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402)

景安帝有些意外,想着大皇子还夸秦凤仪当差用心呢,这怎么秦凤仪就与文长史打起来了。好在,景安帝自继位起,颇经风雨,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景安帝问秦凤仪缘故。秦凤仪一五一十的说了,秦凤仪道,“我原是想着这主意不错,想亲自同陛下说的。可是,没有陛下的宣召,我也不能陛见,就想着,先去请教郑老相爷,听一听前辈的意见,郑老相爷说这主意不错,我就去各衙门说了。想着傍晚与大殿下一道进宫,再同陛下回禀。我急着做事,还没同大殿下说呢,文长史就到礼部找我去了,说这事大殿下已经上禀陛下,可我还没同大殿下说呢,大殿下如何知道呢?更可气的是,那文长史话里话外的暗示我,是大殿下夺我的功劳,先禀了陛下。他还说,大殿下的意思,这事以后就不劳我了。我当时气得不得了,我倒不是信他的馋言,我虽与大殿下交情不深,以前还不小心得罪过大殿下,可就是年前我失礼之事,大殿下都未责怪我半句,殿下的心胸,我焉能不知?何况,殿下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地位,难道会与臣子争功?陛下没见文长史当时的嘴脸,您不知道殿下往日间都是怎么待他的,他喜欢喝茶,殿下的好茶都给他喝了。他是蜀人,爱吃辣,我也与殿下一道进过饮食,殿下并不食辣,可每次殿下留我们用饭,文长史的那一份饭食必然是辣的。殿下这样的剖心以待,文长史却如此的挑拨我与殿下的关系,我实在是忍不住,给了他两巴掌。”

“我接着就把事跟殿下说了,殿下念旧情,总要给文长史留几分面子。我想了半日,我这脾气也是一时见了小人压不住火,我不该在礼部就动手,我该找个暗巷揍他一顿。我看殿下总要让他体面些的,我也知道大殿下待下头人素来心慈。可这事就在礼部外头,定是有人见着了,倘御史知道,岂不多事。那文长史不过是个争名夺利的小人,他见大殿下喜欢我,心里嫉妒,怕大殿下喜欢我多过喜欢他。可他也不想想,一则我是一门心思的帮着大殿下把差使办好,殿下看我用心,自然厚待。若他也事事用心,殿下自然一样的待他;二则,我毕竟是陛下派去的,大殿下对陛下再孝敬不过,再加上大殿下的品格,待我自然亲切。”秦凤仪感慨道,“我因生得好,自小就有人嫉妒于我。只是,文长史这样辜负殿下恩典的,我也是头一遭见。他就是想想殿下这些年待他的情分,也不该行这般小人计量的。”

第186章 哭了

甭看秦凤仪把话说得委婉, 而且一句大皇子的不是都没说,不过, 他这点子手段,断瞒不过景安帝的眼。景安帝是何许人哪, 虽则这位皇帝上位的方式有些个机缘巧合, 基本上, 要不是他爹、当年的太子、他爹心爱的七皇子一并都死在了北蛮人手里,皇位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今上的。但, 景安帝就是有帝王命, 而且,登基十年,就将自父兄手里失落的陕甘之地重新夺了回去。

这位帝王虽则一向和气, 但他的手段,他的手腕, 只看平郡王这天下第一异姓王, 都只有在他跟前恭恭敬敬的, 不敢逾越分豪,就可知这位帝王的本事的。

所以,秦凤仪这点子小机伶, 景安帝无非就是看得一乐,想着小探花这入朝小一年, 倒是长了些心眼儿, 也会告状了。

景安帝之所以看得一乐, 而不是一恼, 是因为,景安帝有着强大的逻辑,他一听就明白。是啊,这事的确是大皇子来给秦凤仪表功的,而且,当时大皇子说的是,“秦探花已是急着去办了,让各衙门早些准备。儿子等不及,先跟父皇来回禀,父皇看这主意可好?”

这话,当然没问题。

就是现在看,也没有问题。

只是,景安帝是何许人,不论大皇子这等不及的过来为秦凤仪表功,还是秦凤仪在他这儿直接就要把文长史干掉。景安帝在他们的年纪,已经登基为帝,雄心壮志准备收复陕甘了。

知子莫若父,景安帝深知长子性情。

同时,秦凤仪时常伴驾,就秦凤仪这直不愣腾的性子,景安帝看两眼就能明白。

首先,秦凤仪一向没什么心机,要是有什么事不说,那能憋死他。如果秦凤仪与大皇子关系好,有这样的好主意,秦凤仪早飞去大皇子那里跟他念叨了,如何还会说等傍晚与大皇子一道进宫回禀。

再从大皇子这里,早在大皇子早上过来替秦凤仪请功时,景安帝就知道他俩关系如何了。

听秦凤仪这巧舌如簧的一番说,景安帝笑道,“唉哟,你这口才还不错啊。”

“主要是我这一片真心,为大殿下伤感,身边竟有这样的小人服侍。”秦凤仪还跟景安帝这里吹风呢,“陛下,大殿下可是您亲儿子啊,您可得多关心他一些才是。”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