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478)

秦凤仪此方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些个藩王一个个的都恨他恨的跟什么似的,秦凤仪感慨,“原来宗室也这般黑啊!”

“天下乌鸦一般黑。”李镜沉声道,“我说让你别趟这浑水,你不听我的。事已做了,话已说了。之后如何,你可有准备?”

秦凤仪眨巴眨巴那一双水波潋滟的大桃花眼,露出个懵懂的模样,他搔搔头,“这还要什么准备啊?他们要是想跟我辩,我也不怕他们,反正我是占理的,我一人顶他们十个。”

李镜摇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你一人顶十个,可宗室何止十人,宗室有十万人。”

“那要怎么办?你不是也说了,陛下会保我么?放心吧,我与陛下关系好,他一定不会看我倒灶的。”

“难道就坐以待毙?等着陛下救命?”

秦凤仪还真不是等人救命的性子,当初栾侍郎要压他一头,秦凤仪官儿不做都要找回场子。李镜都想从娘家那里借势,秦凤仪都没让,自己想的法子,借了宗室的势硬抗礼部和御史台。秦凤仪想着,这事的确不大妙啊,当初他没多想就干了,秦凤仪道,“眼下也只有岳父、我师父那里、还有些朋友那里能帮忙了。”

“就咱们这几家对抗宗室十万之众?不够。”

秦凤仪道,“这要再不够,我也真没法子了。”

“我有个法子。”

“快说!”秦凤仪一向很信服妻子的智慧。

“做事前不先想好,就知道横冲直撞,你跟野猪有什么差别?”李镜先说他一句,秦凤仪道,“那还是有差别的,野猪没我好看。”凑过去啾媳妇一记,秦凤仪笑着催道,“媳妇,快说,到底怎么着?”

“宗室不只是你看到的这些藩王、国公,事实上,今次来参加太后千秋宴的,不过百分之一罢了。宗室势力庞大,有十万之众,你想想,有藩王的地方便有宗室,有许多地方,已无王爵,却也依旧生活着许多一代代滋生出的宗室。倘真与这十万宗室结仇,就凭咱们几家,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李镜神色笃定,目光灼灼,正色道,“如果宗室好说话,陛下就不会绕这么个大圈子,先举行宗室大比,再给出实缺好处,才开口改制宗室了。可就是这样,宗室那里依旧不好说话。这世上,能对抗宗室的,只有清流。”

第219章 心胸

秦凤仪是个很有机变的人, 而且, 他胆子大,敢于任事。在这一点, 景安帝都很欣赏秦凤仪的锐气,但, 就政治素养而言,秦凤仪就是李镜说的,完全就是头横冲直撞的野猪。

秦凤仪缺少优秀政治家的两样最重要的素养:冷静、冷酷。

秦凤仪完全就是想起啥是啥, 就如同今日之事, 你问他, 为什么要说那些话。像宗室还怀疑秦凤仪与景安帝是君臣双簧连环扣的给他们设套儿呢。可实际上,景安帝也没料到秦凤仪在这个时间就把宗室改制的事呼噜噜的不挂打磕绊的全都说了。

好吧,这个时机也不坏。

像秦凤仪说的,他觉着要说,就说了。

这种“觉着”, 其实是一种很难解释明白的直觉,他认为时机到了,就说了。可以这么解释, 只是, 去问秦凤仪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个好“时机”吧,他说的时候怕是根本没想到“时机”这回事。他就是想说,便说了。

这个“想”字, 便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时机。

秦凤仪在把握“时机”上有着一流的天分, 以至于连愉亲王都怀疑, 秦凤仪这是同景安帝商量好了的。

不然,秦凤仪又不是那不要命的性子,焉能突然间就敢把天捅个窟窿呢。

所以说,景安帝在这上头说冤也不冤,说不冤也有点冤。不过,秦凤仪这片赤子之心,景安帝是体会到了的。

这孩子,是真贴心啊!

故而,待三儿子回宫,景安帝还问了问三儿子秦凤仪如何了,三皇子道,“回家他就老实了,他怕媳妇,有阿镜姐管着他呢。”

景安帝:……

被媳妇管着的秦凤仪这时正在听媳妇面授机宜,原本,秦凤仪想着,清流啊,清流他也认识,他同科,都是去年的进士,清流中的清流,就是现在品阶都不高,方悦品阶最高,也不过从六品。

李镜道,“你那些同科不中用,我看卢尚书颇有风骨,你这样,先去程尚书那里,与程尚书说你今日之事。你不是说程尚书是赞同宗室改制之事么。程尚书与咱家有交情,你先去程尚书那里具体问一问宗室每年花销开支之事。然后,再去卢尚书那里,与他说一说宗室改制之事。”

“程叔叔那里倒没问题,咱家与程叔叔关系不一般,就是卢老头儿那里,他一向看我不顺眼。我去了,怕要碰钉子。”略思量一二,秦凤仪道,“不过,眼下也不是要面子的时候,放心吧,他一酸生,最怕人拿国家大义来说话,我试试看吧。“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