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637)

秦凤仪与冯将军聊的畅快,却不知,朝中却是发生了两件令人费解之事,方家的状元方悦与景川侯的嫡长子、传胪出身的李钊,竟然纷纷辞官了。

方悦与李钊现下都不是什么高官,皆是从六品衔,但,你俩还年轻啊,李钊年长些,不过二十五岁,方悦比李钊还小一岁,二十四岁。二十四岁的从六品,何况,这等样出身,以后的前程,是看得见的锦绣啊!这俩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啊,正当亲朋好友纷纷打听这两人的脑袋是不是给驴踢了时,更不可思议的消息传出来了:这俩人,竟是要辞官去南夷!

第282章 京城风波

要知道, 李钊方悦的官职虽不高, 但在京城可不是没名没姓的人哪,便是在朝中, 他们这俩从六品小官儿也是便备上官看重的。一则是俩人出身好, 都是有底蕴的家族, 李钊出身豪门, 方悦出身清贵,而且,都是年轻有为,便是京城这些个官宦豪门的子弟里,这俩人也是一等一的才干的。他们都是科举晋身, 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科举有成,这就是极会念书的人了, 难得的是, 还没念方了脑袋,为人处事,当官当差,都来得。

唉哟喂, 这要是不出意外, 三十年之后, 阁臣有望。

这俩人这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呀, 突然就要辞官去南夷!

当然,南夷有谁,大家也知道。但, 凤殿下现下都去南夷了,王也封了,藩地也有了,没戏啦~可你们俩呢,你们是朝中俊才啊,凤殿下以后的前程就在南夷了,你俩以后的前程可是在京城啊!你们去南夷做什么哟,难不成,去跟着凤殿下一道喝西北风!

不说别人,这俩人各自的上官就分别对俩人进行了家访,表示对二人辞官的行为异常的不理解。李钊在刑部当差,刑部尚书都跟景川侯说了一回,好好的孩子,何苦要辞官哟。

方悦在翰林,翰林骆掌院找方阁老家去了。

再退一步讲,哪怕这俩人与凤殿下有私交,愿意去南夷,那就去呗。凤殿下好歹也是陛下的儿子,虽则听闻凤殿下曾给过陛下一拳,办过儿子打老子这等忤逆之事,但陛下是没承认过的。你们与他私交好,要去帮帮他,大家也知道,南夷比较困难,你们一个愿意尽郎舅之情,一个要尽叔侄之义,咱们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也没必要辞官啊!凤殿下堂堂一主藩王,南夷之主,世袭王爵,军政自主,调到南夷外任便可以了啊!完全不必辞官!

辞官这事儿吧,也只有朝中一二消息灵通之我方晓得的,这二人先时的确是想调到南夷为官的。结果,皇帝陛下未允,不允他们调去南夷。

然后,俩人就辞官了。

……

好吧,再说一回臣子辞官之事,只要不是那种得罪了朝廷被发落到什么南夷什么关外之类地方的,基本上,你要死活非要辞官,朝廷又不是没可用的人了,也凭你辞去。状元传胪又如何,三年便又有新的了。何况,去岁春闱,新状元新传胪早就又有了,只是,嗯,那年,年纪上不比此二人风华正茂罢了。但,老成人有老成人的好处,起码,便不会动不动就辞官。

辞吧。

方悦一辞,无非是到南夷重新开始,李钊这一辞官,正赶在他爹为他请封世子的节骨眼儿上,这下子,景川侯这样的心腹重臣,他请封世子的奏章,景安帝竟未批准,而且,景安帝明明白白的说了,“景川你与朕一样的年纪,焉何急着立世子?还是多看看的好。”然后,驳回了景川侯请封世子的奏章。

这便是极为不妙的信号了。

便是李钊的岳家襄永侯府,私下也认为李钊此举甚为不智。当然,可以理解李钊与李镜兄妹情深,但,这也忒不是时候了,起码,待世子这事儿妥了,再去南夷也不迟啊。为此,李钊的岳父,襄永侯世子都亲自找女婿谈了一回心,襄永侯世子夫人都过去说了女儿一回,说女儿不劝着女婿些。崔氏冤死了,崔氏道,“我也不晓得公公上了为相公请封世子的奏章。”

现在抱怨已是无济于事,崔氏道,“相公说了,这就收拾行礼去南夷。”

襄永侯世子夫人悄声道,“要依我说,看陛下的意思,似是不大乐意女婿过去,你们是不是再想想。”

崔氏道,“妹夫亲自写信过来,让相公过去帮忙的。说南夷有许多好差使给相公做。”

“南夷那是什么地方啊,我的傻闺女,自秦汉以来,便是百越之地。百越之地知道不?遍山遍野都是些个土人,你没见过那些年来朝的土人,说的话你都听不懂,朝廷给两匹过了气的绸子缎子,他们就当宝贝。听说那里连炒菜都没有,家家喝菜汤,守着海的就吃咸鱼,咸的人齁的慌。那南夷,自来朝廷发落流犯,或者是哪个官员不得陛下喜欢,才发落到南夷的。”襄永侯世子夫人道,“凤殿下也是,纵是亲近,也不好这么坑你们的啊。”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