:“瞧我这嘴,真是不会说话。是三姑娘十几岁的时候,士安在上巳节的济水畔见过三姑娘一面,可是当时他还在东山书院念书,前程未卜,和三姑娘之间有云泥之别,也不敢有他想。如今他也是厚着脸皮求我上门来为他说亲的。”

老太太和何氏听了,都松了一口气,倒是没想到卫蘅在外头还有这样一段缘分,“那也是难得了。不过,这事儿,须得和蘅姐儿的爹爹商议,过几日老身再答复夫人可好?“

华夫人笑着道:“这事本就该同卫大人商量,就是三姑那儿,也该问一问。那我就等老太太的好消息了。”

老太太让何氏送了华夫人出去,待何氏回来后,她问道:“你怎么看?”

第116章 番外15

何氏谨慎地道:“媳妇都听娘的,娘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多。”

老太太斜睇了何氏一眼,这才开口道:“听着挺好的,可是呀,这世上听着太好的事情,总不像是真的。这位陈大人二十有五了还不曾娶妻,又不介意蘅姐儿不能生,对她痴情一片,你说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何氏听了老太太的话,心里也是一跳,“那咱们就把这门亲事推了吧。”

老太太摇了摇头,“华氏这人还行,既然敢来做媒,难道不怕以后珠珠儿不幸的话咱们找她麻烦?这件事说不得要细细查一下,若是真的,那也算是蘅姐儿的福气。”

卫峻一回来,老太太就找了他去将今日华夫人的来意说了。

卫峻哈哈大笑,“这可真是巧了,今日在外应酬,遇到了齐国公,他还问起了我们家蘅姐儿,问我愿不愿意跟他们家做亲戚。”

老太太和何氏一听,都有些吃惊,如今陆家只有陆湛丧妻可娶,再无其他适龄的男子。

明月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