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裘(366)

卫蘅“唔”了一声,“这几日我这儿也没有什么要紧事,你们替我先熟悉熟悉府里吧。”卫蘅让念珠儿开了匣子给木鱼儿和檀香儿一人装了一荷包的铜钱。

卫蘅梳妆好时,天才微微亮,就着小菜用了一碗粥,就叫人把早饭撤了下去。

谢妈妈此时也领着青雀和云燕进来了,垂手立在一旁道:“少奶奶,三爷和两位哥儿过来了。”

因着卫蘅今日是第一次见陆湛两个嫡子,所以她起身去了外间正堂的罗汉榻上坐下。

陆湛穿着一袭竹青暗忍冬纹袍子先走了进来,他的身上已经看不出新婚的任何痕迹了。

卫蘅站起身,看着陆湛走到罗汉榻的左侧坐下,她才重新坐下。

两个奶娘,一个牵着快三岁的朗哥儿,一个抱着才满周岁的曦哥儿也走了进来。

牵着朗哥儿那个奶娘,微微摇了摇手,朗哥儿就上前给卫蘅跪下,磕了个头,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母亲。”

曦哥儿还不会说话,由奶娘抱着给卫蘅行了个礼。

卫蘅给了两个哥儿一人一个装着金锞子的荷包,那金锞子是特制的,有打成花生的,也有打成小兔子的。

朗哥儿行了礼之后,就往陆湛那边一站,挨到了他的腿边,好奇地抬头打量着卫蘅。

陆湛轻轻摸了摸朗哥儿的头,对奶娘道:“带他们回去吧。”

等他们都回去后,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卫蘅和陆湛两人,身边伺候的人也早就知趣地退到门外去了。

卫蘅侧过头去看陆湛,从那次在松江府的码头看见过他之后,卫蘅已经快两年没见过他了。

这一看,却看得卫蘅心头一紧。可以说,卫蘅真正的性子这几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上辈子她是三十几岁死的,对人对事的看法,基本都已经定型,想要有所长进却是不易。

但是陆湛不同,卫蘅每见他一次,总能看到他的变化,渐渐的成熟,渐渐的深沉,渐渐的波澜不惊。这个男人已经是一个父亲了,肩上挑着整个家族的重担,至于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大约只能算作他闲时生活的一个点缀而已了。

卫蘅先还以为,陆湛是还恨她,所以昨晚才故意不进新房的,这会儿卫蘅看着陆湛脸上的平静才知道,自己真是想多了。

当年陆湛转过身就娶了杨顺,夫妻恩爱,三载就生了两子。在杭州时,陆湛也就只刺了她一句,并没有为难她,早已是放下。至于,如今陆家缘何会向自己提亲,原因卫蘅都觉得不重要了,知道了也不过徒增烦扰罢了。

卫蘅想起缘觉大师送她的八个字,“法无定法,了犹未了。”她以为她和陆湛的缘分早已了断,结果实则未了,可是法无定法,当初的种种,她已经错过了年轻时陆湛心中最温柔的那片时光了。

陆湛也在看卫蘅,“令真去了之后,两个孩子是老祖宗在养,他们年纪还小,不宜来回搬动,我的意思是依旧让老祖宗养着。”

卫蘅心里酸酸的,可是又不由松了口气,陆湛肯跟她解释一下这番安排,那就是不会撕掉最后一层遮羞布的意思。

“这样很好。”卫蘅点了点头。

“走吧,时辰也不早了。”陆湛站起身,丝毫不提昨夜未归的事情。

卫蘅跟着陆湛一前一后地到了宣瑞堂,老夫人的上房。家中的长辈都到齐了,卫蘅先给齐国公和木老夫人磕了头,又给陆湛的父亲和母亲都磕了头。

第119章 番外18

楚夫人一直冷着一张脸没说话,但是也没有当众给卫蘅难堪。二夫人陈氏对卫蘅倒是挺热情的,大少奶奶黄氏对卫蘅温婉地笑了笑,文安县主朱惠看卫蘅的眼神就有些嘲笑的意思了。

敬了茶之后,陆湛还要去招呼前面留下未走的客人,留下卫蘅一个人在宣瑞堂。

老夫人笑着对卫蘅道:“虽然下午才认亲,不过好些亲戚这会儿都在游园,咱们也去转转,你多见见以后也好走动。”

卫蘅点了点头,上前扶了老夫人的手肘,出了宣瑞堂。

老夫人拍了拍卫蘅的手背道:“昨天晚上你受委屈了吧?”这样大的事情,老夫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消息,只怕这府里的人都知道新婚之夜新郎没有进新房的,不过都不当着卫蘅说而已。

说不委屈当然是假话,忽悠不了人,所以卫蘅只能保持沉默。

“杨氏去后,两个孩子就喜欢黏着三郎这个做爹的,昨晚上,三郎过来看孩子我是知道的,朗哥儿一直哭着不让他走,三郎对这两个孩子最怜惜,所以委屈了你,不过你放心,今晚我亲自哄他们,不会耽误了三郎和你的。”老夫人笑道。

明月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