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853)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的性情,是不可能突然改变的。

秦凤仪与大舅兄商量片刻,也没商量出个一二三来,秦凤仪就去找媳妇商量了,李镜沉默半晌,道,“说出来,只怕你生气。”

“只管说就是,不就是两筐樱桃么。”

李镜道,“若我没有猜错,该是大殿下的主意。”

秦凤仪险没飙出句赃话,瞪眼道,“他这是吃错药了吧?”

“不是吃错药,是蠢人开了窍!”李镜亦颇觉惋惜,感慨道,“以往,大皇子因自幼受人奉承,性子颇是高傲,故而,与你的不合,都是摆在面儿上的。可自从咱们离京前,他亲自请旨过来行赏,然后又特意讨了送别咱们的差使,我就觉着他这性子与以往不大相同了。他呀,想是要做个兄友弟恭的样儿出来。”

秦凤仪继续瞪眼,“还没完没了了!”

“若是他真的开了窍,这就只是个开始。”李镜叹道,“毕竟,陛下希冀的储君,必要是兄友弟恭之人。”

秦凤仪险没把后槽牙咬碎。

秦凤仪对于大位还没拿定主意,但,秦凤仪又不傻,他与大皇子的恩怨,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代人的事。这一旦大皇子上位,秦凤仪纵是据江南半壁,大皇子也绝不能让他过痛快日子的。

每念及此,大位之争,秦凤仪得不得此位再说,可头一样,秦凤仪是绝不能让大皇子登上此位的!

可结果,还真叫李镜说中了,待到第五日,景安帝又打发人送一套御制新书,不是给秦凤仪的,是给大阳的。诸皇孙都有,这是大阳的一份儿。

这一下子,秦凤仪不咬后槽牙了,直接与媳妇道,“他还真学会了这装模作样的一套啊。”

李镜道,“添一大敌。”

秦凤仪就奇怪了,“这笨蛋怎么开的窍啊?”

李镜道,“你这话说的,大殿下身边未尝没有能人。若真是他身边人劝导之故,倒还好说。倘是他自己开了这窍,他的势头,怕是要起来了。”

秦凤仪缓缓的沉下了脸。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寿哥儿拿着一把柳枝找姑丈:姑丈姑丈,能教我做柳笛儿么?

姑丈:可以啊。

寿哥儿学会做柳笛儿,私下跟大阳道:我以后必是探花。

大阳不解的眨巴眨巴大眼睛,寿哥儿得意的跟大阳解释:姑丈说了,传胪不会做柳笛,探花会。姑丈会,我也会了。

第377章 罗朋,大理

要说这人哪, 就怕开窍。

相对于秦凤仪的不痛快,大皇子这些天简直顺风顺水。

如当年秦凤仪,为了娶上媳妇, 被岳父大人逼着开了窍, 从此有一个游手好闲的大纨绔一跃成为有志青年探花郎。而今的大皇子, 就相当于当初开窍的秦凤仪啊。与秦凤仪是被岳父逼着开的窍不同, 大皇子是被秦凤仪给憋屈的。

实在是,秦凤仪身世没有暴露之前,大皇子过得是顺风顺水的皇子生涯。谁晓得秦凤仪突然暴出这等讨厌身世啊!

大皇子先时觉着自己挺不错, 他爹的嫡长子, 他自己也称得上文武双全啦。但叫个讨厌的秦凤仪比的,大皇子自幼亦是名师教导,他自己也是个好强的人, 学问当真不错。只是, 大皇子这个不错, 跟秦凤仪这种经受过科举检验的人来比, 他不见得学识就不如秦凤仪,但大皇子也不能自己亲自下场考个探花郎啊!

再说,秦凤仪的探花是有水分的!

大皇子心下时常这样吐槽,事实上,这在科举界也不是什么秘密,由于神奇的血缘作用,当年景安帝一眼就相中了秦凤仪并点为了探花。实际上,秦凤仪的水准, 完全够不到探花的。但,庶吉士散馆考试时,秦凤仪的学问便已是很不错了,这也是仕林公认的。

再说武功吧,这个,大皇子一直在他爹身边学问,外家还是大景朝第一武门,对于军政大皇子自认为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是,大皇子这种了解相对于秦凤仪两番来京献俘,就有些不够看了。

再加上秦凤仪他娘才是景安帝元配,以至于,出身上竟然也叫秦凤仪压了一头,可想而知,大皇子这几年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人与人,就怕比。

尤其是,有一个讨人嫌的秦凤仪还不算,弟弟们也渐渐大了,像老三老六且不提,这俩人反正一直与他不大好,如墙头草老四老五,在秦凤仪越发耀眼时,竟然也开始同秦凤仪示好起来。

大皇子这样的天之骄子,就在越发恶化的政治环境下,他,开窍了!

先是忍着恶心讨了给秦凤仪行赏的差使,然后,发现,竟也把秦凤仪恶心着了。大皇子便觉着心下大畅,虽然送秦凤仪时又叫秦凤仪家那更加讨人嫌的胖子给恶心了回来,大皇子却是觉着寻到了改变自身处境的办法。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