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裘(382)

卫蘅有些怜悯地看着慕容静,陆湛一个月没回内院,她大概也是着急了,想闹出动静来好见到陆湛。

晚上陆湛倒是回了内院,不过没进卫蘅的门,也不知道他对慕容静说了什么,慕容静彻底安静了下来。

不过慕容静这人脸虽然漂亮得惊人,但脑子实在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过几日她又跑到卫蘅跟前来献殷勤。

“都是妾不好,听信谗言,误会了三奶奶,不过如今也知道妾真正该提防的人是谁了。三奶奶不知道,三爷有多信任三奶奶,他对妾说,若说三奶奶会害妾的孩子,还不如怀疑是妾自己使了手段拿孩子作伐子害三奶奶呢。”

你看,慕容静就是这么个什么话都能说的人。

卫蘅理了理鬓发,淡然道:“误会解释清楚了就好。你也省点儿心吧,你进府也有两个月了,形势想必也看清楚了,若这三奶奶换了人,下一个三奶奶只怕未必就能比我好相处。咱们都省些心吧。”

慕容静的脸微微泛红,“瞧姐姐说的,妹妹以后一定唯姐姐马首是瞻。”

卫蘅不在乎这个,只怕着下回谱曲的兴头上别再被人打扰了。

慕容静静静地看着卫蘅的侧脸,其实她何尝不知道最好不要去惹卫蘅,这位三奶奶毕竟是正妻,背后还有靖宁侯府,再说三爷也不喜欢她,只是敬着她是正妻。

可慕容静只是心里忐忑,卫蘅生得如此容貌,虽然以前嫁过人,可谁能保证,她和三爷不会日久生情呢?便是她自己,偶尔见着卫蘅,也直叹天下竟然有这样标志的人儿。容貌、脾气无一不好,还才华横溢,当初卫蘅在女学的风光她可是听过的。慕容静是生怕陆湛被卫蘅勾了去,才想着要在陆湛心里种一根刺的,哪知道刺没有种下,反而重伤了自己。她不知道,原来三爷是如此信任这位三奶奶。宁肯相信是她自己害自己的孩儿,也半点不怀疑是卫蘅做的。

送走慕容静后,没过几日,卫蘅正在对着池塘里的菡萏作画,慕容静就咋咋呼呼地跑了过来,也不担心晃着她肚子里的孩儿。

“三奶奶,你知道不知道,三爷在外头养了个狐媚子,就是那狐媚子勾着三爷,三天两头的不沾家。”慕容静哭道。

卫蘅一面慢慢地给菡萏填着色,一面听慕容静诉苦。末了收了笔,这才开口,“你别见着三爷就闹腾,他大约是觉得心烦,才想在外头静一静,歇一歇的,如今朝堂上波谲云诡,他的心也累,待他回来,你好生伺候着,他自然就多回来了。”

慕容静完全没料到卫蘅会是这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反过头还来安慰自己,她看着卫蘅光洁如玉的侧脸和波澜不兴的眼睛,呢喃道:“三奶奶,你心里是不是有其他人?”慕容静越发肯定卫蘅心里肯定另有他人,否则面对陆湛这样的人物,如何能心如止水。

卫蘅没有回答,只是侧头看向那一片菡萏,她心里的确有其他人,那个人早已死去。

卫蘅还在失神,慕容静却忽然兴奋地唤道:“三爷。”

卫蘅回过头,见陆湛正背着手站在离她们一丈开外的树下,神情淡漠。

卫蘅朝他福了福身,叫念珠儿收拾了画具,转身离开,由着慕容静小心而欢喜地对着他问长问短,问他这些日子吃得好,睡得好么。

日子像流水一般地淌过,卫蘅曾经以为她的日子会十分难捱,可没想到婆母体谅,太婆婆又睿智,她反而不曾受什么闲气。唯一的遗憾就是念珠儿死活不肯嫁人,她也只能由着她去。

映月和慕容静生的都是儿子,也算是皆大欢喜。

只是陆湛在永和二十一年的时候,又再次披上了战袍,女真的铁蹄翻过了长城,直驱而下。

捷报一次又一次传来,齐国公府上上下下既是欢欣鼓舞,可也提心吊胆,果不其然,在同女真的最后一场战役里,陆湛中了流矢,命在旦夕。

永和帝连夜派出太医,携着生死人肉白骨的圣药去往龙城。

楚夫人听见噩耗时,一下就晕了过去,还是老祖宗稳住了众人的心神,吩咐卫蘅道:“也不知道龙城的药材够不够,跟着三郎的都是鲁男子,你派两个细心的丫头过去伺候三郎吧。”

卫蘅点了点头。慕容静闹着要去伺候陆湛,卫蘅觉得她性子有些骄纵,怕伺候不好病人,便指了映月去。她自己望着窗外绽放的红梅,心里却滋味莫名,若是陆湛从此再也回不来了,也未尝不是好事。

卫蘅低叹一声,继续填她的九九消寒图。

而远在龙城的陆湛,此时正烧得糊里糊涂。他脑子里闪着的一直是卫蘅的脸,他甚至能够看到,他去世的消息传回上京时,卫蘅嘴角的那一抹笑意。不仅仅是她解脱了,连他自己都觉得解脱了。

明月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