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裘(57)


年轻姑娘的笑声仿佛银铃一般,飘散在风里,送到每一个角落,听了就叫人欢喜。
笑够了、闹够了,卫蘅她们才走到树下歇息。此时树下早已铺了竹席,放着小几,有伺候的童子在一旁煮水泡茶。
木 鱼儿打开从侯府带出来的红漆雕侍女读书图的三层八宝攒心盒,一层八格,里面分别放着花生、松子、榛子、银杏、枣圈、香莲、圆眼、香圆,下一层放着蜜饯,梅 球、红消花、金菊、青梅、木瓜方花儿、樱桃、葡萄、姜丝梅。再下一层是八色点心,枣泥糕、芝麻卷、栗子糕、玻璃糕、椰子盏、鸳鸯卷、翠玉豆糕、果酱金糕。
不过这些吃食再精致,也纯粹只是摆着好看罢了,几个小姑娘带的吃食一凑,就是一桌菜。只是这时候谁会只惦记着吃,大夏朝的三月三踏青可是有一个极复古的风俗的,那就是互赠香花。
互赠香花可就太有意思了,表面上是送给对方以“拂不祥”,但实则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心慕对方的表示。
这一日得到香草最多的姑娘,那可就是上京城里最受欢迎的姑娘,尤其是若是得到了自己心仪之人的香草,那可真是天下最美妙的事情。等议亲的时候,她的心底也能有底儿,至少不用盲婚哑嫁。若是两人门当户对,做父母的又何尝不希望女儿能嫁给情投意合之人。
卫蘅和卫萱年纪还小,一个十二、一个十三,都不到说亲的时候,但是卫芳和木珍都已经十五了,木珍因在女学,还可以等到明年再议亲,卫芳的亲事则早就挂在长辈嘴边了。
卫芳虽然不怎么爱说话,可是论模样,长得比卫萱还好些,一手的京绣技艺,在卫蘅她们圈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加上靖宁侯府的背景,京城不少世家都向木夫人表示过求亲的意向了,不仅有为有出息的庶子赖说亲的,还有来为嫡子说亲的。卫家淑女的名声在外头可是极响亮的
此时的卫芳,袅袅婷婷,十五岁的少女,又生得妩媚动人,即便是才华如卫萱,美貌若卫蘅,站在卫芳的身边,也夺不了她的风采。
卫芳此刻正微微低垂着头,脸上一层薄红,更将她的颜色烘托得仿佛丹花染霞一般,旁边好多年轻男子甚至都不敢看卫芳。
卫蘅看着一个青衫布衣少年,垂着头轻轻走到卫芳的跟前,离得近了时抬头冲卫芳笑了笑,手里的兰草快速地往卫芳裙边一扔,在众人的哄堂大笑里飞也似地逃走了。
卫蘅在旁边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她实在是没想到,她曾经的大姐夫年轻时候还有这样害羞的时候,果然官场历练人,后来居然成了那样一个老道的人。
卫芳轻轻打了打卫蘅的手臂,“快别笑了,你瞧他羞得。”
卫蘅揉了揉笑得酸疼的脸颊,“大姐姐做什么心疼他。”
“谁说我心疼他了?”卫芳的脸羞红得几乎快滴下胭脂了,“你个小姑娘乱想些什么。”
可是卫蘅明显看到卫芳嘴角那一丝急于掩饰的笑意,说实话,商彦升的确长得挺俊的,就比陆湛差了一点点,也难怪卫芳在被这样一个英俊的少年送兰花之后会脸红。
上辈子卫芳和卫萱都嫁得极好,尤其是卫芳,嫁的时候,虽然商彦升不过才是个秀才,可后来却是中了二甲进士的。
且商彦升感激卫芳孝敬婆母,又拿嫁妆补贴他读书、选官,一辈子都没纳妾,夫妻感情是极好的。
至于卫蘅自己,她抬眼往范用那群人望去,侯门深府其实还不如寒门来得自在。面子算个什么,哪有自己活得开心来得重要,上辈子卫蘅为名所拘,实则不过是苦中寻乐而已。
由卫芳的亲事,卫蘅就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离她议亲也就是三、四年的事情了。
卫 蘅看到商彦升,不由想到她自己其实也完全可以选个品行高洁的寒门学子嫁了,岂不挺好,省得嫁给范用,那么憋屈。卫蘅在脑子里将人选过了一圈,眼睛就不由往 东山书院的学子望去。各个都是芝兰玉树,她虽然不认识,也记不住后来谁中了进士谁没中,可是这些也不重要,既然上了心,仔细打听打听他们的学问和人品就行 了。
卫蘅收回自己的思绪,在卫芳耳边低声问道:“大姐姐,刚才那个公子好像是东山书院的学子,还是二哥哥、三哥哥的同窗哩。”
“嗯。”卫芳模糊地回应了一声,偷偷往商彦升那边儿瞥了一眼。
卫蘅是知道卫芳的,最是守礼的姑娘,断然不会因为一个外男送了她兰草,她就偷偷瞧他。而商彦升那样害羞,居然还敢大着胆子上前扔兰草,也值得玩味。

明月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