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231)

知子莫若父,秦老爷笑,“定是去打听孙家的事去了。”

说到孙家的事,秦太太却是不同情方大太太的,秦太太提起旧事,道,“当初啊,咱阿凤到了说亲的年纪,我并没有要跟他家做亲的意思,只是瞧着阿洙那姑娘也不小了,顺嘴儿一打听,她就跟什么似的,生怕咱家攀了她家的亲,忙与我说阿洙的亲事定了,定了娘家表侄。我当定了个什么好人家,孙举人还罢了,好几回来咱家,是个懂礼的孩子,你瞧瞧她那个亲家母,一脸的势力,满肚子心机,这回就不跟我夸她给阿洙定的亲事了。”

“行啦,谁家过日子还没个沟沟坎坎的。孙进士为人可比咱阿凤上进的多,只要孙进士心正,还是得过日子的。”

反正秦太太现在儿子出息,说什么都是底气足的不得了滴。

秦凤仪到了方家才晓得孙家这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别看秦凤仪一直瞧孙耀祖不大顺眼,但,这回的事还多亏孙耀祖挺住了。事情都出在孙太太身上,当初榜下捉婿,孙耀祖一年轻进士,也给人捉去的。不过,孙耀祖这么明白的人,自来京城,他住的是阁老府,交往的方悦与秦凤仪,一个状元一个探花,就像秦凤仪同方灏说的那些话,就是看他俩的面子,孙耀祖也不能昏了头的悔了与姑妈家的亲事,然后去攀那个捉了他去的官家小姐啊。

孙耀祖虽是个阮敬那样的人,但他是个会权衡厉害的,男人嘛,哪怕已成亲,这被官宦人家榜下捉婿的捉去,心下也有几分暗爽的。待孙耀祖说明自己已有妻室,按京城规矩,孙舅妈带着几样料子过来给了女家,便可把儿子领回去了。结果,孙舅妈这昏头的,她听说人家的是吏部侍郎家的小姐,她就动心了。

这来京城有些日子,孙舅妈时常去方大太太那里奉承,跟着长了不少见识。吏部是啥地方,不就正管着官员分派吗?孙耀祖这回中了同进士,下一步就是谋官了,孙舅妈当下动了大心思,她没带料子过去,她带了一对金钗,给人家姑娘簪头上了。

说来,这就是榜下捉婿带来的一些不好的恶果,有许多成亲的进士,也会被人捉,就像当初秦凤仪,只要秦凤仪退了景川侯府的亲事,严家就愿意与他结亲的。孙舅妈此举,就是想为儿子另谋亲事!

真昏头啊!

得知此事前因后果,秦凤仪如是道。

第111章 京城双笨

秦凤仪这些年, 随着年纪的增长,其实做事比较有条理了。要搁以前,过来看热闹就是看热闹, 但现在, 他知道要打着给师傅送礼请安的名头了。

秦凤仪带着东西过来, 先去见过师傅,奉上礼物。方阁老笑道,“还跟我来这一套。”

秦凤仪正色道,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咱们扬州的土仪。”说着, 他道, “离开时我还不觉什么,这来了京城, 我才想起来, 师傅,我这以后在京城做官, 一时半会儿的就回不了家了啊。”

方阁老哭笑不得,“你爹你娘你媳妇、还有你岳家、还有我, 都在京城, 怎么,这京城还不是你的家啊。”

秦凤仪道,“不一样啊,自小在扬州长大,我还挺喜欢扬州的。”

方阁老知他性子纯真, 笑与他道,“以后什么时候闲了,还是可以回去的呀。”

“这倒也是。”秦凤仪正当年轻,何况,他也很喜欢京城,也便将这丝对家乡的怅然抛到脑后去了,欢欢喜喜的同师傅说着在扬州的事,至于什么露脸啊、出风头啊、受欢迎啊的一些事,更是拿出来大说特说,秦凤仪道,“真是可惜,阿悦不与我一道回去,章知府可好了,还说要在我家巷子外头给我建一道牌坊,就叫探花牌坊,也说给阿悦在你家巷子外头也立一个牌坊,叫状元牌坊,不过,你家巷子外头已经有一座您老人家当年中状元时的牌坊了,要是再立牌坊,还得寻合适的地方。我跟章知府说了,要是您家外头没地方,就建我家外头去也是一样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方阁老给他逗得一乐,秦凤仪说半天话才问呢,“怎么没见阿悦师侄?”

方阁老笑,“去他岳家了。”

秦凤仪点点头,道,“阿悦这家伙,嘴可紧了,先时我不论怎么问,都不说亲事定的是哪家,后来春闱后才告诉我是骆掌院家。那天在琼林宴,我还见着骆掌院了,相貌很不错,一般闺女像爹的多。虽未见过侄媳妇,想来定是一位佳人哪。”

方阁老笑道,“你这性子啊,往好里说叫洒脱,往不好里说,就叫随性。骆掌院可是个肃穆的人,你到翰林院可得收敛些才好。”

“真的?”秦凤仪瞪圆了眼,“哪啥,咱们可是不外人啊,师傅。就凭咱们几家的关系,我是阿悦的亲师叔,他是阿悦的亲岳父,他还不得照顾着我些。”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