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612)

这件事,非但郑老尚书奇怪,李钊私下同父亲说起来,也觉奇异,“按理,阿凤刚到南夷,应该是先接手南夷政事,为何这么急着建城呢?”

景川侯道,“南夷本就地广人稀,南夷巡抚章颜是阿凤的老交情了,章颜任南夷巡抚,当初就是阿凤在御前兴荐的。南夷政务有限,何况,南夷州驻兵不过万余人,阿凤的亲兵就有一万了。他的亲兵,俱是精锐。政事上有限的很,可他带了这么些饥民过去,得安置啊。现下那些人,无田地还好说,南夷地方够大,有的是田可授。但。光授田还不行,住也得有住的地方。如今盛世,便是有饥民,朝廷未有大的灾荒,他收拢饥民,无非就是迁移人口。由北至南,饥民能有多少,撑死不过一两万。但,奏章上说,跟随他之众,足有十数万。十数万怕是没有的,但他在徽州、扬州两地最繁华之地,大肆宣扬他要到南夷建新城之事。他本身再加上饥民,三万人顶天了,剩下的,撑死再有两万,这两万,便是要到南夷发财的各类商贾。”

“就是建城,弄这么多商贾做甚?”

“银子。”景川侯道,“为了银子,他手里的银钱,断不够建新城的。秦家以前行商,天下间,商贾为富。所以,他要大募商贾。”

李钊倒是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李钊道,“虽则商贾最富,但商贾也最是精明不过,阿凤想从他们手里弄出银子来,怕是不易。”

“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方悦也把秦凤仪这大作排场建新城的事与祖父说了,方阁老还是那幅模样,秦凤仪知晓自己身世后就再没来过方家。临走前,方悦过去相送,秦凤仪倒没有不理方悦,但是,却是没问方阁老一句的。方阁老已经恢复了心境,听长孙说完此事,方阁老笑道,“胡说八道,如何能有十数万,他不过一万亲兵,加上些他自己的人口,也就一万多人。再加上收留的饥民,一路同行的商贾匠人,能有五万人就不错。”

方悦道,“祖父,你说,他这城能建起来不?”

方阁老道,“这谁晓得。”然后,老头儿摆摆手,“以后莫与我说他的事,我们早不来往了。”

方悦:不知刚刚竖着耳朵听得贼认真,然后还长篇大论的人是谁啦~

裴太后在后宫都听说了这事,景安帝还是那句话,“反正已把该拨的银子拨给他了,再多的一分没有。”

裴太后道,“我就觉着,凤仪这事稀奇。”

景安帝心说,这还叫稀奇,真正稀奇的还在后头呢。饶是谁百般猜不透秦凤仪眼下谋划,因为,在谁看来,秦凤仪这不过是刚刚就藩的藩王,人刚挨南夷的地界儿,空口白牙就要说建一座新城,那啥,你有那财力不?

景安帝却是想到秦凤仪先时说的一句话,小生意用的是自己的本钱,战战兢兢,养家糊口。而大生意,鲜少用自己银钱的。景安帝就要看看,秦凤仪如何做成“建新城”这单大生意!

第271章 打了鸡血的南夷城

这一日, 是被载入史书的一日。

虽然在秦凤仪哪怕章颜、赵长史看来, 他们就是坐在摇篮一样左摇右晃的车里商量了大半日有关南夷建设的事,但在后世, 这是光明的一日, 是被载入史册大书特书的一日。

但, 这一日, 走到天黑,也没到南夷城,还是在城外歇了一夜。当晚,秦凤仪就见到了南夷城的老弱病残,不, 南夷城的诸位官员。唉哟喂,看到他们的时候, 秦凤仪就特别庆幸, 先时把章颜给弄到南夷来了。瞧瞧这些个官员儿,就南夷城的知府,年纪瞧着能做秦凤仪爷爷,另则同知、通判, 两张不得志的老脸, 再看南夷城的将军, 哎——秦凤仪算是知道南夷为啥这么穷了, 看看这些官员的精神面貌就晓得这是个什么地方了。不过,这些个人没精神,当然, 在他面前俱都一幅恭恭敬敬的模样,秦凤仪却是道,“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南夷,我生在扬州,后来去了京城,来南夷之前,听不少人说起咱们南夷的事。说南夷苦,说南夷艰难,说南夷各咱不好,但,本王要说,南夷以往多么的不好,打今儿,本王来了,南夷便好了!”

“你们诸位,不论是踌躇满志,还是有志难伸,如今,本王到了,有志向的,本王给你们施展的天地!只要你们肯干,你要你们想干,这南夷州,必有你们的一番作为!”秦凤仪是实权藩王,知军政事,三品以下官员由他任免,所以,他才能直接找赵才子为长史,他说是长史,这便是长史了。因为秦凤仪有这个权限。

秦凤仪给大家鼓了鼓劲儿,哪怕是宿在郊外,章颜等也带了酒肉,只是,南夷地暖,酒自是好酒,肉却是咸肉了。这个无妨,秦凤仪身边跟着多少商队,有的是新鲜鸡鸭,还有鹿呢,当下整治了不少肉食,这会儿也不会炖煮了,直接升起火来,在架子上烤,秦凤仪就带着大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一番的热闹。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